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台湾光复60周年专题 > 正文

南方都市报:土地改革铺平台湾经济腾飞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7:40 南方都市报

  台湾以农业培植工业,经济迅速走向现代化

  台北县北郊的新庄现在已经和台北市区连接在一起,林立的楼房和宽阔的马路抹去了数十年前这里曾是农村的痕迹。出生于84岁的蒋明智先生是新庄的老住户,他曾出任过当地的农会理事长。

  在蒋明智的印象中,新庄一带的农业社会改变最大的是台湾光复后的1953年,“政府实行土地放领,一直到1971年。这段时间里改变最多的还有农业机械化和化学肥料的生产。在一个叫李连春的人做粮食局长时,100斤稻谷才换40斤的肥料;而现在100斤稻谷能换到160斤硫胺,与30年相比相差4倍。”

  风雨飘摇的政局

  1949年12月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由四川省成都市迁往台湾台北市。“行政院”的迁台,正式宣告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全线溃退。

  此时的台湾并非一个可心的栖息之地,台湾社会充斥着大量的不稳定因素。由于被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和连年的

抗日战争,台湾的工农业生产在国民党退台之时已经没有多少家底。1938年台湾的稻米产量为138.8万吨,而光复时仅为63.9万吨,1949年也只是恢复到121万吨。1948年,台湾的工业生产值只是恢复到1941年的58%。

  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派出的台湾省主席陈仪,初抵宝岛一心想把满目疮痍的台湾治理好。但陈仪实行了统制经济政策,却把台湾拖进了一条死胡同,“政治上放得太松,经济上管得太紧,民众生活愁苦,才导致了后来的‘二·二八事件’。”

  日本人离开台湾前曾狂言:“三个月后,台湾将一片黑暗。”当时报刊写道:“战后日本留下的已是一个洗劫一空和断垣残壁的台湾”。加上陈仪的经济紧缩政策,台湾工商业经济更加凋敝。

  “1949年国民党退居到台湾以后,当时面临着一个非常糟糕的一个经济状况,同时,国民党退台也带去了将近200万的居民,使岛内的民众人口总数从当时的600多万,一下子增加到了800多万,物资供应高度紧缺,而且当时的物价飞涨,从国民党退居的那几年前后,物价飞涨,高达1000多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所研究员张冠华说,“所以当时不要说经济发展,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1949年初,陈诚出任台湾省主席,开始收拾风雨飘摇的台湾。

  陈诚治台倚重财经专家

  陈诚临危受命,采纳了台籍菁英的建议:“人民第一,民生至上。”日本人撤离后,台湾形成了严重的人才空白,但被国民党带去的人才及时补充,不仅带去了军队,还带去了大批技术官僚、技术人员,包括一些企业家,这些人才对台湾经济稳住阵脚并快速发展,产生了报大的作用。

  1949年6月,台湾当局成立了“台湾地区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简称“生管会”),陈诚兼任主任委员,尹仲容任常务委员,旋即又任副主任委员。实际上成为一个负责全面经济活动的决策、计划、执行机构。

  对尹仲容的任用可以说决定了1949年后的台湾经济走向。这位理工科出身的台湾经济发展初期的探索者是个锋芒毕露、个性强硬的人,台湾光复后头20年的经济政策大都出自此人之手。1954年6月,出任“经济部部长”,后被人称为“台湾经济之父”。

  先发展农业,再利用农业哺育工业,可以说是尹仲容对台湾经济发展定下的一个基本的路子,当然,这也是结合了“二·二八事件”之后的台湾局势。据1949年的资料统计,台湾全省耕地面积为842301甲(1甲约等于14.55亩),承租地主土地的佃农有239939户,被地主雇佣的雇农44259户,半自耕农156558户,这些人构成了台湾的社会基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首先需要农业生产的发展。佃农由于高额地租的负担及其他层层盘剥而缺乏生产积极性,加之耕地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水平低下,从而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正是在此种情况下,陈诚在听取了尹仲容等人的意见后,决定在全台推行土地改革。

  正当其时的“土地改革”

