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与城市的罗曼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8:34 新民周刊

  大学与城市的罗曼史

  老舍说过,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他的特色总多少与他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

  撰稿/贺莉丹(记者)

  盛大的复旦百年校庆之前,上海交大、北大、中大、武大等名校相继庆祝百年华诞,沪上另一高校同济也正在紧锣密鼓策划两年后的百年庆典。

  1915年2月20日,留学美国的胡适先生因为看到美国著名的大学对于社会的影响,在日记中写道:“吾他日内将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牛津、剑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乃可耻尔……”

  一所大学对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作用,胡适并未言过其实。

  在一座城市的岁月长河中,一所大学的历史也许仅是一瞬;在一所大学的变迁历程里,一座城市则是成长的见证者。

  大学延续城市文脉

  200年前,柏林大学创办者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提出现代的“大学理念”: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知识的汇合,一是大学与社会之间持续不断的交流。

  洪堡所构想的大学具有一种融会贯通的“整体性品格”,这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学术与教学的独立、服务于社会的现代大学模式为20世纪初的国人所效仿。一批中国现代大学相继成立。

  原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蔡元培、马相伯、陈望道、蒋梦麟、傅斯年、梅贻琦、潘光旦、张伯苓等堪称大师,他们深谙此道,这批通晓中国传统,接受系统西方文化训练的大师,心中燃烧着如火的热情,在所任职的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他们没有照搬白鹿洞书院的现成范本,而是用包容开放的心态,将位于北京、上海、成都的中国大学,用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进行重新诠释。

  北京理工大学学者杨东平认为,20世纪20年代的北大与30年代的清华最接近现代的大学模式,因为当时这两所学校灌输的是理想和精神气质、理解世界的方式,而非一种职业技能。学者刘擎至今怀想30年代的上海,当时上海的大学倡导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以及这座城市对各路思想兼容并包的襟怀。

  “尽管所处城市不同,但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倡导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与陈望道先生在复旦倡导的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一脉相通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学者刘擎告诉记者。独立和自由因而成为名校最重要的品格。

  刘擎认为,现代大学倡导将学生培养成有思想力、判断力、有道德责任感的人,大学是一个民族文化血脉延续之地,人是传承文脉的载体,大学中有一批老教授,他们传递给学生文化和精神气质,这些学生会将这种精神气质散播到社会,从而影响这座城市。

  复旦著名思想文化史研究专家、百岁教授蔡尚思先生的秘书傅德华告诉记者,抗战期间由于“无法维持生活”,蔡尚思先生不得不同时担任沪江、光华、复旦、东吴4所大学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教授,“疲于拼命”,伪国立交通大学曾经给蔡尚思送来聘书,请任文史教授,蔡尚思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严辞拒绝。蔡老的这种情怀为无数学子铭记。

  接续文脉至关重要,但这个过程可能被各种人为因素打断。在刘擎的眼中,北大学者陈平原一代和北大是幸运的,这是因为中山大学1977级学生陈平原在北大钱理群先生的介绍下,师从王瑶先生,并有和吴组缃、林庚、季震淮等先生“聊天”的机会,正是通过“聊天”和切磋,陈平原一代的北大学者接续了北大被十年“文革”打乱的文脉。

  城市造就大学气质

  1936年,老舍曾写过一篇《青岛与山大》,说道:“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他的特色总多少与他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

  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献专业教授黄仕忠接受本刊电话采访时,将目前广州在中国文化和思想界的地位,直比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原因是“思想活跃,空间宽容,媒体等公共话语空间发达”。

  出生于浙江诸暨的黄仕忠今年45岁,在广州生活了20年。基于对南北不同区域文化的体验,他深信,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学术传统、历史维度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知识分子的人格和学术,进而影响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大学的性格,也使得学界因地理位置而形成特征各异的文化生态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学与它的城市,总是血脉相连,城市性格决定大学性格。比如说广州很尊重学者,广州的大学性格是自由和个性。”黄仕忠的普通话听起来已经有些广东口音。

  黄仕忠的感觉跟上海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如出一辙。许纪霖认为,如果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大学特点,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南北大学风格各异:北京学术扎实,上海学术灵活;北京有强烈的责任心,上海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各有长短。

  学者许纪霖强调了城市与大学互相提升的不可或缺性,他以自己去过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为例:古朴整洁、文化气息浓厚的名校哈佛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波士顿这个有文化贵族气质的城市,让人感到朝气蓬勃;而在与哈佛的竞争中,耶鲁大学的学术交流不如哈佛频繁,有一个原因是地域缺陷:名校耶鲁紧挨美国著名的“问题城市”纽黑文,这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城市,在工业变迁后大为萧条,充斥着暴力和贫穷。

  “理工学科展现的是科技竞争力,而进行‘博雅’教育的人文学科则能让城市精神会聚。深圳在这个方面就吃亏了,深圳不能成为人们所说的大都市,就是因为缺少一所拥有一流人文学科的大学;而西安和武汉,也正是得益于一批集中的老牌高校,城市品格得以保存。”许纪霖分析。

