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巴金逝世专题 > 正文

萧乾夫人文洁若与文艺评论家吴泰昌忆巴金(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8:08 新浪网
萧乾夫人文洁若与文艺评论家吴泰昌忆巴金(实录)

萧乾夫人文洁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萧乾夫人文洁若与文艺评论家吴泰昌忆巴金(实录)

文艺评论家吴泰昌


萧乾夫人文洁若与文艺评论家吴泰昌忆巴金(实录)

文洁若与吴泰昌


  相关视频:萧乾夫人文洁若与文艺评论家吴泰昌访谈

       吴泰昌讲述巴金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10月17日晚,一代文坛巨星巴金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但那些耀世的煌煌文字还激荡着人心。每个人心目中,还记得那个和善真诚的百岁老人,还记得那个讲真情,讲真话的一代
文学大师。

  18日13时,新浪网邀请到萧乾夫人文洁若与文艺评论家吴泰昌做客新浪追忆巴老,,以下为萧乾夫人文洁若与文艺评论家吴泰昌作客新浪实录:

  主持人小毕: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小毕。今天与我一起主持本场聊天的是我们读书频道的编辑术术。很多人可能现在心情都是比较沉痛的,因为昨晚一代文坛巨星巴老离我们而去了。今天我们有幸请到资深翻译家、散文家、萧乾夫人文洁若女士。另外一位是我国当代文学评论家、著名作家、文艺报现任的顾问吴泰昌老师。

  我自己有个问题,文老、吴老您二位是什么时间得到巴老走了的消息?

  文洁若:好像就是你们来通知我的,巴老是7点零9分去世的,你们最早来通知我的。

  吴泰昌:我是稍微早一点,但是前几个月网上也说巴老走了,结果虚惊一场,所以我就不说了。昨天七点多钟开始新闻媒体的电话就多了,大概就是在新浪发消息之后。我最后是03年11月还是12月到医院看巴老的,他身体状况就这个情况,这种可以想象的情况随时能发生的,所以我是觉得既突然又不完全突然。

  主持人小毕:您接到消息以后心情怎么样?

  吴泰昌:我的心情跟文老师一样,很悲痛的,虽然几年来他有病住在医院里,但是总感觉到他跟我们在一起,他是一代文豪巨星,也是我们中国作协的主席,感觉是不一样的。从我个人来说,有一些年头跟他接触比较多一点,作为长者、先行,他对我的教诲很多。从我们的文学事业上来看,这样一个长时期的领衔人物,领军人物突然走了,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悲痛问题,对我们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现在我现在再补充一句,不光是中国文坛,在二十世纪全世界可数的作家里面,巴金巴老应该其中一位。在二十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级作家中,他是中国的一个代表。他创作时间很长,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开始,因为到86、85年结束,将近60年。我们其他几位文坛巨星,像鲁迅、郭沫若郭老写作时间都没有他长,特别是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郭沫若是78年去世的,茅盾是81年,巴金正好在八十年代在那个时候写了很多作品,感觉上这几个巨星巴金跟我们更加接近。

  主持人小毕:能听出来巴老通过在80年那个阶段是创作的小巅峰。

  吴泰昌:他是以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影响了整个的文坛,也影响了几代青年,后来他创作很多。但是掀起另外一个不小的辉煌的高潮,就在晚年的《随想录》,四十万字,那是散文随笔。很多老作家、前辈,以前的作品很好,但后来持续性影响那么大的,赶得上的巴金的就很少了。

  主持人小毕:世界上像这样的作家也是很少的。

  吴泰昌:所以我个人认为,他逝去的损失,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问题,是国际文学界一个的损失,他是二十世纪涌现的可圈可数的一些大作家中的一位。

  主持人术术:我记得昨天晚上我拨通了文洁若先生的电话的时候,大概是7点15分左右,文先生感到很震惊,您第一反应今天上午要去发一份唁电,您现在发出去了吗?

  文洁若:发出去了。

  主持人术术:昨天您在跟我沟通的时候您和巴老有私人的交往,因为萧乾先生的缘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巴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洁若: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非常谦虚的人。我今天查了一下旧信好像是79年11月巴老住在第一招待所,萧乾正好去美国了,8月走的,第二年1月才回来。这是他三十年以后第一次参加一个会,所以我就代表萧乾去了,我在底下打的电话进去了,可是等我到了楼梯口,那个地方好像没有电梯,79年还没有电梯,巴老已经站在楼梯口等着我,我很惊讶,因为他是我的长辈,虽然是萧乾的朋友,可是实际上对我来说他是长辈。

  实际上我跟巴老有几次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记得我没说过几句话,为什么,我老觉得非常疲倦,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总是怕我去饶舌影响他的休息。我专门坐公共汽车去看他时,也只说过几句话,交代清楚,见到就可以了,希望他多一点时间休息。

