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中国出版业海外大亮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23:33 央视《焦点访谈》 | |||||||||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11月10日播出节目《中国出版业海外大亮相》,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出版部门每年都引进大量的外国图书,但是图书的出口量
解说: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博览会和版权贸易市场,全世界75%的版权贸易在这里达成。每年都吸引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几万出版界人士参加,被称为“出版业的奥林匹克”。 10月19日是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的第一天,展会刚刚开始,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与美国《读者文摘》公司就签署了联合出版大型图色长城英语版的协议,在展馆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按照协议,画册由双方共同翻译和选取图片以及包装设计,通过《读者文摘》在全球的发行网络向英语世界发行,使这部展示长城历史风貌的大型图册直接进入了国际市场。 托马斯.葛达纳 美国《读者文摘》集团公司执行高级副总裁:我认为这个题材是很吸引人的,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很神秘,但却了解不多的。我们认为这些故事可以用全新的视角来诠释,让整个世界都了解中国。 解说:中国组团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20多年了,这样活跃和富有成效还是第一次。在往界的书展中,中国展团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冷冷清清,书少、人少,贸易活动更少。而这次书展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由政府出资租赁和装修展台,不用企业花一分钱,极大地调动了出版企业的积极性。 在充满浓郁中国特色的展区里,有两百多人组成的展团带来了近万种参展图书,绝大部分是为本届书展组织的新产品,其中英文版和中英文双语图书就两千多种。一系列的版权贸易活动,让参观者目不暇接。 记者:在中国展区有这样一个公共的区域,很多中国的出版社在与他的合作伙伴进行签约的时候,都选择在这里举行。我们发现从开展的第一天开始,这个公共区域就从来没有闲下来过,经常是一个出版社的签约活动还没有结束,另一个出版社已经在旁边等候了。从公共区域的这种繁忙的景象,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出版界在这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全新的姿态。 哈罗.克勒 美国《读者文摘》集团公司图书出版和零售总裁:这是我参加书展许多年来看到的最让人难忘的一个中国展区了,无论是和谐漂亮的展架,还是种类繁多的图书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说:过去,引进版权的总数量一直是输出版权的10倍,甚至还要更多,引进和输出的比例严重失衡。在本届书展上,中国展团引进版权881项,输出版权达到了615项,与上届书展引进版权1400项,输出版权只有100多项相比,大幅度缩小了逆差,提高了中国出版物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齐平景 国家外文局副局长:今年对我们来讲,是历年来做得最好的一次,版权协议我估计能达到一百多项,像去年就几十项,今年我估计要翻一番。 陈昕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长:这一次法兰克福对中国的出版业来讲,是一个转折点,我们已经发生了一些很大的变化,那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关注把西方的产品介绍到中国来,我们更多的是想利用这么一个平台,来把我们的产品介绍到西方去。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西方对中国经济的了解越来越多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也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我们看到了这种机会,所以我们这一次有将近40多个编辑到法兰克福,其中非常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向西方的出版商推荐我们的一些产品,适合西方销售的一些产品。 解说:中国参展团在这届书展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记者调查发现,经过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我国一大批外向型出版集团和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出版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 中国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外研社和上海新门出版发展公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出版企业第一次在中国展区设专区亮相,展现了我国出版企业的实力和品牌,使国外的一些大出版商对中国出版业有了新的认识,并乐于合作。 都基.卡米伦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副总裁:虽然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我们还是很重视合作,只有一家力量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我们在全世界选择最好的合作伙伴。外研社和培生有很多的价值观和战略性眼光,所以我们乐于和他们合作。他们向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向他们学习。 周洪立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我这两天到展场走了一下,有很多大的出版社,像蓝登书屋,像斯普林格等等都在积极地跟中国出版社接洽,他们都看到中国的机会,所以这是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自己水平不断地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书被国际市场接受,而他们也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国,放在同中国同行的合作上面。 解说:我国出版界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也使各大出版企业充分认识和利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这个商业平台,寻找“走出去”的最佳途径,使中国出版路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这是10月20日上午,辽宁出版集团、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与我国著名作家苏叔阳先生举行的一个签约仪式。贝塔斯曼集团购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苏叔阳先生著作的《中国读本》的德语版权。 瓦顿.巴赫 德国贝塔斯曼直接集团总裁:无论和哪个国家做贸易,我们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的。对于我们,对于德国乃至欧洲来说,中国文化都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们想支持苏叔阳先生,让他的书有更多的读者。 解说:《中国读本》是一部以介绍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科技成就、哲学思想、生活习俗等为内容的青少年读物,在国内畅销一千两百多册。如何使这样一部优秀作品进入国际市场呢? 于晓群 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我们在“走出去”有一个基本战略,就叫与巨人同行,就是合作伙伴一定要选择好,选择好合作伙伴应该就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西方文化,整个布局都比较成熟,有很多大的百年企业,在整个文化界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和他们合作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条件,使我们“走出去”的道路更加畅通,更加能够取得实效。 解说:这几年,辽宁出版集团先后和德国的贝塔斯曼、英国的吉尼斯、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等国外知名出版机构进行了合作。 在这届书展上,他们与贝塔斯曼的合作更进一步,通过版权输出使《中国读本》直接进入了世界著名的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系统发行,走出了国门。 苏叔阳 《中国读本》作者:这本书正好适合了民众需要了解我们祖国的文明,又需要简明了解这个愿望。有这个愿望,这本书又符合了这个愿望,这样一个特点才使它发行量这么大。所以我觉得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一份工作,这种幸福感是别人很难体会的。 解说:借助与国外大的出版商合作而走出去,是中国出版业的共识。记者看到,一些出版企业与世界知名出版机构的合作已经逐步转向多品种、系列化、深层次的战略性合作,以培育和巩固中华文化的国际市场。 李朋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在这次法兰克福书展上,我们和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出版公司——培生教育出版集团,还有麦克米伦教育集团共同签署了一个在海外建立合资公司,推广汉语出版物的合作备忘录。我们做了一个很庞大的出版规划,一年投资一千万,十年投资一个亿来做十五大系列、两千种的出版物。这两千种出版物涵盖了汉语学习的教材、参考书、工具书、音像资料、网络等等,涵盖了所有的出版物。 白德信 英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主席:从前的合作是我们做更多的写作和编辑方面的工作,他们做更多的中国市场和出版方面的工作。而现在的合作是他们做更多的写作和编辑工作,我们做更多的市场和出版,分工不同。 陈昕: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和西方的出版集团更加紧密地合作起来,一起以全球的市场为我们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来开发我们的产品,改变我们的一个输出结构,从此也更好地承担起把中国的文化“走出去”的任务,也就说借船出海吧。 演播室主持人:让更多的出版物走出国门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上,中国展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对于中国出版业来说,要想真正地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出版企业要不断地探索更多的途径,要研究海外市场,更要多出适销对路的精品。 好,感谢您收看这期的《焦点访谈》。再见!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