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中国人真正尝试太空生活 直接参与空间科学试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5:23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10月12日电(记者杨得志)今天下午17时31分,中国航天员费俊龙从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顺利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这是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是中国人真正尝试太空生活的开端,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承先启后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由神舟五号的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今天下午17时28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员下达了“可以开舱门,进入轨道舱”的口令。记者在飞控大厅的大屏幕上看到,费俊龙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将头顶上方的返回舱平衡阀打开。按照飞控程序,航天员聂海胜要向地面报告。大屏幕上,聂海胜克服在失重条件下身体的不适,用手托住费俊龙的脚,把他轻轻地送入了轨道舱,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跨越。随即,聂海胜向着人们伸出大拇指,展示了航天员潇洒的英姿和风采。

  据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

神舟六号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3个部分组成,其中轨道舱主要用于空间科学技术实验。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在返回舱进行了21个小时23分的飞行,但没有进入轨道舱工作。

  而在“神六”飞行中,两位航天员将脱下舱内压力服,换穿工作服,打开返回舱舱门,使两舱处于联通状态,首次进入神舟飞船的“主舱”———轨道舱工作和生活。此外,他们还将在今后几天的飞行中,在返回舱和轨道舱进行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包括穿舱试验、工效学评价试验、轨道舱飞船设备操作实验等一系列重要科学实验活动,全面考核轨道舱的设计水平,检验舱内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可靠性,为我国载人航天后续任务打下重要的技术基础。

  与无人航天飞行相比,载人航天最大的特点是有人直接介入太空活动。科学试验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试验的内容和效果将受到很大限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试验过程中出现一些根本无法预料到的情况时,是需要人直接干预的。所以说,航天员的直接参与将使空间科学试验实现质的飞跃。

  为此,神舟六号飞船首次全面启动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全船启用。”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

  从“神五”到“神六”,我国载人航天飞行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人是载人航天的核心,人能否在太空进行多天工作和生活,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神舟六号担负着检验我国“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能力的使命。如果此次“多人多天”飞行顺利的话,无疑将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说杨利伟的第一次太空飞行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的话,这次‘神六’飞行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的开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解释说,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多人多天飞行、太空行走和航天器的交会对接等。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