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如何克服文化产品贸易的巨大逆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1:33 南方周末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负责人吴伟近日在2005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说,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 家的信息量,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信息量的100倍。文化产品贸易上的巨大逆差,正阻碍世界了解中国。

  他指出,21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扩大了新闻传播优势,而经济、技术力量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让世界听 到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加困难。这种差距同样表现在文化产品
的贸易上,中国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在国际贸易中 逆差很大。这种巨大的反差,除经济上的影响外,还会带来更为重要的后果:对中国缺乏了解,容易使各国政府和民众在与中 国打交道时产生更多的困惑,双方付出更多的代价。

  我是首次听到高层关于“文化产品贸易”这个问题的说法,此前,流行更多的乃“对外宣传”概念,而两者的差别不 仅在于有没有经济收益,也在于覆盖范围与所能达至的深度通常是不可比拟的。因此,要世界真正与全面地了解中国,不可能 仅仅通过“宣传”,只有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贸易”才能实现,而贸易的原则只有一条,就是你能以适当价格提供受人欢迎 的产品。

  从制造成本来说,发展中国家有着诸如低廉的人力资源等等优势;就营销渠道与手段而言,则是发达国家具有更多的 经验。但这都不是导致文化产品贸易巨大逆差的根本原因。

  首要的是在观念上,我们必须明白,文化产品贸易与其他产品贸易一样,那就是你得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由于中国文化产业实施市场化时间不长,我们的确缺乏这方面经验。

  中国电影的发展是一个最好例子。前些年,凡在国外可以进行“贸易”的片子,最初在国内往往得不到赞扬甚至许可 ,而国内由财政扶持的影片,不但少有进行国外贸易的可能,就是国内市场上也往往“叫好不叫座”。今年起,相关政策有了 较大改变,我想,文化产品贸易形势无疑会好起来。

  其实发达国家占有信息优势,不只是“经济与技术力量 ”造成的,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自己的劣势,也并非简单吸取 别人的“经营经验”就可以达成。

  发达本身是个全方位概念,我们与之竞争,除了在一些方面融入世界之外,可以依仗的还有本土文化资源。五千年的 文明古国,不管这个世界如何现代化,都不可能完全离开来自我们的传统。对这一点,应当有足够的自信。

  我并不认为现行的世界文化产品贸易体制完全合理,然而我们只能从这个体制出发,也就不能不遵守它的一些规则。 现在,如吴伟所言,“中国每年大量进口图书、期刊以及音像制品,特别是大量购进版权,使得中国对世界的了解比世界对中 国的了解要多得多”。

  “知彼”无疑是势头良好的第一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用我们自己的资源创造出世界人民喜爱的作品,然后, 方谈得上繁荣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