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新闻中国”十月论坛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4:33 中国新闻周刊

  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有许多新的看点,我觉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出来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要靠自主创新,来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在整个“十一五”建议当中,多次提到了关于环境和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因为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很高但是资源的供给能力越来越不理想,越来越紧张。石油进口大幅度的增加,实际原因不是国内的石油消费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我们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相当平稳,大概就是每年6.5%的水平,主要是国内的石油生产已经跟不上。大概在八十年代国内的石油的产量增长幅度接近3%的水平,九十年代就已经到2%以内了,新世纪以来,增长幅度大概也就是刚过1%的水平。因为需求保持平稳,但是产量掉下来,结果就拉大了石油的供求缺口。这样的新情况我们过去没有遇见过,现在不得不面对解决。

  现在国际

石油价格一直在飙升,根据各方面的资料说,世界上目前探明储量大概是1400亿吨,最多探明可采的可能是2500亿吨。现在发达国家像日本最节省的是人均2吨油,美国这样的资源浪费国家是人均4吨油,如果中国也按人均2吨油计算,中国到2030年人口如果不突破15亿人,今后持续25年内,大概中国每年需要消费20亿吨或者30亿吨石油。按照“动态开采量”把中国工业化当中需要的石油加进去,现在世界上的石油储量可能几年以内就没有了。

  由于石油供应的紧张,中国这些年的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大概2000年的时候,我们石油消费比例是24.6%,到2004年是22.7%。发达国家进入到工业化加速发展期,也就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后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转向以石油和天气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变,而我们“十五”期间能源结构没有转换,甚至发生了逆转,还不得不靠烧煤来支持我们的增长。“十五”计划预计2005年消费14亿吨煤炭,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煤炭消费要到21亿吨,大概增加了7亿吨。烧煤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环境的破坏。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造成的,而工业污染又有一半以上是因为燃烧煤炭所造成的。比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我国今年可能要达到2500万吨,据环境方面的专家说,我国最大的环境承载量是1600万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环境承载量已经大大突破了最大的环境承载量。生活在这种环境当中的人,各种各样的癌症、呼吸道的病都有,这和我们大量燃烧煤炭是有关系的。如果说我们要完成“十一五”规划里面提出来的保持经济又快又好、稳定和较快的发展的目标,按照现在设计的人均GDP要翻一番,经济增长速度要保持在8%的水平。如果我们能源结构还转换不过来,这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压力。

  国内的资源在减少,海外的资源也远远不够,以世界的资源来支撑中国非常艰难。如果按照现在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所需要的资源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和世界的资源都没法保证我们能够干成我们的现代化,实现我们的经济振兴的目标。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去解决它,从这一点上说,“十一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关键转折期。

  刚才刘伟说我们不能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利条件来约束我们的目标,我也很同意。我们的起点是没法变的,中国有多少资源,世界有多少资源,这个自然资源是改变不了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的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要使国民能够享受到发达国家目前这样的富裕的发达生活,我们追求的这个目标,老百姓盼望的目标也不能改变。所以,起点不能变,目标也不能变,什么能变呢?只有过程能变。就是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这次“十一五”建议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到这么高的高度,是对这个问题有了切身的理解。

  随着中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的发展的实践,我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可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会越来越感到国内解决不了资源问题,走出去也解决不了资源问题,仅仅用现代的工业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能都不行。最后的办法是什么呢?中国只能建立新工业化社会,就是不能重复走日本、美国、欧洲国家这些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不能用传统工业技术来建立我们的工业化的社会。因为现在全球的资源、中国的资源都不允许我们这么走,即便按照最节能、资源节约型的典范——日本的标准来做,对中国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样可能撑不到多少年,我们都撑不到头,最后还得退回来。

  所以中国必须得自主创新,所谓“自主创新”就是要开发出一条不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建立一个新的工业化社会。我们现在的技术发展是建立在引进的基础上,而引进的这些技术都是发达国家基于他们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所开发出来的技术。中国要建立的这个新工业化社会,是解决更多的人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问题。现在全球60亿人口当中只有7亿人口是发达国家,中国要解决的是15亿人口的现代化问题,如果中国走出一条工业化社会的新路子来,会给世界上其他40亿还没有富裕发达的国家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的模式,来突破目前的能源瓶颈,突破目前的原材料瓶颈。这也是我们中国对世界、对整个人类的一个新的贡献。

  谢谢!

  黄苇町:刚才王建同志谈的两个东西不能变,一个是现有的客观资源现实不能变,我们国家就这么一些资源,潜力也有限。第二个就是发展目标不能变。两个不能变怎么办?就必须得走一条我们自己的新路子,依靠科技自主创新的路。实际上现在许多发达国家今天的增长也已经和过去有很大的区别,现在发达国家增长75%靠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要素效率提高。我们只有走一条自主创新的新路,才能摆脱目前的资源瓶颈,获得一个健康发展的道路。下面,请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张春霖先生发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