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与上海的百年好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8:34 新民周刊 | |||||||||
复旦与上海的百年好合 俯仰间百年,一方讲台,风云际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撰稿/贺莉丹(记者)
2005年9月,回想1905年的秋天,黄浦江头落叶萧萧,已过耳顺之年的马相伯力排众议,在上海英租界创办“复旦公学”时,他并未预见到这所民间私立学校会以海纳百川之势吐故纳新,终有一天与京师大学堂比肩而立。 旦复旦兮。起身于中国商业精神发源之地的复旦,兴起于一个当时看来行将没落的泱泱大国。复旦筚路蓝缕,发蒙中国近代教育,名流如恒河沙数,其成长与一个国家的百年沉浮荣辱与共。 学以致用 奋发图强 1905年9月2日,延续千年的科举考试被清政府废除。12天以后,66岁的马相伯创办的“复旦公学”正式开学。 这一年的黄浦江停泊着各国战舰,上海正处五口通商后开埠的第62载,租界林立。 创办复旦公学的前三年,马相伯曾创办“震旦学院”,订立“不允许课堂传教”的规章。但法国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阴谋夺权,迫使马相伯离校,爱国学生集体请辞,拥戴马相伯筹备新校。 于右任建议将新学校命名为“复旦”,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恢复中华之意”,“复旦”二字,出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1905年到1911年,复旦公学五任校长走马上任,秉承了洋务派的办学方针,西学科目约占三分之二,“学以致用”成为复旦公学的主导精神。 身处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复旦的血液里也融入了海派文化的开放气度。复旦的一些课程偏重实用。比如商科学,1917年增设商科,学制四年,4年后商科发展成复旦规模最大的系科,培养了一批上海近代工商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再如金融学科,1942年9月复旦与交通银行签约,合办两年制银行专修科,培养银行技术人才及业务人员;法学亦然,1943年1月,中美、中英新约签署,领事裁判权废除,法官人才紧缺,这一年春,复旦创办司法组,培养法律人才。直至抗战期间,复旦在北碚设立了垦殖专修科,培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并建设农场,身体力行“科学救国”的信念。 民间私立学校的艰难困顿 在历史版图上,复旦依次出现在吴淞、无锡惠山、上海徐家汇李公祠、爱而近路(今安庆路)、江湾、牯岭,其后是重庆北碚和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此后又有枫林、江湾、张江等校区。 与北大、清华等官办学校不同,复旦公学作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私立大学,初创时的困顿难以言喻。无校址,缺经费,为维系生存,私立大学复旦把地方士绅和官员吸收进教师队伍和董事会中,依靠海外华侨捐赠艰难度日,不难发现,早期的复旦承载着更多的务实精神和平民传统。 复旦的校长颇具经营理念。1913年“二次革命”后,多数复旦校董逃亡海外,经费断绝,校长李登辉采取提高学费、扩大招生人数的办法,将在校生由90余人增至300余人,学费自120元增至160元,使复旦渡过难关。为解决学校发展大计,李登辉竭尽全能,1918年亲赴南洋募捐,回沪后在江湾附近购地70亩,1922年2月,复旦大学正式迁入江湾新址,复旦雏形初就。 1927年7月7日,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下,上海特别市市政府成立。数年战乱后珍贵的和平给复旦发展提供了契机,一年以后,国民政府终于批准复旦立案,这意味着这所艰难度日的私立大学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身份得到当局承认。其后又是战争,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指示上海复旦、大同、大夏、光华4所私立大学,组织临时联合大学内迁。1938年,三分之一的复旦学生随校千里跋涉,内迁重庆北碚。茫茫黑夜中几盏泛着青光的油灯,不愿当亡国奴的信念,成为这群饱受流离和饥饿之苦的知识分子的最大慰藉。 到了1941年底,复旦终于解决了头疼的经费问题,国民政府将复旦由私立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复旦自此享有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所拨120万元行政经费。 