  有“智囊”之称的大学开始影响现代城市发展。上海城市规划部门的会议上,经常能见到郑时龄、阮仪三等知名学者侃侃而谈;而吴敬琏、厉以宁、江平等著名学者的名字,也已被多数人耳熟能详。“大学也在慢慢影响城市,一个好的大学总会有这样一批具有责任意识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并拥有媒体话语权;或者以其思想学术的内在积淀,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黄仕忠说,北京、上海、广州高校的不少学者早就在实践这个认知。

  城市位置的“马太效应”

  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建而成的战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大地处昆明,先后在校学生不过八千,北大的激情,清华的严谨,南开的质朴,在西南联大时期相得益彰,西南联大虽僻居边陲,但声誉日隆。

  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情况,在今日中国似乎有所改变。兰州大学校长李发伸近日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透露说,他名片的背后印着中国地图,上面标着地名标识,其中“Lanzhou”字样十分醒目。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几次引进人才的交流中,不止一人问李发伸,兰州具体在中国的哪个位置?

  始建于1909年、地处西北的兰州大学必须直面的现实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了最严重的人才流失,几乎每年有二三十位教授、副教授被挖走。

  地处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这所传统名校因为远离中国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同样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数年前,西南政法大学同样出现较大规模的人才流失。

  据媒体报道,当时的西南政法大学一度形成这样的氛围:老有人问这里的教授,怎么还在学校?你还是有能力的嘛。

  学者黄仕忠赞成“学术制高点”这个说法。在他看来,北京的确是做学术最有利的位置,对于偏实用性的学科而言,北京地理优势和名校品牌优势能体现学术研究上的“马太效应”,但他同时认为,北京也是挤压人才的地方,而广州也有它的好处,在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只要你认清自己想走的路,不妨自得其乐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厚积薄发,假以时日,也能在某一领域做出过人的成绩,从而作为所居住的城市文化建设者,发挥自己的作用。

  离开西南政法大学的教师大抵朝两个方向走:北上和南下。北上是为了学术的提升,南下是为了生活的改善。

  城市地理位置造就的学术“马太效应”何以形成?学者许纪霖解释,学者的学术独立性无异,但公共领域方面则有别,“作为全球化的网络中心的大都市因为云集主流传媒,大学教授可以利用传媒制造、影响舆论,这种全球化竞争使得偏远地区的学校被排除在外。”这样一来,有人宁可选择“一流城市三流大学”,也不愿选“三流城市一流大学”。

  在省级区域中,城市的行政级别往往与大学资源分配紧密相联,因而影响大学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我国一向强调行政主导作用,古来就有行政中心与经济、文化中心一致的传统,所以中国省会一般有省内最好的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举了几个例子:河南大学在开封而不在省会郑州,因而难免影响其发展;山东大学一度在青岛,解放后迁到省会济南;桂林是抗战前夕广西的文化中心,但是近年逐渐衰落,广西的文化中心转移到省会南宁,桂林的一些著名学府也纷纷落户南宁。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城”

  一方面,百年的中国高校竞相提出“精神”口号,号召回归、维护传统;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后,不少的大学斥巨资在城郊或农村圈地新建大学城:高大的学生宿舍,大学城周围均是农田、荒野……

  新兴的钢筋水泥大学城让人感觉不到历史的接续。中国需要怎样的大学城?是真正的大学城,还是像城一样大而全的大学?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做法往往弊大于利:“这种圈地而建、贪大求全的大学城远离城市,学校需要再造大量的服务机构,造成资源浪费。学生听讲座、参加学术活动、欣赏文化艺术、与教师接触时间都减少,也缺乏人文氛围,学生整天生活在小社会中,与大社会近乎隔绝。”

  葛剑雄认为,国外的大学城都是大学与城市互为依托发展:大学办在一座合适的小城市旁边;新的小城市依托一座或几座相近的大学发展起来,这些大学除有几处比较集中的场所外,没有围墙,与城市融为一体,像英国的剑桥、牛津都是如此。

  在大学与城市或城镇融为一体的情况下,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城市集中财力人力于教学科研,享受城市提供的便利和舒适条件。而城市依托于大学,不仅因此而获得稳定的居民、纳税对象、消费者,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类似的好处还有:师生的住房大多租用当地民居;学生生活在城市之中,在校期间就了解社会;大学的

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向公众开放,城市的公共设施也向师生开放。

  媒体报道过,某重点大学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到新校区报到时,不禁质问校方:“孩子考分那么高,为什么不能进正规大学?”此家长所说的“正规大学”指的是老校区,那里有承载着大学历史的古老建筑,有大学的人文环境和优良传统,这些都是学校的无形资产。

  一如在复旦校园,幽静的林阴道承载着历史的遗迹,沉沉暮霭中相辉堂古老凝重,苏步青校长故居爬满常青藤,所有这些方能成就一座百年学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