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王永志称中国已是航天大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1:36 新华网

  专 访

  神六肩负历史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

  记者:从外观上看,除了重量上的增加,神舟六号飞船与神舟五号似乎并没有多大差异。请问,与神五相比,神六飞行任务有哪些变化?

  王永志:主要变化有三个:一是航天员人数从一人到两人,二是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三是航天员活动范围扩大到全船。也就是说,在神舟五号飞行中,航天员一直待在返回舱中,飞行了一天;而这一次,由两名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员组要飞行多天,要脱下航天服,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活动,还要完成空间科学实验的操作任务。

  记者:对于中国载人航天,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王永志:我们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制定了分三步走的规划。神五飞行的成功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们圆满完成了第一步任务的目标。而

神舟六号飞行任务是第二步任务的开端,要解决多人长时间在太空飞行、工作和生活的关键技术,并且还要完成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工程第二步计划的一项预定任务。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可以说,神六飞行任务是创造性的。

  记者:那么,具体地讲,多人多天的飞行任务给工程各系统带来了哪些挑战?

  王永志:要保证多人多天太空飞行的成功,最大的挑战应该是飞船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表现如何,具体说,就是如何保障多名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的吃喝拉撒睡。这点与短时间太空飞行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飞行时间长了,人总要吃些热的饭菜吧,总要大小便吧,总要睡觉吧。这些问题在地面的自然环境中都很简单,但是到了太空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都成了难题。还有就是飞船内的环境控制,比如大气压力、温度、噪声,尤其是大气湿度。大家知道,飞船内的有效空间相对地面环境是比较狭小的,而两个航天员正常生活所产生的湿气却一点也不比地面少,如果不采取措施,飞船内的湿度很快就会饱和结露,会出现水珠,其后果不仅仅是航天员感到不舒服,飘在飞船内的水珠还会对飞船的电气系统产生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很好地解决。此外,对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异味也都要采取措施处理。对付这些问题我们都有措施,而且不止一套措施。如果自动系统出现问题,还为航天员准备了手动措施。应该说,这些措施前几艘飞船都有了,也都经过了适当的考验,我们还是有把握的。

  神舟六号还要为更长时间的太空飞行积累经验,比如说航天员在飞船内的运动与飞船姿态控制的协调性、飞船的人机工效等。神六飞行任务中,航天员要打开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要在轨道舱中工作、睡觉、吃饭、大小便等,这些活动都会引起飞船的姿态变化。也就是说,在太空中呈漂浮状态的飞船,只要人一动,飞船就会随之摆动。那么,哪些活动对飞船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飞船的姿态控制规律应该如何调整,航天员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动作等,也是我们要进行的一个实验项目。

  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通过这次飞行进行验证。这些问题不解决,下一步的空间交会对接、出舱活动以及更长远的空间站建设就无法进行。

  中国已是航天大国,载人航天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

  记者:衡量一个航天大国的标准是什么?我国是否已经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

  王永志:我认为,衡量一个航天大国的基本标准是,能够独立自主地制定和完成有一定规模的航天计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已经是航天大国,并且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但是,与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航天强国相比,我们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航天工程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我国的航天科技工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不仅成就了“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而且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21世纪,坚持走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已经取得了载人航天飞行的历史性突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以说,中国的航天科技工业已经自成体系、配套完整,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记者:美国、俄罗斯在40多年前就实现了载人航天,这意味着我们要用同样多的时间来弥补差距吗?

  王永志:不是这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论证、立项开始,就采取了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而不是按照美俄当年的步骤亦步亦趋。

  比如飞船。美俄的飞船都经历了从单舱到多舱的发展阶段,我们来了个技术大跨越,直接瞄准国际上第三代飞船,研制中国的三舱飞船。我们虽然晚了40多年,但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完全可能的。并且,我们的飞船还有自己的优势。

  记者: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特色”吗?

  王永志:可以这样说,但不仅限于此。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是紧密结合的,也就是要走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迎头赶上。事实上对工程的总要求就是,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基础上,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

  其实,实用性也是我们的一个特点。当年美国和前苏联搞载人航天是为了太空竞赛,而我们是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按照我们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解决载人航天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开展载人航天就是要探索宇宙的奥秘,和平开发太空资源,从而造福于全人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目的和做法都与国外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

  发射前兴奋,成功后难眠,航天人的目标没有尽头

  记者:神舟六号就要发射了,作为工程总设计师,您现在是怎样的心情?最担心的又是什么?

  王永志:我从事

火箭设计和研制工作几十年了,每次发射前我都是一样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虽有所担心,但更多的是对成功的期盼。发射前我常常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睡,总想着打成后再好好睡,可成功后就更兴奋、更睡不着了。

  这次发射准备充分,测试检查全面,各种数据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我更有信心。我相信这次飞行能够成功。

  ·新华社记者 贾永 白瑞雪 徐壮志·

  王永志,1932年出生,1955年至1961年

留学前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1957年服从祖国的安排改学火箭与导弹设计专业。1987年成为“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1992年担任载人飞船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工程立项后即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以下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夕,王永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实录。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