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情况介绍(实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3:13 中国网 | |||||||||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发布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2005年10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介绍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发言人在国新办领导的陪同下已进入发布大厅,健步登上主席台。新闻发布会即将开
[主持人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想,现在大家都怀着喜悦和庆贺的心情,在几个小时前,“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和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顺利地返回了地面。“神舟”六号飞行的圆满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连日来,中外媒体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行高度关注,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先生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先生,向各位介绍有关“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唐贤明先生曾任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部部长、中心主任、中国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席等职,参加了我国30多次卫星发射工作,其中直接指挥了十次卫星发射。许达哲先生曾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院长等职,主管飞船和运载火箭系统的研制项目,在“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均为任务总指挥部的成员。现在就请唐贤明先生做介绍。 [唐贤明]: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欢迎航天员返回的热烈场面,从这个场面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成功了。但是我还是要在这里高兴地跟大家宣布一下:“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圆满完成各项科学实验任务后,于今天清晨4点33分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安全着陆,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身体状况良好,现在已经回到北京。“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所有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全体同志,向新闻界的朋友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朋友们、同行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简要回顾一下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基本情况: 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两名航天员分别是费俊龙和聂海胜,是于10月11日下午在发射场区,经飞行任务总指挥部认真研究,从进入发射场的三组航天员乘组梯队中优选确定的。10月12日,在发射前2小时45分钟,两名航天员顺利进入“神舟”六号的飞行舱,进舱以后,为这次发射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 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等领导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温家宝、李长春、罗干等领导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发射。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在航天员公寓出席航天员出征仪式,亲切会见飞行任务乘组梯队的6名航天员,并为承担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壮行。 随后,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长陈炳德向航天员乘组下达了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命令,任务总指挥部的全体成员为费俊龙和聂海胜送行至发射塔架前,目送他们进入飞船。 10月12日上午9时,下达火箭点火起飞口令。588秒后,飞船与火箭分离,准确入轨,进入轨道倾角42.4°,近地点高度200.65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44.725公里的椭圆轨道。飞船飞行到第5圈实施变轨,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 飞船在运行过程中,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航天员乘组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生理遥测参数,了解航天员乘组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身体状况;通过电视图像观察航天员乘组的活动,并多次与航天员进行天地之间的通话;航天员按飞行预案,通过仪表密切监视飞船对地面指令执行情况及飞船工作状况,并向地面报告;按地面指挥人员的指令或提示补发重要指令,航天员要脱掉航天服,进入轨道舱休息、生活并操作相关仪器、设备。工作状态和身体状态十分良好。 10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飞船天地话音通讯系统,与在轨飞行的费俊龙和聂海胜进行了实时通话。胡主席代表中央政府、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航天员表示了最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胡主席详细询问了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的情况,他勉励航天员要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 飞船在轨飞行五天后,按预定程序返回地面。返回程序是:在返回的前一圈,地面向飞船注入返回数据。当飞船飞行到达非洲西南部上空时,开始执行返回程序,先偏航90度(一次调姿),分离出轨道舱;再偏转90度,使尾部向前,启动制动发动机点火减速降高;高度降至140公里时,分离出推进舱,返回舱再入大气层;返回舱距地面高度10公里时,打开一个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降落伞;距地面约1米高度时,着陆缓冲发动机点火工作,使飞船像在气垫上一样缓缓着陆,落速每秒2~3米。 返回舱着陆后,轨道舱留轨继续进行空间科学与应用试验。 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神舟”六号飞船总长8米,入轨质量8079千克,为三舱结构,上部轨道舱、中间返回舱、下部为推进舱。 长征2F遥六运载火箭全长58.4米,起飞质量约480吨。起飞时,8台发动机同时点火,总推力600吨。该运载火箭是我国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 执行此次任务的测控网,是由北京、东风、西安三个指控中心,东风、渭南、青岛、喀什等国内测控站,纳米比亚、马林迪、卡拉奇等3个国外测控站,以及位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组成的陆海基全球S波段统一测控通信网(可进行国际联网),对火箭、飞船完成测控通信任务。 主着陆场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副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南地区。为确保火箭上升段航天员的安全,由火箭顶部的逃逸塔和飞船轨道舱、返回舱组成逃逸飞行器,在应急状态下可与火箭主体分离,可降落在陆上设立的4个应急救生点(酒泉、银川、榆林、邯郸),或在海上设立的3个应急救生区(A区位于黄海和东海海面,B区位于一岛链和二岛链之间的太平洋洋面,C区位于关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 在运行段,出现应急状况时,返回舱可降落在国内外安排的10个飞船自主应急返回救生区。为完成上述搜救任务,在陆上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直升机、特种车、巡逻机和运输机,在海上共配备数艘救援船只、数架巡逻机和舰载直升机。 此次航天飞行任务的目的是全面深入考核工程各系统的工作性能,进一步巩固工程第一步任务特别是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果,又是为今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探索。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航天员进入轨道舱,操作有关设施设备、进行相关科学实验,这些对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和飞行任务的组织实施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此次飞行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了载人航天核心技术,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这一伟大成就,是在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条战线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结晶,是载人航天领域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结果。我们相信,这一辉煌成就,必将激发全国人民更加巨大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加鼓舞我们科学探索和自主创新的热情,为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战略部署,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按预定计划突破和掌握航天员出舱活动和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并开展有效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与一切愿同我们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交流和合作的国家,携手共进,把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人类探索和和平利用宇宙空间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