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为何大师不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0:13 南方周末

  于建嵘骂方舟子事件,于我并不意外,以中国知识分子的现实状态,必然出现这样的事件,区别只在时间早晚,区别 只在发生在姓“方”还是姓“圆”的身上。

  这一事件具备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学术圈事件,第二个特征是网络事件,但它却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回溯“五四”前后的知识分子群落,他们也争论,也互相攻击,但无论如何,这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的学人都有很 好的传统教育背景,在人格上都有其不自觉的坚守,于是在争吵中也诞生了公认的大师。随着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替代,对大 师的期盼慢慢变成了奢望。

  时至今日,中国民众心理上仍然存在着对知识分子形象的想象。今年,中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而 恢复民族认识,重捡民族自信的冲动,带动着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力求不迷信先发国家的模板,,在推动国家进步的过程中 融合本土的价值资源。这是一个复杂而没有标准答案的探索,这是一个需要精英担当与引导的历史性使命。民众必然将希望寄 托于知识分子。当然,附带的就是对传统知识分子形象的想象。

  然而,于建嵘骂方舟子事件不仅引发对方舟子学术打假行为产生“情绪性”反思,方舟子打假积累的宿怨乘机释放; 还使民众对学术界现状表现出震惊,对学人个体人品表现出强烈的失望。

  方舟子对中国学术的打假,本是件善事,这项工程也是中国转型大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行事中,科学的方法、宽 容的气度是必须的,不能借着民众对中国学术腐败的不满,就意气、刻薄地批判,以轰动的效应当作批判的价值。这是一个知 识分子人格修炼的要求,也是历史使命的要求。互联网是一个好的表达渠道,但它的虚拟特性,也易于成为阴暗心理表达和泄 忿的场所。作为学人,谁都应该明白最后的检验者只有一个——时间,而不是当时的热度。轰动与价值并不成正比。

  于建嵘自称不是学人,是一个边缘人,这在论辩时或许有用,但在面对民众期待时,却是苍白的。有些束缚,知识分 子必须接受,并不因为事先宣布“现在我是一个泼皮”就可以免责。

  这个事件现在似乎过去了,但愿中国知识分子的群落经历这个事件,能对方先生式的刻薄、于先生式的泼皮产生一丁 点儿免疫力。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