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跳伞塔:一个时代的终结(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6:50 时代信报
重庆跳伞塔:一个时代的终结(组图)

跳伞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重庆跳伞塔:一个时代的终结(组图)

跳伞塔


  重庆跳伞塔 一个时代的终结

  重庆两路口,气度非凡的希尔顿大酒店旁侧,重庆跳伞塔。

  那高高的塔柱犹如一个精神符号,从周边凌乱的商业门面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般矗立在大田湾体育场一角,直指苍穹,似乎在述说着它往昔的辉煌。

  这里,犹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曾经是大众体育的通道——只要有梦想,就可以纵身一跃;这里,曾经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六十多年过去,中国历史和中国体育都历经了种种变迁,跳伞塔仍无怨无悔,俯瞰着大田湾体育场,坚守着体育原本应该具有的精神。

  然而,六十多年后的今天,这座具有某种精神内涵的建筑,这座抗战时期留下来的文物,这座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在重庆惟一的遗作,在被废弃之后,又被地产商所盯上。

  一个敏感的话题

  据了解,跳伞塔所在的地皮属于市体育局管辖使用,根据《文物保护法》谁使用谁保护的原则,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跳伞塔应该由市体育局负责保护。大概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去年初,一个消息在市民中不胫而走:有关部门建议推掉跳伞塔,将伞塔所在的地皮改建成商业用地。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相关部门至今仍对此传言讳莫如深。

  在跳伞塔所在地,市体育局下属的重庆体育事业服务管理处,听说记者的采访意图后,其负责人汪主任坦诚相告,“这个问题太敏感。”他建议,要采访,请直接找体育局相关职能部门。

  在体育局产业处,一名工作人员一听记者提到“跳伞塔”三个字,便问:你为什么要采访这个?记者表示,“想了解整个大田湾体育场今后的打算。”

  随即,该局产业处一位副处长以“这周太忙,下周吧”为由推掉了采访。

  第二周,记者再次前往体育局产业处,这位副处长仍以“太忙”为由,要求记者写好采访提纲,并要体育局宣传处在采访提纲上签上意见。而宣传处称“不可能签意见。”并向记者表示:到底接不接受采访,一定给记者一个确切的答复。但截至本文发稿,记者仍没有等到体育局的回复。

  无奈,记者拨通了市体育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徐青的电话,听说记者的采访意图后,他委婉地表示,这确实不属于自己的分管范围,因此建议记者找分管的领导,并解释说:“这个问题目前还够不上新闻发言的层面。如果达到了新闻发言的层面,我肯定会组织新闻发布会的。”

  撤除方案被否决

  重庆跳伞塔已于2000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一个文化遗产的去留以及今后的规划打算,市民当然有权知晓。

  由于主管部门至今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说话,记者只能通过外围采访,从相关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上述传言的来龙去脉。

  据了解,有关部门关于跳伞塔片区改造的规划,已经运作了3年多,去年初才将方案提交到市政府。这是一个体育嘉年华项目,如果成功,国家体育局将有一笔拨款。体育局当初一再强调,这是一个群众体育项目,紧紧围绕全民健身这一主题。不过该项目建成后,将对外有偿使用。

  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省(直辖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如果要撤迁,必须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因此,体育局的方案被市政府转到了重庆市文化(文物)局。

  随即,市文化(文物)局于“3月10日组织了市文史馆、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市规划局、市社科院、市文物考古所、红岩革命纪念馆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对撤除“跳伞塔”的方案进行了论证。论证的结果,专家一致认为“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搞基础设施建设,拆除文物将是对历史的犯罪”。

  在上报给市政府的报告中,市文化(文物)局曾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可以整体搬迁。然而,市政府向渝中、南岸、沙坪坝、江北等区征求意见后,这些区都正式回复:没有地方安置跳伞塔。

  于是,市体育局提出的方案不得不搁置下来。

  在学者专家的强力干预下,跳伞塔得以矗立至今。

  英雄之城的骄傲

  据当时参加了专家论证会的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管维良介绍,在论证会上,专家们讨论热烈,意见基本一致。“既然紧紧围绕全民健身运动,那么为什么要将跳伞塔推掉,而不将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管说,当时很多专家指出,“跳伞塔仅仅是一根柱子,又占不了多少面积。”“保留跳伞塔,并组合进体育场地空间,成为体育标志,丝毫不存在影响体育设施建设的问题。”

  论证会之后,根据专家发言形成的“专家论证意见书”,充分说明了跳伞塔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参会专家在这份书面意见书上庄严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重庆跳伞塔建成于1942年4月4日,是我国第一座跳伞塔,也是当时远东地区最高、设备最好的跳伞塔,其主要功能是为抗战培训飞行员。“抗战时期,许多飞行员在这里通过训练后,直接赴机场登上战机与来犯日机浴血奋战,并就此血洒蓝天。因此跳伞塔为培养抗战志士和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仅存的亚洲第一座跳伞塔,在近代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重要文物价值,是重庆人民的骄傲。”

  在跳伞塔启动当日,成立大会主席陈立夫致辞后,由于佑任开启塔门,他把伞塔的门打开后,回首挥臂高呼:“塔门已经开了,请全国青年上去吧!”为庆祝跳伞塔落成,陈立夫还亲自撰写了《陪都跳伞塔记》一文,命人镌刻于石碑上,竖立于塔下,以资纪念。

