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飞出地球村——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8:36 宁夏日报

  在浩瀚星河中,有一颗表面四分之三被海洋覆盖的蔚蓝色星球———地球。

  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最高等智慧生物,是充满好奇心的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的人类。人类想要知道海洋的尽头是什么,五六百年前就创造了远洋航海技术,“全球文明”即由此发端;人类想要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100多年前就发明了飞机,寂寥长空从此成为旅行的驿站;人类想要摆脱地球引力到大气层外的空间看一看,半个世纪间,各式各样的航天
器就纷纷射向太空……

  ———从自立行走于脚下这片土地到飞出蓝色地球村,人类就是这般孜孜不倦地幻想着,并一步一步地拓展着他们的活动空间。梦想:脚步开始的地方

  无法考证,人类的飞翔之梦,究竟是源自一个沐浴阳光的白天还是默数繁星的夜晚。

  在东方的传说中,美貌的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天成仙,从此独守寂寞蟾宫;而在古希腊的

神话里,太阳神阿波罗则驾着太阳车巡游九天,为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

  充斥着飞天神话的人类幼年记忆,代代相传到今天。在双脚还只能停留在大地上的时候,想象,已经达到了一个人类自己也不知道有多高、多远的地方。

  那是人类对太空最初的思考与渴望。

  直到500多年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用“日心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认知革命,人类才开始了对宇宙的科学审视。

  就在“日心说”与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地心说”艰难斗争的同一时代,中国的明朝官员万户———一位试图飞出天外的幻想家,却成了人类第一位飞天的真正实践者。

  美国学者基姆在其著作《火箭与喷气》中这样描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火箭飞行尝试: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大火箭———中国人发明的一种以火药作燃料的兵器。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命仆人点燃火箭……

  “人类航天始祖”万户勇敢的生命,最后陨落在了点燃火箭后的巨响中。多年后,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从17世纪开始,古老的梦想与发轫期的近代自然科学相遇,诞生出一系列具有强烈科学性的幻想小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634年出版的《梦游》中第一次对月球旅行展开幻想,法国作家贝尔日拉克在《月球之旅》中用近似科学的态度讨论了太空旅行中的各种飞行方法,法国作家凡尔纳更是在其名作《从地球到月球》中大胆地把巨型炮弹作为未来的航空器,并运用大量的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知识,对炮弹和发射装置进行了严格的计算。

  科学,如同孕育在幻想中的胎儿,吮吸着幻想的营养一天天成长。

  1903年,人类飞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一年,莱特兄弟驾驶着他们在自行车修理车间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空中飞行。

  同样在这一年,双耳失聪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火箭公式”,论证了用火箭发射航天器的可行性。他指出:最理想的推进剂不是火药,而是液体燃料;单级火箭在当时达不到宇宙速度,必须用多级火箭接力的办法才能进入宇宙空间。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齐奥尔科夫斯基说。

  正是凭着这位“航天之父”的天才构想,一扇通往太空的科学之门打开了。悲喜交加的太空旅程

  1957年10月,在哈萨克的大荒原里,前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号”送上了天。这颗直径580毫米、太空运行仅92天的小卫星,宣告着人类进入到一个空间探索的新时代。

  此时,人类东西方的冷战已持续了10多年。今天,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人类纯洁的飞天梦因为承载了超级大国的政治野心而变得有些沉重,但地球上两个强国之间的竞争也让人类积蓄了数千年的能量在瞬间得以爆发。

  1961年4月,在9次无人飞船试验后,“东方1号”飞船载着27岁的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加加林也成为人类造访太空的第一人。

  同年,美国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8年之后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在踏上月球的一刻,人类第一位月宫使者由衷慨叹: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一小步,一大步”,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探索着飞上九霄———

  1971年4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空间站。载人航天活动由此进入到规模较大、飞行时间较长的空间应用探索与试验阶段。

  1975年7月,前苏联的“联盟19号”飞船和美国“阿波罗18号”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对接。通过电视转播,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目睹了来自两国的两位太空使者相拥的历史画面。