民主堡垒与救亡图存 处在命运多舛的中国,复旦命运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早年复旦公学的部分学生不待毕业便出洋留学或投身反清革命活动,成为著名学者或政治家,如陈寅恪、竺可桢、曹惠群、郑桐荪、胡敦复、于右任、邵力子等。 “五四”举,复旦呼,警钟绕梁。1919年5月6日上午8点半,复旦国文教授、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主编邵力子亲自敲钟集合同学,报告北京发生的事件,号召复旦同学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举动。“五卅运动”中,复旦教职员工积极捐款,师生撰文谴责暴行,学生一律茹素,节约伙食费援助罢工工人。 “九一八”将复旦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联,复旦开始积极卷入抗日洪流。1931年9月28日,复旦学生赴南京向蒋介石请愿抗日,在国民政府门前“敲警钟”,蒋介石迫不得已接见学生,以书面形式向复旦学生代表周孝伯保证抗日,留下经典镜头。 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复旦义勇军50余人加入十九路军,协助据守吴淞口至蕰藻浜一带防线。从这一年开始,复旦成为日军驻扎地,三次被占领,前后时间达100天,校园受到严重损坏,第一学生宿舍仅留空壳,体育馆、女生宿舍成为一片废墟,子彬院幸存。 淞沪战争后,远在西南的复旦北碚师生则通过开展献机运动、参加远征军等形式支援抗战,而在上海这座孤岛,李登辉艰难支撑着“复旦大学上海补习部”,这位清贫的知识分子誓死不肯低下他高贵的头颅:“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Study(学习)、Service(服务)、Sacrifice(牺牲)”也经常被他挂在嘴边。 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内心充斥着强烈的建设国家的使命感,复旦老教授教导学生“只要是国家急需的科研项目,我们都要毫无保留、全力以赴”。1959年,复旦数学系年轻教师谷超豪在苏联目睹了人造卫星上天,顿觉压力重重,马上挤出时间去听莫斯科大学本科生的流体力学课程。 上海新思潮摇篮 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下,上海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初具半殖民时代商业巨埠的雏形。 马相伯早年游历欧美等国,深知“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他期望把复旦办成一所新式大学,“本公学之设,不别官私,不分省界,要旨乃在于南北适中之地,设一完全学校,俾吾国有志之士,得以研究泰西高尚学术,由浅入深,行远自迩,内之以修国民之资格,外之以裁成有用之人才。” 1915年,复旦建校10周年,时任校长的李登辉先生参照母校美国耶鲁大学制度,为复旦规定了校训,采用《论语·子张》篇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917年9月,“复旦公学”更名“复旦大学”,成为文、理、商并重的综合性新式大学,李登辉倡导“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上海思想文化界最活跃的时期,复旦成为上海民主人士和新思潮的摇篮,当时的名流薛仙舟、邵力子、叶楚怆、戴季陶均在复旦任教,新文化运动在复旦校园开展起来,“学生自治”也被写入复旦校章。1923年,黄炎培来复旦演讲,开口称赞说,“复旦是中国唯一的、真正的私立大学”。 1930年9月,蔡元培向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推荐思想文化史研究学者蔡尚思,“多新见解,堪任教授”,蔡尚思初识的复旦,已是“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学,拥有文理法商四个学院,十五个系。校内提倡‘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民主风气浓厚”。此时复旦,风气活跃,于右任、邵力子、陈望道倡导妇女解放,1927年秋,复旦开始首招女生。1925年,洪深指导学生成立“复旦剧社”,在抗战前的12年间,正式公演20次60余场,足迹遍及长江三角洲,《少奶奶的扇子》、《雷雨》等剧目为老百姓所熟知。 在“向苏联学习”的口号下,1952年复旦院系调整,这次调整使复旦集中了江、浙、皖、沪地区一批优秀人才,如苏步青、陈建功、谈家桢、卢鹤绂等教授,均于此时进入复旦,各路名师云集复旦,不同见解碰撞交融,终至兼容并蓄。“文化大革命”中,复旦一批知名学者同样受到冲击,被关禁闭,到上海郊区劳动。1977年后复旦才恢复了正常的教学和学术研究。 100年后的今天,复旦已经成为声名卓著的学府,而复旦创始者当初复兴中华的希望也正慢慢实现,万千复旦学子活跃于今日中国各行各业,将复旦“独立、自主、自由”的大学精神,与百年间的民族命运紧密凝结。 俯仰间百年,一方讲台,风云际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