  台湾最近有部纪录片《无米乐》,讲的是台湾南部两个老农民,对土地的执着以及面对WTO的冲击等。片中提到了“陈诚”、“土改”。地主都骂陈诚“贼仔诚”,而佃农则称他“阿公”,常到他墓上祭拜。“土地改革”对台湾造成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有人说,国民党政权退台后即开展“土地改革”,用以解决生计问题,是因为“地主全部都是台湾人,所以国民党可以大慷他人之慨。”但严重的社会危机却是当局不得不变革的主要原因。归根到底,土地改革是要解决台湾农村存在的土地分配严重不均的状况。

  “当时规定,地主拥有三公顷以上的土地都必须要卖给政府,那政府当时拿什么来买呢?一个是用债券,用土地债券来买。当时很多地主是非常不情愿的,但是在阴差阳错之中,这些地主反而变化成了以后的资本家。”张冠华研究员认为,大地主转身成为工商巨贾,台湾的经济腾飞也就此奠定了基础。

  1949年4月19日,土地改革的第一步减租政策”三七五减租“颁布。根据规定,限定耕地租额最高不得超过主要产物全年收获总量的37.5%;租用耕地一律订立书面租约,租期不得少于6年。这年7月,“三七五减租”在全台基本完成。全省的私有耕地全部订立了”三七五减租“的书面租约,受益的佃农有296043户,占全台农户的44.5%。

  这一改革深刻冲击了地主阶层的既得利益,但并没有引发强烈的社会冲突。陈诚在当时能顺利推行“新政”,除了其作风廉洁、杜绝贪污之外,和他掌握了党政军大权亦有关系。陈诚说过,其”三七五减租“其实得益于陈仪的规划,但若在陈仪治台时实施,未必能够顺风顺水。

  1953年1月20日,“立法院”通过了“耕者有其田法”。该法规定台湾每个地主所拥有的土地不得超过中等标准水田3甲和旱田6甲,超过此限出租的耕地,全部由当局收购,再以贷款方式卖给农民。通过这一方式收购地主超额土地转卖给农民的达13.9万公顷,买到土地的农民有19.48万户。

  政府征收地主土地补偿的地价,标准为该耕地正常条件下农作物年收获量的二倍半,以实物土地债券7成,公营事业股票3成拨付补偿,各种债券均分10年兑付,并给年息4%的利息。

  日本占据时期,日本国民和各级殖民政府在台拥有土地181490甲,战后,国民党台湾当局接收了这些土地,称为“公地”。从1947年始,台湾省政府实行了“公地放租”,租金仅为年收获量的25%。1951年3月,陈诚以“行政院长”的身份主持了公地放领。6月,台当局颁布了“台湾省放领公有耕地扶植自耕农实施办法”,将“国有”、“省有”耕地的所有权转移给了农民,受领土地的农民,只要连续交纳10年的地租,期满后,即取得耕地的所有权。公地放领分为14年9期进行。

  “土改”改变台湾社会结构

  辜振甫家族无疑是“土地改革”最大意外受益者,当然,这和当时年轻的辜振甫超人的眼光不无关系。光复之初,辜家是台湾第三大地主,拥有1万多公顷土地。1952年,他把大量土地和盐田交了出来,众亲友也献出了土地,为土地改革政策在全台的顺利推行做出了榜样。后来,辜受到了陈诚的接见,辜受聘为“经济部顾问”。按照补偿政策,当局把水泥、造纸、农林和工矿四大公司的股票转给辜振甫作为征地补偿,辜氏家族转身一变,从拥地万顷的大地主,成为显赫的新型巨富。1954年,辜振甫主持了台湾水泥公司的民营化,从而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

  现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连战,在美国求学时,有感于台湾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托父亲和亲友从台湾寄去资料,写下了毕业论文《台湾的土地改革》。连氏家族和辜氏家族一样,都曾是台湾的大地主。台湾光复后,连战父亲连震东回到家乡台湾当“接收大员”,使连家成为在台拥有最多土地的“自耕农”。土地改革期间,连震东任“内政部长”,深谙土地政策,将土地转变为数目巨大的资产,到连战掌控家业之时,连家财富已达百亿新台币。

  和平、不流血的土改将土地的所有权转移给了农民,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促使台湾农村封建土地租佃制度瓦解,自耕农努力劳动以提高生产率。土地改革导致台湾农村社会结构的初步变化,在客观上产生了大批私有制下的小农阶级,自耕农大量增加,半自耕农和佃农相对减少。