  1981年4月,美国发射了可以重复使用的太空运载工具———航天飞机。6年后,美国邀请欧洲航天局、日本和加拿大参加研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计划。1993年,俄罗斯的加入不仅扩大了空间站的规模,而且使这个项目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计划……

  陷入疲惫竞赛的载人航天活动,似乎又找到了人类梦想的初衷。

  国际空间站,一个共同探索、和平开发宇宙的平台。从飞船到空间站,人们用不懈的探索搭建起了通往“天宫”的云梯。

  然而,通天之路从来充满艰辛———

  1971年6月,前苏联3名宇航员在飞船气压阀失效时因为缺乏航天服的保护而死亡;

  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7名壮志未酬的宇航员、包括一位即将在太空中为几十万美国中学生讲授奇妙太空的中学教师,在万众瞩目中献身蓝天;

  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它的第28次飞行返程途中突然解体,再过16分钟就能踏上地球的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

  2003年的8月,巴西第三枚VLS型卫星运载火箭在发射前的最后检测中发生爆炸,“咖啡王国”的航天梦再次遭受重创……

  收获大喜,却也历尽大悲。在悲喜交加的太空旅程中,人类一点一滴地感悟着“科学”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飞天路上,中国人烙下深深足迹

  在人类大步迈向太空的旅程中,中国人追梦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那一年,胡世祥30岁,是按下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火箭点火按钮的操作手;戚发轫37岁,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

  33年后的10月15日,他们分别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和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身份,出现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指挥大厅里。

  9时整,“长征二号F”型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轰然起飞。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38岁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343公里的高度上,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航天器上看到了人类美丽的地球家园。

  这是中国的高度,一个崇尚独立自主的民族以自己的方式叩问天宇的高度。

  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在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戚发轫说,梦圆那刻,是他这一生笑得最灿烂、哭得最痛快的一次。

  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不仅仅使得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在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又加入了一支强大而富于创造性的力量。

  ———中国已形成12个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未来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将满足不同用途大型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需要;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多种类型的卫星系列。将来,中国还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产业化、市场化的空间应用体系;

  ———中国已启动无人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那轮在唐诗宋词里无数次被吟诵过的月亮,就要迎接来自中国的亲密接触……

  在跨越式地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目标之后,中国正在稳步走向以交会对接为特征的第二步和更远的未来。中国的航天专家们已经在计划着实现载人航天后,着手建立太空实验室,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

  在太空建立实验室的近期目标,以及太空开发的无穷远景,令所有的中国航天人,令所有爱好梦想的中国人,愉快地幻想并热切地期待着。

  2005年金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即将起航。专家指出,如果这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的目标将是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梦想有多远,我们的足迹就有多远。(新华社记者 曹智 白瑞雪 黄明)

  中国为何要开展载人航天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中国为何要开展载人航天?“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这个领域,代表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实力。”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从距地球343公里的浩瀚太空传来了中国人的第一声问候:“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载人航天能力。载人航天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包括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学科,以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推进技术、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等,这些领域的高新技术谁也不会卖给你,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发展载人航天,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王永志说。

  从神舟六号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启动,开始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王永志说:“人到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为地面生产提供技术创新和手段创新。太空有许多对于人类有着重要价值的资源,如太空具有在地球上难以模拟的、独特的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等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发展载人航天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从神舟六号开始的第二步和随后的第三步计划中,中国将完成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发射空间实验室直到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

  “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地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为了社会进步和生活,需要不断扩大活动的领域。载人航天活动,就是人类扩展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 王永志说。

  “中国不做超级大国,但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5000年文明史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在人类的航天事业上有自己的地位并做出相应的贡献。”这是一个年逾七旬的中国航天人的肺腑之言。

  幻想引领人类不断深入太空

  鸟儿飞过天空,虽未留下痕迹,却在人类心中种下飞翔的梦想。

  于是,人类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有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有了诗人屈原面对长空发出的“天问”,有了幻想家万户乘坐47支火箭飞向天空的尝试……