  跳伞塔的设计者是我国建筑大师杨廷宝,如今其作品在全国范围已不多见,在重庆,跳伞塔更是他留下的惟一作品。“作为上世纪陪都重庆最重要的抗战遗迹,跳伞塔与解放碑(抗战胜利纪功碑)同样是一个时代和精神的象征,是重庆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建筑。”

  同时,专家们还指出,由于跳伞塔所处位置的地下,有两个车行隧道和两条轻轨线通过,不适合搞体育建筑及构建物。

  重庆跳伞队之死

  据了解,解放后,跳伞塔仍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辉煌。

  1952年,跳伞塔被修葺一新。1954年,大田湾体育场内建立了重庆市跳伞学校,跳伞运动获得新生。一些世界著名的跳伞运动员,如王素珍、赵成英等,均先后在重庆跳伞塔参加过训练,并在世界跳伞比赛中,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文革期间,各项体育运动都沉寂下来。文革刚一结束,重庆又恢复了跳伞运动。

  马朝龙是1978年10月从伞兵部队转业加盟重庆跳伞队的,任总教练。据他回忆,重庆跳伞队最辉煌的时段是1978年到1980年期间,“每年的寒、暑假,跳伞的学员要排队上伞塔。”

  当时,全市几乎每所中学都长期保持着一、二十名同学参加跳伞培训。跳伞学员产生的程序是,先由学校体育教研组推荐,然后再由跳伞队选拔。可以这么说,能够参加跳伞队的训练,是当时在校中学生的骄傲;跳伞塔情系着一代青年学子的蓝天梦。

  马朝龙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79年,四川省飞机跳伞队录取了重庆跳伞队推荐的7名队员,为此,重庆市体委获得奖励500元,作为总教练,马得到了50元奖金。“推荐上去的一名叫张建中的学员后来还获得过全国比赛的冠军。”

  进入80年代,随着国家体育政策的变化,与其他所有群众性体育项目一样,重庆跳伞队被解散。这时,马朝龙离开了跳伞队。“1981年以后,就再也没有举办过全国性比赛。随后,跳伞队被解散。”马朝龙记得,与跳伞队一同被解散的,还有滑翔学校、男篮、水球、航模等群众性体育项目,“总之,只要是无大型世界性比赛的项目,全部砍掉。”

  1984年奥运会可以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随着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那一声枪响,中国体育的方向彻底发生了变化。

  养活着30名员工

  周均华是原重庆跳伞队的裁判,至今,他仍坚守着跳伞塔,不过,不是跳伞,而是守车——跳伞塔下面的平地,如今被改造成了停车场。

  据他介绍,跳伞队解散以后,市体育局(当时叫体委)在原跳伞队的基础上、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利用原跳伞队的地皮,搞多种经营,自收自支。”于是,跳伞塔周边建起了一排半圆型的门面,出租后,办起了烧烤、舞厅、茶楼等餐饮娱乐项目;而跳伞塔的正下方的平地,被改造成了游泳池,夏天关上水游泳,春、秋、冬喂上鱼垂钓。

  跳伞塔原有3根铁支臂,朝3个方向张开犹如伸臂拥抱蓝天。后来,劳动服务公司怕铁臂锈蚀后掉下来砸到下面游泳的人,请专业公司将其割掉了。而安装在跳伞塔内部的从德国进口的卷扬机,虽历经时代变迁而使用如常,也不知被撤下来丢弃到哪个角落去了。

  跳伞塔犹如大众体育时代的一个标志。这个标志被毁,犹如一个时代的终结。

  目前,劳动服务公司已经改名为重庆体育事业服务管理处,游泳池被改成了停车场。这里,养活着近30名员工。

  体育精神的消亡

  跳伞塔伴随着这座城市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城市的精神,时代的脉搏,都可以从跳伞塔找到痕迹。因此,关于它的去留问题以及今后的规划打算,一直是市民所关心的,也是市民有权了解的。

  据说,在去年文化局组织的专家论证会上,很多与会专家听说要将跳伞塔推掉,情绪激动。最终,在专家们充分的论证以及强烈的呼吁之下,跳伞塔得以孤傲地矗立至今,让我们的下半生以及我们的后代,在双眼被钢筋水泥遮掩,大脑被狂热浮躁的气息覆盖之后,能有一个舒缓压力、静心思考的启示物和标志。

  把重庆跳伞塔的命运放到中国体育的大背景下,反映出的,正是中国体育的风起云涌。

  从跳伞塔差点被推掉的命运,可以折射出,中国体育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何等畸形的地步。

  当初,市体育局提交方案时表达的一个美好愿望是,推掉跳伞塔,增加体育场馆的面积。但问题是,我国体育场馆的投资不足固然是问题,建成后利用率低下更是一个大问题。一边是城市空地越来越少,市民活动场所几近为零;另一边是已建成的场馆长期闲置,只供少数运动员使用。

  “人人都有享受体育的权利!”重庆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胡红呼吁,我们绝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牺牲大众的利益,牺牲大众的健康。“占用大众体育用地,就是违法,违反了《体育法》!”

 [1] [2] [3] [4] [5] [下一页]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