  他对萧乾的影响非常大,从青年时期就影响,早年萧乾是受了沈从文的影响,萧乾自己就提,他离开了美的河流,沈从文是给他搁在美的河流里面。有人说萧乾以同样的虔诚离开了美的河流。这跟巴金的影响有关。巴金认为文学艺术还在其次,艺术一定要过问现实生活。萧乾讲过两次他去绥远,第一次去绥远,还不认识巴金,甚至鸦片的那个花他都可以欣赏,很漂亮,红艳艳的。第二次去就不一样了,看到人间的疾苦了,突然一个人在巴金的影响下,眼界就开了。冲锋陷阵的离开剑桥即将到手的硕士学位不要了,去西欧战场采访,冒着生命的危险,还是受巴金的影响,跟着大时代走,巴金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他老说他是朋友堆里滚大的,可是最好的朋友是巴金,萧乾说过巴金是他的智友、益友和畏友。

  主持人术术:我曾经两次因为巴老采访过您,我们做巴老一百周年生日特刊的时候,您跟我说过一句话,昨天采访您的时候又跟我说了一句话,如果巴金不认识萧乾还是现在的巴金,而萧乾如果不认识巴金就不是后来的萧乾。您能够给我们讲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文洁若:巴金说萧乾的小说,尤为欣赏的是《蚕》,那个是受沈从文影响下写的,跟现实没有多大接触,可是写的非常美,这是最早的。沈从文给发表了,因为是新作者,还在大学念书,豆腐干那么小,挤的密密麻麻,林徽因竟然看了,举行茶会让萧乾去参加,鼓励他,说你是用感情写作的人,对萧乾来说是很大鼓舞。

  可是紧接着没有过几个月就认识了巴金,这样他写了《栗子》比较跟现实有点关系的那种,以1.29为背景写的,跟现实斗争有关系了,可能艺术性受点影响。日本的两个作家川端康成是以写美得了诺贝尔奖,紧接着大江健三郎是干预生活,干预社会,也得了诺贝尔奖,两个迥然不同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两个人都得了,不同的作家。

  主持人术术:您认为萧乾先生受了巴老的影响才进入这样一种风格的创作?

  文洁若:他自己承认是这样,不是模仿,可是是受了影响,他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了。

  主持人小毕:昨天晚上因为我们得知巴老走了的消息,有很多网友在昨晚已经发出了,在晚上12:57分在网上留言。

  网友:他是一代巨将,最后的足音,一代人的理想和梦随风而逝去了,那个时代落下最后的帷幕,巴金最后的谢幕者,望着他飘逝的背景,感怀着一个激昂和浪漫的时代。看过巴金选集很旧也很小,春天里的秋天,一个病中的女郎,一座被踏过的小桥,在记忆中藏了好久。

  主持人小毕:这位网友写的很抒情,表达自己对巴老逝去的感怀。

  还有一位网友写给吴泰昌老师的。

  网友:吴泰昌叔叔您好,我们好久没有联系了,但总在想念之中,巴金伯伯去世了,我们感到无比悲痛,但也正像吴清所说,他确实是解脱了,说实话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他这么多年这样痛苦的在死亡边缘挣扎,我也由内心感觉到中国文坛没有他确实少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1979年家父在上海不幸逝世,我记得很清楚,是巴金伯伯主持的追悼仪式,至今我还保留着当时的照片,他那充满深情的眼神和主持时哽咽的声调,至今还清晰的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巴金伯伯用颤抖的手写下“他写下,火不灭,心不死,永不搁笔”。让我们共同缅怀他,共同学习他,永远记住把,我们有空常联系。

  主持人小毕:您能记得是谁吗?能讲讲背后的故事吗?

  吴泰昌:我跟巴金接触比较多的是文革的后期,他文革77年、78年以后到北京来过四五六次,开人大会、作协会、文联会,我有幸有机会绝大多数陪同他,陪他看望一下老同志,逛逛街,甚至陪着他坐公共汽车电车去看场电影,晚上,他很谦虚,他不用车,他自己偷偷摸摸拉我们去,带领他坐电车公共汽车去看戏去,到一个朋友家去吃饭去。

  另外一个他对老同志,老朋友感情很深,他到北京来参加活动,比他年长的他的老师辈的,我记得几个解放区的,聂正涛(音)、冰心大姐,他们都是经常去的,跟他差不多同年的有沈从文、萧乾先生,他是经常惦记看望的,还有曹禺,我感觉。

  主持人术术:每次来北京都会看望的。

  吴泰昌:因为我很多场合都陪他。另外对八十年代新起的优秀的作家,他也经常会面,开过一些交往的聚会,有一次叫我约上天津的冯骥才,还有女作家张洁,我们几个人到他住的房子里面去看望他,另外他请我们吃的饭,冯骥才从天津赶过来的。

  主持人小毕:相对于您来讲您是晚辈吗?巴老请您吃饭?