  在幻想的引领下,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人类的航天器已经访问了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并对大部分行星进行了反复的勘察,建立月球基地和登陆火星也已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

  今天的“天宫”,在人类仰望了千百年后,再也不是高不可及的“云霄宝殿”。从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向太空以来,人类射向太空的各式航天器已达5600多个;从1961年4月12日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以来,人类共进行了240多次载人航天飞行,来自29个国家的400多人进入太空……

  从陆地到海洋,从天上到太空,挣脱地球的引力,飞出大气层,人类活动的空间也随着航天勇士们的一次次出击,延伸到了浩瀚太空。

  每一次“开疆拓土”之后,人类总会幻想将自己的脚印留在更加遥远的地方。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预言:“我们若在未来100年没有自我毁灭,我预测我们将在邻近太阳系的行星繁殖,接着前往毗邻的恒星系开拓。”

  人类已经有能力实现幻想了千百年的太空旅行,谁又能说前往恒星系开拓的幻想不能变成现实呢?

  当人类的认识不再满足于人类自身生活的周边时,幻想便开始了旅行。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产生幻想、不断实现幻想的过程。

  在无穷遐思与追问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构筑起现代物理学的宏伟大厦;对于蓝色海洋的崇拜与好奇,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证实了“地圆说”,人类的足迹开始遍布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渴望与向往,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活动的疆域第一次拓展到蔚蓝的天空。

  今天,航天技术的出现,更使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地球是人类生存之本和一切物质之源的断言已经过时,宇宙正以其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开发、去利用。

  太空为人类提供了微重力资源、超高真空资源、无限的能源和物质资源,还有那不知有多么广袤无垠的空间资源。在太空中,人类能创造出地球上无法实现的物质世界,可能发现地球上没有的物质,可以进行全新的物理、化学实验,能够以全新的角度认识生命起源、宇宙起源,并能够开拓出无穷的生存空间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人类生存发展的摇篮———地球,当前已面临着人口、资源、粮食、环境、能源等问题的困扰。科学家们预言,在21世纪的地球,一个国家对航天能力的依赖可以和20世纪对电力和石油的依赖相比拟。

  走出“摇篮”天地宽。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向宇宙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文明继续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这个浪漫而富有幻想激情的民族,两年前用自己的力量将第一个中国人送上了太空。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两年后的金秋时节,中国即将举行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人将在太空中展开更远、更长的旅程。

  我们期待着———这次旅行平安、顺利。

  我们更期待着———在好奇的人类将一系列幻想变为现实的进程中,中华民族能够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华社记者 曹智 李宣良)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镜头回放镜头一:聚焦飞天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酒泉发射中心。

  5时28分,中国飞天第一人出现在世人面前。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向五星红旗伫立。透明防护面罩里,一双眼睛显得格外平静。在他的两侧,是首飞航天员梯队的另外两名成员:翟志刚、聂海胜。

  飞天勇士就要出征。8分钟前,前来现场观看载人发射的胡锦涛、黄菊、吴官正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发射中心问天阁,为代表中华民族叩访太空的航天员壮行。

  晨曦中,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出发!”

  ……

  一个民族的千年期盼就要实现。

  记者感言(新华社发射现场记者奚启新、白瑞雪):“那一天的早晨非常冷,我们站在旷野中直哆嗦。但我们还是从人群中用力把相机举了起来。我们的心情很激动,但杨利伟,看上去是那么的平静。”镜头二:穿云破雾直刺九霄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

  “5、4、3、2、1……点火!”零号指挥员郭保新下达最后指令的同时,托举着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宛若巨龙的箭体喷射着桔红色烈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

  穿云破雾,火箭直刺九霄。

  9时10分,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浩瀚太空迎来了从火箭故乡飞来的第一位访客———杨利伟。

  3分钟后,太空中首次传来中国人的声音。杨利伟报告:“飞行正常。”

  9时42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指控大厅一片沸腾。

  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

  记者感言(新华社发射现场记者贾永、曹智):“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我们感觉空气已经凝固,大地在火箭的巨大轰鸣声中颤抖。地动山摇中,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起航。”镜头三:太空中的非常生活

  2003年10月15日9时30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大厅。

  120台显示终端组成的闪烁方阵间,无数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数百双眼睛紧盯着屏幕……神舟五号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北京航天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

  9时33分,杨利伟在与医学监督医生通话时说:“我感觉良好!”

