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群心目中的巴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13:16 第一财经日报 | |||||||||
2005年10月17日,巴金逝世。这个国度里最年轻的作家群,对这位前辈作家中的旗手的去世,是怎样一种感受?我们约了一些“80后”作家的文章,也采访了一些人。多少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虽然“代沟”客观存在,但是以嚣张、自我著称的“80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与老前辈的隔阂,更多的却是理解和崇敬 一百零一岁的记忆
苏德/文 外婆还在世的时候,常会“逼”我读书,搬个板凳随她一起坐在书柜下孜孜不倦。小时候淘气,坐不住,喜欢连环画的程度定然大过厚摞的名著,所以不上幼儿园的童年过得很辛苦,比谁都巴望着快点开学。那时候,我虽然已经认很多字,但能过目的书也不多,被限定在一些诗词歌赋或是《水浒》之类“无害”读物里。外婆很守旧,生怕小孩过早看了不该看的,懂了不该懂的,她把每本藏书都用牛皮纸包好,工整地写上书名,而我只能站在板凳上趴着看看,看各种各样的名字,得到允许后才抽取一本下来。 当时看见6本大书:《雾》、《雨》、《电》、《家》、《春》、《秋》,心里老以为这是如同《山海经》那般的神话书,还觉得巴金这个名字是外国人,这种思维定势一直维持到上小学一年级,电视里播了《家春秋》。后来,外婆过世,我便一下子“野”了开去,功课做完,人就无影无踪,书柜里的书,能不翻动就不翻动,只偶尔擦擦灰。 上中学后,因为课文里的《繁星》,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回去后再读些巴金的东西,我才重新从书柜上抽下一本《秋》来读。当时不知道《家》、《春》、《秋》三本书之间的渊源,只凭着喜欢秋天而读《秋》,结果当然是有些雾水绕头,不明所以。但也正因为这本《秋》,我开始重新审视外婆留下的这一面墙宽的书柜,开始重新端着板凳上下爬着抽书来看。那大约是我14岁,心忽然收了。自此后,我变得不怎么喜欢出门,只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也不喜欢阳光,成天紧拉厚重的窗帘,看书看书看书,记笔记记笔记记笔记,而我真正见报的“处女作”也是在那年,所以常常说起14岁,总觉得是个转折点。在那年,因为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因为《秋》,因为那一柜子书,我开始也自己尝试着写东西。 读完书柜里的那6本大书后,再读巴金是上大学的时候。当时中文系有门必修的《中国当代作品精读》课程,随着时间过去,几年光景后再去看《家》、《春》、《秋》,感觉完全不同,似乎懂了过去不能看懂的,可又比过去心生出更多的疑问。 那段日子里,还看巴金的散文,觉得短却精暖,有旧式散文的韵在。印象最深的是《火》,写他趴在亭子间的悬梯上看沦陷后的上海,如同古罗马的战场,一切都在燃烧。那似是他多年后,从某地回来搭船时所写的,因为感官上又听见了朋友梦里呓语的惊恐“火”字,才幡然明白原来自己从未忘却曾经的记忆。 未能忘却的,定是铭心刻骨。巴金于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于巴金,亦然。 (苏德,“80后”代表女作家之一,代表作《沿着我荒凉的额》、《次马路上我要说故事》)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