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拟执行航天员太空行走 杨利伟有望重返太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0:00 新京报 | |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众多记者争相采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新华社记者陈树根摄 昨日凌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宇航员聂海胜被搜救人员送上飞往北京的专机。本报特派记者陈杰摄 本报讯 (记者 赖颢宁 廖卫华)昨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此次“神六”发射共花费9亿人民币,完全是国家政府投入。预计2007年中国可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 “这是一次完美的飞行” 唐贤明称,“我们按照预定计划,十分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载人飞行任务。这是一次非常完美的飞行任务。”他说,神六飞行“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引起我们担忧的问题”。 唐贤明说,神六飞行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他说,预计在2007年左右就要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在太空进行行走。2009年至2012年,我们要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同时在空间轨道上实施飞行器的空间轨道交会对接技术。 杨利伟有望上“神七” 昨天,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吴斌透露,“神七”拟派3名航天员上天,届时将有1名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 吴斌说,“神七”计划于2007年发射。按照设想,执行“神七”任务的3名航天员中,将有1人是执行过飞天任务的人,这意味着杨利伟有望重返太空。 答记者问(摘录) 月球探测工程已经开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称,“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正按计划研制 昨天上午10时30分,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介绍有关“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神六舱内活动实验是成功的 记者:请问在太空进行了哪些具体的科学实验?对这些实验有没有什么初步的判断和评价? 唐贤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这次航天员脱去舱内的航天服,进行舱内活动是我们第一个重要的体验和实验目标。打开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行操作,然后关闭舱门进行气压的检漏,这些都是为我们将来航天员在轨道上进行更加深入复杂操作的一个基本条件,这次实验是成功的。 再一个,这次是二人五天,在返回舱和轨道舱里进行生活、工作和操作,环境条件和医监医保的条件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通过这次实验证明,我们飞船的环境条件是非常舒适的,是能够适应航天员在轨道上较长时间的驻留、工作和操作的。 下一轮将考虑选拔女宇航员 记者:下一步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将会有多少名宇航员?有没有女宇航员?有没有非军方的社会上的宇航员? 唐贤明:我们中国的航天员队伍里还没有女航天员。但是,根据我们载人航天的发展计划和规划,我们在下一轮选拔新一批航天员的时候,有这样的考虑,会选一些女性的航天员进入我们的队伍。 虽然这项计划现在还没有被付诸执行,但是我相信,中国有两个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 神话,就是女娲补天和嫦娥奔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先行的女航天员。中国计划“探月”而非“登月” 记者: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中是否包括登上月球? 唐贤明:中国在规划载人航天工程的时候,并没有包括“登月”计划。 许达哲:现阶段中国要做的是“探月”,而不是“登月”。中国正在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积极参与了这一工程,目前正在按计划进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和运载工具的研制工作。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升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中国在前两个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实施以月球探测为主的升空探测活动将是我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 最终将建造一个永久空间站 记者:我国第三步的载人航天发展计划里是不是把“登月”也做在计划之中了? 唐贤明: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的“三步走”最后一步,可以跟大家说一下,就是要建造一个空中永久的空间站。 许达哲:中国已经在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我们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参与了探月工程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和运载工具的研制。 现阶段我们做的是探月,而不是登月。我们主要是突破环绕、降落、返回,对月球探测这三个发展过程。 现在“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正在按计划进行研制。 神六给 记者:这次神六的发射成功对中国商业卫星发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许达哲: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在历史上,在国际商业发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大家知道的一些原因,从1996年到去年,我们在这方面有些合同没有执行。 “神舟”六号这次飞行任务是我们“长征”系列火箭第88次发射,也是连续第46次成功,它给我们“长征”火箭带来了很好的信誉。 我们很乐意参加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和国际合作,实际上我们今年也发射了一颗外星,并签订了多颗整星出口的合同。 我们会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为世界各国服务。本报记者 赖颢宁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