  10时许,神舟五号飞船进行环绕地球第一圈飞行,杨利伟收到指令后打开面罩,拿着书和笔,当他松开手时,笔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立即飘浮起来。

  11时过后,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他一边看书,一边用捏挤包装袋的方式享用这顿不同寻常的午餐。

  12时左右,画面显示,仰面躺卧的杨利伟开始了在太空的第一次休息,在环绕地球飞行的飞船中,他的这次酣眠持续了约3个小时。

  记者感言(新华社指控中心记者孙彦新):“我们几十家媒体的记者,挤在一间比大学生宿舍稍大的新闻中心里,一个显示屏前面,几十个人头黑压压地攒成一片,所有的人都屏气凝神,生怕漏掉一个画面。当我中途发完稿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找不着位置了。”镜头四:中国人从太空问候地球

  2003年10月15日15时54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大厅。

  飞船变轨程序启动。指挥控制大厅右侧大屏幕的三维动画实时显示,飞船尾部喷出桔黄色的火焰,加速飞行。很快,飞船又进入平稳的飞行状态。整个过程中,航天员杨利伟始终神情镇定。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测量船向北京传来数据,表明变轨圆满成功。

  18时40分,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飞越马林迪站时,一幅动人画面显示在大屏幕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一面蓝色的联合国旗,在杨利伟手中徐徐展开……

  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杨利伟清晰、浑厚的男中音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第一次传来了中国人的问候:“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记者感言(新华社指控中心记者田兆运):“指挥大厅二层观礼台的最后一排,就是新华网的直播台。我们用手中的相机,从指控大厅大屏幕上拍下了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国旗的一幕。一分钟后,新华网全球的网民都看到了这一幕。”镜头五:对话咫尺天地间

  2003年10月15日19时58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大厅。

  妻子张玉梅与太空中的杨利伟通话。

  “感觉好吗?”

  “感觉非常好,放心吧。”

  “在太空看地球是不是很美呀?”

  “景色非常美!”

  “我们看到你了,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爸爸、妈妈和儿子都来了,明天我们去机场接你,迎接你凯旋。”

  记者感言(新华社指控中心记者黄国柱):“我们新华社的两位记者被特别允许进入指控大厅,坐在杨利伟家人的身边。当杨利伟与家人通话时,我们也激动得差点掉泪。8岁的杨宁康非常兴奋,以至不知该和爸爸说些什么,我们忍不住在旁边为他‘出言献策’。”镜头六:神州圆梦那一天

  2003年10月16日6时20分,内蒙古中部草原。一片彩云———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返回舱降落伞,正冉冉飘来。

  “回来了!”直升机上,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狂呼。

  黎明的草原沸腾起来:直升机在天空轰鸣,搜寻车在草原上奔驰,……指挥车电子屏幕上,一条条曲线从不同的方向朝落点延伸、汇集———

  “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

  舱门开启,航天员杨利伟出现在人们面前。夏长法迎上前去协助他出舱。一位蒙古族妇女向杨利伟献上鲜花和哈达。杨利伟说:“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60万公里太空行程,杨利伟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日行最远的人。这一刻,距杨利伟进入太空21个小时23分钟,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

  记者感言(新华社着陆场记者徐壮志):“飞船降落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草原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它像一朵彩云,慢慢地飘下来。所有的人都在欢呼,我忽然有一种泪水要夺眶而出的感觉。”(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新华社记者)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http://www.nxnet.cn)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新进展,与航天员一同感受神秘太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