  土地改革有力地促使地主将土地资产转向工商业,促进了台湾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台当局以粮食实物债券和建设股票来补偿土地地价,让地主转投资于经营农林公司、水泥公司、纸业公司和工矿公司等4大公司,大地主一夜之间成为资本暴发户。

  1967年,被称为“经济学界第一华人”的张五常的论文《佃农理论》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奖。论文的背景正是台湾的土地改革。

  长期实行低粮价政策

  为将农业增产的好处转向工业部门,以加速经济发展,台湾长期实行低粮价政策。台湾为维持低粮价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粮食出口管制,粮食出口由粮食局统筹办理,禁止民间自由出口;实施公、余粮征购以充分掌握粮源;将台湾划分为7个粮区,粮区间禁止粮食自由流通。军、公、教人员实行食米配给制;机动向市场抛售食米,避免米价的过度波动而带动物价上涨,将食米价格维持于较低水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用种种措施,稳定米价,实际上起了压抑物价的作用,有利于压低工资水平,使出口产品更有竞争力。

  早在1948年,台当局颁布了“台湾省化学原料配销法”,肥料尽量分配给稻农使用,可以用稻谷换取肥料。从1950年起,稻农获得肥料必须用稻谷换取。“粮食局”统购肥料,因此成为了肥料专卖机构。从1952年到1960年,台当局每年平均由肥料换稻谷所赚取的利润为1.17亿新台币。

  通过肥料交易获取利润是台当局“以农业培植工业”政策的一部分,将土地改革创造的大量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上,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工业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上世纪50年代初一直到60年代末,台湾农业政策的特点是“压挤盘剥”和促进发展相结合。这种积极的压挤政策的结果是,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了2500多吨以上的粮食,80多万剩余劳动力,40多亿新台币的资本,近30亿美元的外汇。台湾的农业的确起到了帮助工业发展促进经济起飞的作用。

  尹仲容在农村土地改革即将完成之后,再次主导了台湾未来的经济走向。上世纪50年代初,岛内政界、学界人士对在台的企业实行公营还是私营,有过激烈的辩论,尹仲容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民力,鼓励民营经济,但同时赞成“政府”经营公有经济,辅导民营工商业发展。他的主张被称为“计划式的自由经济”。

  1953年,台湾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四年后,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投资额基本完成计划的定额,而在第二个四年计划中,各项投资均超额完成了预期,国民生产额年均增长率达到了可观的7.5%。1960年开始进行的第三个四年计划完成后,台湾经济结束了由土地改革带来的艰难初创时期,进入到了“起飞”时期,台湾的经济迅速走向了现代化。

  □本报记者 喻尘

  二·二八事件

  1947年2月27日,稽查人员殴打烟贩,激起了台岛内民众公愤。28日,台北发生多起群众抗议活动。抗暴斗争一开始,台民众将冲击目标指向了外省人。国民党当局接报后,派出大军前往台湾镇压,从而演变成了针对台湾人民的一场大屠杀。岛内大量社会精英、地方士绅被处决,众多无辜群众被镇压的士兵射杀。恐怖气氛一直延续到1947年底。“二·二八事件”是战后台湾重要的政治、社会事件之一,深刻影响着台湾社会。1988年初,蒋经国去世后,台政权逐渐本土化,“二·二八事件”得到平反,各地陆续建立了纪念碑。

  刘自然事件掀起反美浪潮

  1957年3月20日,美军上士雷诺在住所前将“革命实践研究院”的刘自然击毙。台警察接报后,将雷诺带走,但美军却以“治外法权”为由阻止。媒体对此事件给予了大篇幅报道。美军驻台司令部军事法庭审理了刘自然案件,23日,雷诺被宣判无罪。第二日,刘自然妻子发表公开信《我向社会哭诉》,上午10点,大量人群聚集到“美国驻台大使馆”门前,高呼反美口号。随后,群众冲进“使馆”,砸开了保险柜,大量秘密文件失踪。事后,台当局向美国道歉,最终,雷诺获释回到美国。

  随着祖国大陆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宝岛台湾也经历了沧桑巨变。“二·二八事件”带来的本土与外省的族群仇恨,国民党政权败迁台湾后的两岸分治与敌对,国民党高压统治下的白色恐怖,贯穿了这一时期的台湾社会。然而,随着国民党自身的检讨和变革,台湾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为其后的经济腾飞奠下基础。

  相关专题:台湾光复60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