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郑州晚报:龙门石窟文物流失黑链条(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7:03 郑州晚报
郑州晚报:龙门石窟文物流失黑链条(组图)

古阳阁展厅已基本布置妥当。郑州晚报/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郑州晚报:龙门石窟文物流失黑链条(组图)

由电脑合成的高树龛释迦佛。郑州晚报/图


  核心提示:这次从海外征集来的龙门石窟流失的7件文物,只是龙门石窟流失海外的众多文物中的很小一部分。龙门石窟的文物究竟是被谁破坏的,都是谁直接参与了盗窃龙门石佛雕的行动,又是谁把这些珍贵的文物盗卖到了海外?……《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将一一给读者揭开。

  780多处被盗痕迹

  龙门山下、伊水河畔,千年龙门石窟见证了历史的荣耀,也承载了民族太多的苦难。

  “780多处被盗痕迹。”张全有一字一句地告诉记者,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张全有长期在龙门石窟研究院从事

文物保护,曾参与石窟内被毁文物的调查,“包括东西两山,共有780余处被盗痕迹,严重破坏的洞窟96个,历史上石窟受到的人为破坏太严重。”

  同在龙门石窟研究院的王振国曾在1992年10月至12月对石窟做过全面调查,他在报告中写道:仅在破坏严重的96个重点窟龛中,已发现被盗走佛及菩萨等主像262尊,毁坏其他各类像1063尊,龛楣8处、说法图浮雕10幅、本生故事浮雕2幅,本行故事浮雕1幅,礼佛供养人浮雕16幅,碑刻题记15品等。

  而这些数字只占到龙门石窟被盗凿总数的70%。

  “龙门石窟面临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两大因素,自然损坏是指窟龛围岩受自然应力作用,岩体构造变化,使石窟和雕刻品大量崩塌、脱落,但与自然因素相比人为破坏更严重,特别是蓄意盗凿活动,造成了石刻雕像的大量流失,导致遗留在龙门石窟的残迹比比皆是。”张全有说。

  据《中国考古学年表》记载: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关野贞于1906~1907年调查河南巩县和洛阳龙门石窟;法国的沙畹于1907年调查陕西的汉唐陵墓、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此后有日本的常盘大定、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等学者专程到龙门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回国后整理成书发表,大肆赞扬龙门造像的精美。

  “正是这些书籍的发行成为西方文化侵略者掠夺龙门石刻的‘说明书’和‘介绍信’,它们引起了不法奸商及贪婪者的觊觎,成为外国人来龙门‘按图索骥’的依据,毁坏文明的恶果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张全有痛心疾首地说,“被盗文物太多,因此此次7件文物回家,回到它们期待身首合璧、魂牵梦萦的家园,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石雕真的有灵,定会笑慰九泉。”

  一份肮脏的文物合同

  提起龙门石窟在上世纪前期遭受的破坏,不能不提起这份肮脏的文物买卖合同,10月20日上午,张全有在龙门石窟研究院向记者介绍了这份文物买卖合同内容。此合同正是上世纪前期龙门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的有力历史证据,合同显示:1934年,北京古玩商岳彬与美国人普爱伦签订合同,普爱伦要求岳彬盗凿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皇帝礼佛图》,议定价洋1.4万元。并要求岳彬盗凿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石头平纹人围屏像。

  合同签订后,偃师县杨沟村伪保长王梦林和王东立、王毛、王魁勾结洛阳东关古玩商马龙图,采取蒙骗欺诈手段,迫使石匠王光喜、王水、王惠成3人深夜摸进洞窟,借助微弱的灯光进行盗凿,并派土匪持枪放哨。

  张全有介绍,《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被盗凿的时间大约在1930年至1935年,王光喜他们的盗凿活动持续了5年时间。而据王后来交代,他们按凿的多少收钱,盗凿浮雕的时候,则先把头凿下,再凿其他部位。

  1965年12月23日,文化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调查组及当时的龙门文物保管所曾把王光喜、王水、王惠成等请到石窟指认当年的盗凿地点,三人现场指认的盗凿地点有:古阳洞北壁第一层列龛东数第一龛(始平公龛)右下角飞天,古阳洞北壁第二层列龛东数第三龛龛楣,宾阳中洞前壁两侧帝后礼佛图,宾阳南洞南壁大龛下狮子,莲花洞北壁上层龛内的交脚弥勒,破窑南壁一小龛下狮子,老龙洞南壁中层唐龛下狮子,万佛洞正壁供养菩萨和窟顶飞天以及窟外二狮子,看经寺南壁罗汉(迦叶)上身及莲花,二莲花洞北洞正壁胁侍菩萨等。

  3人5年的破坏活动给龙门石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实:岳彬在30余年来,大量搜罗我国重要文物,在洛阳、许昌、安阳、太原、大同、济南、青岛、石家庄等地盗窃历史文物,检查出盗卖剩余文物即达15339件,依法判处该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如果说佛像真的有灵,佛界真有因果报应,岳彬自然罪有应得,但龙门石窟受到的破坏却永远无法恢复,历经磨难的石窟又平添了几多苦难。

  三类人物成龙门石窟永远罪人

  在上世纪前期石窟遭遇的这场浩劫中,3种人成为龙门石窟永远的罪人。

  “20世纪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强盗,勾结国内的一些民族败类,通过订立合同,实施盗凿、运输、销售的卑鄙伎俩,对龙门石窟进行大肆盗窃、盗凿,这些人大体可分为三类:外国人、古董商、利欲熏心的当地农民,他们是龙门石窟永远的罪人。”张全有告诉本报记者。