  吴泰昌:他都七十了,我们当时才四十几,所以说他对我们很热情,他对老的前辈很尊重,同辈这批他是伙伴,对我们晚辈宠爱。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他做事很认真的,他是经常给我寄他出版的书,他自己在上海自己写好信封,贴上邮票挂号寄给我,中间再加上两本叫我转给别人的,有转给沈从文的,寄给我,三本,我保留他当时的信皮,这是巴老的真迹。

  主持人小毕:上面写着“北京沙滩文艺报编辑部吴泰昌同志、陈丹晨同志”。

  吴泰昌:他的这个里面加了几本叫我转给别人。

  主持人小毕:这很珍贵的。

  吴泰昌:我都保留了,他除了自己亲自上医院跑看望老同志。他的作品除了到北京来当面给我以外,还从上海寄过来给我和他的朋友们。他这个人作品很真实,也敢于思索,敢于讲真话。做人我感觉他表现形态不是一见面很热情的,但是他很诚挚的,很诚恳,很真实。他做事情,按照我们讲,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都很有礼貌的,关心人家遇到的一些困难,他力所能及做的他都尽量去做,对别人也没有什么更多要求。

  我81年、86年两次陪他到杭州去修养,他三十年代第一次到杭州,后来之后一两年去一次杭州,去杭州是修养,在北京,在上海太累了,家里人太多。但实际上他在杭州修养,表面上是修养,实际上也是干这个事,81年住在西京(音)饭店,他就写了《随想录》的一篇,最有名的一篇,关于创作成立中国文学馆的文章就在那写的,他女儿出去玩了,那天我在那,写完稿他一个人坐在房间的阳台上,下雨,蒙蒙雨我去了,我看这个景色不错,我习惯带一个傻瓜机,很简单的,我拿出来笑,他同意,他说你给拍吧,我拍了一卷,幸福的要命,中午我赶到照相馆去冲去了,结果大失所望,照相馆的人说你胶卷根本没有抓好,拍的那一卷都是空的,没有过卷,从那以后一看巴金一看我拿相机,就开玩笑,卷子装好没装好,有卷子没卷子,我很可惜,那一卷没有照上。那个时候就是他写创立中国现代文艺馆成立正式的一篇文章,在他的《随想录》里面。所以他表面上休息,除了写文章,看老朋友,也问候李学昭(音)这些老朋友。

  我跟巴老出去,我帮他背过他那个行李袋,我以为他衣服很少,他女婿说沉着呢,女婿说老爷子这里面全是书,一个是他自己看的书,巴老的习惯到哪里床头上、柜子上都放满了书。另外,他去一个地方估计都要送书给这个地方的朋友,签名送给人家。所以,他的行礼特别沉,回来的时候就比较轻松,带了几件衣服很轻松。

  所以我感觉巴老这个人在做人上面,是非常值得尊敬的。86年我跟他到杭州去,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全国作协副主席了,我们住在很好的地方,他看职工的演出,宾馆里职工的演出,给人家照相,提名,那些工人,员工们对他特好,觉得很亲切,不把他当领导了,他中午吃饭很简单,两三个菜,他喜欢喝点啤酒,我老陪他喝啤酒,我喝三杯,他喝一杯,他喜欢搞点啤酒喝喝,没有要求什么,你安排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你做什么菜他就吃什么。冰心讲过一句话,巴金这个人这一生对事情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特别是在生活上,穿什么,吃什么。

  所以我感到巴金,一个是他的作品,从思想、生活、情感的真实,另外在做人的方面,真诚,诚恳,这给他给我印象。为什么说真话,他老说要讲真的,我们开玩笑也讲过,那个年代有时候对他真话还有人不同意见,真话也可能是错的,真话不等于真理,你不能这么要求作家,政治家讲的话也不是每句话都是真理。但是真话里面是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有可能是真理,假话是毫无可能是真理的,假话里面就没有真理问题了,真话不一定真理,但它有接近,有可能是正确的东西,假话就谈不上了。所以他比较有勇气。因为面对真实的事件,讲真话,实事求是,所以他能够讲出一些我认为是很大局、很前瞻的,为我们祖国的命运,文学社的发展做了贡献。

  79年他在第十次文代会期间,他在作协开幕式上他有一个讲话,我当时在大会简报组,给很多领导写报告,他是不要我们写,他自个儿写,当时提出一个什么观点呢?当时颁布了宪法,他认为做文艺应该有文艺的立法,有文艺法,我们遵循宪法,遵循四项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行政领导各方面不能更多干预了,我们尊重宪法,尊守基本四项原则,这个前提下应该给作家广大的写什么,不写什么,写什么题材广大的自由空间,这样文学才可能发展。

  当时他就在讲话稿里加了一段,听了台底下很多人鼓掌,他一直说明这是我个人意见,没有经过大会的讨论。

  我觉得在这件小事里面,我们考量他的为人态度,第一个他是为国家,为我们民族,祖国德文学事业命运考虑的多,第二个他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以后,他真希望我们国家好,希望我们国家文学事业好。他还提出了怎么样落实、操作的这些愿望,他说为什么要法律?一个领导今天讲了,这个领导以后不干了,或者变化了,不算数了,所以他希望有一个大家遵循的法律。

  我认为跟现在我们党的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党特别强调民主法制,有法可循,有法可依,按照这个办事,法治不是人治,我认为他有些思想是走在前面的,而且看的比较远的。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