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黄河源 冰川冻土现状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1:33 南方周末

  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黄河源区的水量在十几年内就会减少50%。到那时,面临困境的不仅是这个地区的牧民,而是 整个流域。

  在“九曲黄河第一县”的玛多,80岁的老县长拉保不断感叹“沧海桑田”。20多年间,他亲眼目睹这个县二十多 年的变化。

  1966至1984年,拉保担任黄河源头的青海省玛多县县长。1979到1982年,玛多是中国最好的草场, 一跃成为全国首富县。现在由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玛多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

  “30年前,因为黄河水太多,县城周围都是湿地,玛多县城搬迁一次。”拉保说,“现在,它面临第二次搬迁——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全县吃水成了问题。”

  全球气候的变暖,是黄河源头以至长江源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一点,老县长拉保也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 蛛丝马迹,“现在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和。过去我们在冬天都要穿厚厚的棉毡衣,而现在穿一件绒衣就能过冬了。”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鲁安新博士说,在未来25年内,青藏高原的温度将会上升1.4摄氏度。 如果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持续下去的话,黄河源区的水量在十几年内就会减少50%。到那时,面临困境的不仅仅是一地区的 牧民,而是整个流域。

  今年6月,鲁安新考察了黄河源头的阿尼玛卿山。25年前,中外冰川学家在这里设置了冰川观测点。博士目测,25 年之间,冰川已退缩了近1公里。

  阿尼玛卿山是藏族的四大神山之一,山中孕育着千万年来的积雪和冰川。这些冰川占黄河源区冰川总面积的96%。 每年夏天,雪冰融化,汇成水晶细流,为黄河源源不断地补充水源。冰川十分敏感,即便是微小的温度变化也能引起冰川的变 化,因此通过长时间观测冰川,可以获得有力证据证明气候变化的趋势。

  如果按照英国哈德利中心(HadleyCenter)的预测,到2100年,青藏高原的温度将比现在升高2-3.6 摄氏度。粗略估算,到2050年,中国西北部的冰川将有超过一半彻底消失。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冰川面积近40年平均减少了7%,目前冰川年融水 径流量相当于一条黄河。

  姚檀栋说,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亚洲地区的冰川,由于气候不断变暖,上世纪中叶 以来,大多数处于强烈退缩状态,一些曾经前进或稳定的冰川,也随着气候变暖加剧而转为后退。

  冰崩

  从长期来看,冰川消退会导致世界主要河流从源头开始变得干涸。而从短期来看,气候变化和冰川退缩还会引发其他 灾害。

  在鲁安新探查冰川的路上,许多当地人以为他们是冲着“大雪崩”去的。2004年3月18日,阿尼玛卿山发生了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雪崩”,超过2640公顷秋季草场顷刻间被毁。

  在“雪崩”现场,所有的考察人员都被惊呆:绿油油的草场犹如骤然被一座巨型煤矿所覆盖。各处散落着黑色的岩石 和砾石,在脚下,山坡上,沟壑中到处都是,好像经历过一次火山喷发。鲁安新给了一个更加令人吃惊的结论,他认为这并不 是一次雪崩,而是一次“冰崩”。气温的迅速上升引发冰川迅速融化,不同的部分融化的速度不同,因此整个冰川的压力分布 极为不均。此外,阿尼玛卿山西侧陡峭的地质特征加剧了冰川退缩带来的危险,引发了最终的崩塌。崩塌时威力巨大,夹杂着 庞大体积的积雪和黑色冰碛物的冰川直削下来,甚至将山体的一部分也撕扯了下来。直到14个月后,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留下的余威仍然让到访者心有余悸。

  然而,滑落的冰川与冰碛物在清水河、权隆河、达玛曲河汇入的曲什安河的河谷处,形成横向5公里、纵向3公里、 平均厚度300米的冰雪大坝,将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因为上游不断补水,这个湖泊的面积每天都在扩大;与此同时,由 砾石和冰川碎屑组成的冰碛坝也每天都在松动。坝体本身松散而多孔,而且其中冰冻部分由于温度上升和水浪冲击,融化的速 度越来越快,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三条突出的冰碛边缘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裂缝,甚至能听到冰缝裂开的声音。小块岩石和 冰的碎片不断从坝上脱落,滑入湖中。坝体最低处仅仅比水面高5米,一阵暴雨或者气温陡升造成的加速融化就能让这条千疮 百孔的堤坝彻底决口。今年7月,这个堰塞湖终于“轰”的一声倒塌,河水奔泄而出,冲走一些房屋和牲畜,所幸没有造成人 员伤亡。