  据介绍,最早买卖中国古石雕的是法国人,之后日本人参与,日本的山中商会着手经营中国古石雕买卖,而且规模较大,在日本、美国开设多处分店,1927年前后,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雕几乎全部为该商会所盗凿。

  1914年,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开始搜藏中国古石雕。法籍华人卢芹斋先在巴黎,继在纽约,开设了战前最大的中国古董店,卢芹斋藏品甚精,石雕多数由其包办。当卢芹斋尚在巴黎时,瑞典学者喜龙仁曾为英国波灵顿杂志撰文多篇,介绍卢芹斋的中国石佛藏品,并高度评价藏品的艺术与审美价值。

  “也正是在这些外国机构的操纵下,中国的古石雕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欧美和日本等国,龙门石窟石刻造像恰是这一时期被盗出境的。”张全有对外国人对龙门石窟造成的损伤痛心不已,并痛斥那些为金钱出卖历史遗产的中国古董商和当地贪婪的农民。

  “1933年中国社会教育社理事会派倪锡英、李可染等去洛阳做社会调查,游览龙门时向导告诉他们:每年,各国的游历者到龙门去拜访的总在几百人以上,他们每次来都花了重金向乡人购买石佛的头,带回去作为名贵的艺术装饰品;1934年地质学家袁同礼前往龙门勘查古物被盗情况,他说:比年以来,外人游洛,诧为鸿宝,在显露而易凿者,辄向村民购之。村民因有利可图,乃将石佛头颅一一击落,且间有毁灭其全身者,毁坏情况年有增加……龙门之南,有外凹村(亦名魏凹村)内多石匠,咸以盗窃龙门石像为其职业。”10月20日,张全有翻出厚厚的资料,其中记录了当地农民对石窟的破坏。

  “外国人有对石像的需求,当地农民有地利之便和对金钱的需要,古董商便充当了二者之间的媒介,且古董商多集中在当时的北平,恰如北京古玩商岳彬。”张全有给记者讲述当时的石像盗凿链条,“而在中间环节中,更多出现的还有地方的武装,且大多有土匪参与其中,也是为确保‘安全’地盗窃文物。”

  流向海外的文物

  当利欲熏心的当地农民在金钱的驱动下自发、也或在土匪恶霸的威逼之下拿起凿子时,石窟的命运将因此改变。今天人们看到的龙门石窟古阳洞“高树造像龛”主佛胸前那道从佛颈斜向佛前胸的刀痕时,石窟佛像遭受的劫难可见一斑。

  所幸的是“高树造像龛”主佛佛首这次将回归故里,而与“高树造像龛”主佛相比,更多石窟头像在被运往海外前即变成碎块。

  记者陈赓雅1935年视察水灾路过龙门石窟时写道:“一般无知莠民,急剧偷窃,遂将千万佛头,纷纷敲碎,实际欲求完善佛头,亦恐百不得一,但中国古代文化美术之成绩,不幸已被摧毁殆尽。”

  “龙门石窟佛像在当地保甲长和土匪的威逼利诱、在当地农民的刀斧钢钻之下变成碎块,起程运往当时的北平,然后在北平拼接后运往欧美、日本,几乎没有能完整保存下来的佛像。”

  据介绍,龙门石窟北魏大型巨幅《皇帝礼佛图》《皇后礼佛图》浮雕,即是通过王梦林、马龙图、岳彬等人之手,首先凿成碎块,然后运到北京岳彬住宅,岳彬请来高手经过数月的拼对,才凑成这两块浮雕,并将其盗运到美国普爱伦手中。如今这两幅大型浮雕,一幅藏在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博物馆,一幅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龙门石刻造像遭受疯狂盗凿和破坏,大量流失海外,但对龙门流散海外佛雕的研究,海内外有识之士早已深为关切。”张全有介绍,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将日本私人收藏龙门敬善寺洞主尊阿弥陀佛头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擂鼓台中洞主尊弥勒头像与残存佛身进行“复位”研究;20世纪80年代日本东山健吾《流入日本、欧美的龙门石窟雕刻》,弄清了龙门古阳洞、莲花洞、宾阳中洞、擂鼓台中洞和北洞等洞窟部分流散佛雕的下落。

  而据美籍华人陈哲敬先生介绍,40年来他奔走于欧美等地博物馆,收集到近百件佛雕珍品,出版《中国古佛雕》,根据石质、造型风格的研究,初步认定属于龙门石窟的造像有60多件,其中精品40多件。而从1991年起,龙门石窟研究院也着手对流失佛雕展开调查。

  “目前,龙门石窟研究院已初步掌握了60多件分布在世界各国博物馆、美术馆、私人收藏家手中的龙门流

散文物,龙门雕刻是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造型艺术极盛期的典范作品,让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回到它原先的地方———龙门石窟,这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崇高事业。”张全有迫切希望龙门石窟流失在外的文物能回归故地,“通过这次龙门石窟流失海外文物回归龙门,恳切希望唤起海内外收藏龙门佛雕的有识之士对龙门文物保护事业、世界遗产管理事业的关切,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郑州晚报特派记者 张锡磊 宋振科文/图 )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