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巴金逝世专题 > 正文

第一财经日报:送别巴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1:06 第一财经日报

  “假若你在自己身上找不到欢乐,你就到人民中去吧,你会相信在苦难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欢乐。”

  本报记者胥会云发自上海

  走进灵堂,看到巴金老人静静的躺在鲜花丛中,俞海芳终于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一瞬间泪流满面。

  俞海芳只是巴金的一个普通读者,做后勤工作的她专门请了假,参加巴金老人的追悼会,“巴老是一个很真诚,很朴实的人。”

  昨天下午,巴金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举行。殡仪馆其他送别厅均停止了一切告别活动,整个殡仪馆只为巴金老人开放。

  下午三点,告别仪式对公众开放。已经在外面等候许久的人群,排成两队,缓缓地进入巴金老人的灵堂,他们的胸前,都别着一枚白色的花。人很多,但没有嘈杂和吵闹,一切都显得秩序井然。一生的激情

  追悼会满目红艳艳的玫瑰花怀念着巴金一生的激情。巴金静静地躺在他一生最钟爱的玫瑰花丛中,面目安详。灵床正对大门的一侧,工作人员专门布置了一个心形的玫瑰图案。黑色金边挽联下面,是巴金大幅的照片,满头的白发,熟悉的笑容。灵堂里回响的,不是哀乐,而是巴金喜爱的《悲怆》交响曲。

  虽然斯人已逝,一生充满激情和感谢读者的巴金老人,依然用这种热烈的方式,迎接着每一位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他的人们。

  “假若你在自己身上找不到欢乐,你就到人民中去吧,你会相信在苦难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欢乐。”90岁时,巴金曾口述写下了一篇短文,文中引用柴可夫斯基的话说。

  因为巴金喜欢玫瑰,送别的人带来了一束又一束的玫瑰。年轻的赵雷和他的妻子,手捧一束鲜花,来拜祭巴金老人。“我是做证券工作的,我和妻子都是他的忠实读者。”赵雷说。

  前来告别的人实在太多了,拜祭的速度很慢。工作人员不断小声提醒走进灵堂的人们:时间关系,所以不用鞠躬了。但这句话似乎没有任何人听到。

  虽然一切都显得极为简单,但是,巴金老人的读者,却带来了最深的伤感和思念。专门从巴老家乡成都赶来的东城根街小学学生,为悼念巴老,点燃了象征巴老生命的102根蜡烛,围成一个心形。在心形的中间,学生们用小白花组成了“巴金”两个字。“我的一切都不值得宣传、表扬”

  马克,一个巴金的读者,借了2000元钱,坐了3天多的慢速火车,吃着大饼,从1000多公里以外的宁夏一路颠簸到上海。他用身上不多的几百元钱,买了三个大大的册子。“这是我到上海后产生的想法,我要收集大家的签名,以建议国家修建巴金博物馆。”

  其实,这个意见已经在巴金的故乡酝酿了许久。四川省成都市有关方面表示,成都百花潭公园内以《家》的主人公觉慧的“慧”字命名的慧园,将成为巴金文化博物馆的馆址。慧园里面有巴金先生赠予的300多件实物、手稿,这也是目前除上海外,展示巴老遗物最多的地方。

  “……不要重建我的故居,不要花国家的钱搞我的纪念。旅游局搞什么花园,我不发表意见,那是做生意,可能不会白花钱。但是关于我本人,我的一切都不值得宣传,表扬。”1986年巴金连续三次致信自己的侄子,婉拒四川省建立巴金故居的提议。

  巴金的一生是节俭、低调的。据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巴金去世后,他的亲人们遵循遗愿坚决不用红木棺,为巴老选择了一副最普通的竹制加格板的棺材,价格为人民币1200元,完全和普通人一样。火化后,巴金的骨灰将和相濡以沫的妻子萧珊一同,撒入东海。

  而在15年前,巴金却捐出了500万元奖金,成立了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生活贫困的作家。

  巴金去世后,上海作家协会有关人员提议把“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改名为“巴金基金会”,另外设立“巴金文学奖”。但巴金的女儿因为父亲的遗愿拒绝了设立文学奖的设想。

  “做一个‘真人’,讲真话难。所以我们也要讲真话,要珍惜我们的话语权。”两个前来追悼的人走过,空气中飘过他们的对话。

  巴金的离去,重又引发了人们对他的作品的关注。其最后的作品《随想录》,由作家出版社最新出版,作品中收入了巴金在写作《随想录》期间和他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和手迹近30幅。

  根据新浪网进行的调研,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巴金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说出了真话,他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逝世,中国文坛再无大师。插图/苏益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