  冻土不再

  在离花石峡镇59公里的地方,鲁安新博士抬手一指,“看那条沟!我们现在已经在冻土地带了。”在黄河源区冻土 分布十分广泛,但厚度很薄。因此,这里的多年冻土更容易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一旦有一片地下冰融化,在地面上就会形成 一条沟渠。之后,地表土的温度平衡被打破,沟渠不断扩大,两侧消融得越来越快,形成所谓的冻融滑塌。

  鲁安新说,最近20年中,黄河源区的多年冻土在大规模消退,主要表现为土地平均温度升高,活动层加深以及多年 冻土下界升高等方面。

  在214国道上的一个岔口,考察队看到了一座废弃的住所。中间有一个院落,四周有16间房屋。所有的墙上布满 了既长且深的裂缝,有一些甚至开始倾斜。冻土层融化直接影响到房屋地基的牢固,因此墙体倾斜开裂。由于地基融化松动而 废弃的房屋在该区域随处可见,就连

高速公路也不能幸免。尽管路基的设计和建造经过了周密的计算,并且考虑到各种气候条 件的影响,但在气候变化面前也难以为继。地下的冻土层融化速度之快出乎人们意料,因此路基之上曾经平坦顺畅的柏油路现 在变得如波浪起伏,道路中间的黄线被拉扯得七扭八歪,看上去颇有几分滑稽,被人戏称为“跳舞的公路”。虽然鲁安新所在 的考察队已然对此多加防备,还是发生了一起轻微的
车祸
。政府每年都要对青藏高原上的公路进行整修,每3年还有一次大修 ,否则这种路况会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与此同时,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导致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水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黄河源区土地 大规模退化和沙化。在黄河源区的水文循环中,冻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由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导致深层永冻层的严重退化是 不可逆的。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升温加剧,引发更严重的冻土退化和冰川退缩。这样的恶性循环似 乎预示着人类不加节制的发展已经把自己逼入了死胡同。

  考察队把营地扎在海拔4200米高的阿尼玛卿山时,碰到了住在这里的索保。索保是个藏族小伙,35岁,头发卷 曲,目光清澈。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请不要乱丢垃圾,请不要玷污圣水。没有了圣水,这里的一切生物都会凋亡。”他说的 “圣水”就是黄河。

  可是,仅仅不乱丢垃圾并不能拯救这“圣水”。全球变暖缘于畸形工业发展所排出的大量温室气体。“只有世界各国 切实负起自己的义务,工业发展做到‘可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能共同应对这一危机。”一位专家说。

  - 链接

  我们如何缓解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最危险的杀手

  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它主要缘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如煤 、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产生的增温效应。它被认为是威胁世界环境、人类健康与福利和全球经济 持续性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184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30%,达到了42万年中的最高值。

  影响中国

  近百年来,中国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4-0.5摄氏度,以西北、华北、东北的冬季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 已有16个大范围暖冬现身中国。权威预测称: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摄氏度;到2050年, 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摄氏度。而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尤其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规模。我国西北各山系 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到2050年,我国冰川将继续减少27.2%。

  缓解气候变化可从身边做起

  新

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清洁的风电已成为发展迅猛的新能源技术。很多有助于温 室气体减排的技术不仅切实可行,而且成本低廉——如使用双层玻璃、保温墙体、节能家电产品及待机状态时不耗电的复印机 等。

  国际联手行动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联合国气象大会上,160个会员签署通过“京都议定书”,主要内容是限制和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协议规定在2008年到2012年间,发达国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 %,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各国削减8%。发展中国家将在2012年前的第一承诺期中不承担减排义务。作为全球范围内 现存的惟一关于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推动“议定书”成为国际法成为了扭转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一步。京都议定书已于今 年2月16日生效,但美国和澳大利亚没有签署。

  (资料整理刘鉴强)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