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韩流”与“汉流”内涵值得玩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8:29 东方网-文汇报 | |||||||||
孙逊 ●“韩流”之所以会在中国劲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流”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韩流”的来势凶猛,或愤愤不平于“韩流”抢走观众,因为这股“韩流”所代表的,恰恰是“汉流”的回归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我们期待着“韩流”和“汉流”更多的对流,期待着中韩和东亚地区文化、东亚和世界各国文化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兴盛,都是和这种交流分不开的 时下上海和中国各地,到处都劲吹着滚滚“韩流”,加上媒体的宣传,这股与“寒流”谐音而其实是一股“暖流”的文化现象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其实,任何文化交流都是双向的,“韩流”在中国的劲吹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今天的韩国也到处涌动着滔滔“汉流”,韩国学者或称之为“汉风”、“华流”、“中国热”。不久前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的上海-汉城都市文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教授介绍,在韩国,2005年的大专中文专业有56个,本科中文专业有123个,加上放送通信大学1个,总共有180个本专科中文专业,比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3个,七十年代的20个,真可谓是天壤之别。不仅大学,中小学也一样,韩国现有260多所高中开设了中文课程,有不少小学也开设了“中文特别班”,可见汉语热的程度。此外,由中国政府主办的“汉语水平考试”(HSK),2004年韩国应试者达到2万2千余人,占海外考生的百分之六十九,可见海外的“汉语热”中,韩国是主要的推动者。 仔细分析一下“韩流”和“汉流”的不同内涵,也许颇有意思。按照中韩学者的说法,“韩流”一般分为“韩国电视剧”、“韩国音乐”、“韩国电影”、“韩国游戏及其他”四类,“其他”中则又包括美容、足球、手机、现代汽车等;也有分为五类,把“游戏”换成“文学”,另单列“其他”一类,“游戏”也包括在“其他”类里。其实不管是分几类,核心的部分是电视剧,它是在中国受众面最广,也是影响面最大的。而“汉流”的主要组成部分,虽没有人做过具体分类,但其核心部分无疑首推汉语。 内涵的不同,反映了中韩两国人民时下关注的热点不同。韩国人学习汉语热,是因为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使韩国企业家和一般国民对中国的期待和关注大为提高。据朴宰雨教授介绍,韩国有这样的俗话:“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卖牙签也可以卖到十三亿个,可以赚大钱。”所以父母和孩子本人都愿意学汉语。某杂志2002年曾对韩国“汉语热”作过调查,称韩国人学汉语是为了“过上好日子”,甚至说是为了“望子成龙”和“盼女成凤”。以致在汉城的书店上,很容易看到取名为《贤惠的父母早点把孩子送到中国去》这类的书。可见韩国人学习汉语热,主要是考虑将来的前途,是一种基于实际利益的考量。 中国人爱看韩剧,则似乎没有韩国人“汉流”的功利性目的,而主要是一种审美的接受和欣赏。《大长今》和《加油,金顺》为什么吸引国人的眼球?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想到看了它可以有什么实际利益,而主要是欣赏影片的人物和故事,为主人公的高尚品德和坎坷命运所打动,为家庭的亲情和平凡人的爱情所感染;其间没有实际利益的考量,而只有审美层面的愉悦、情感层面的共鸣。而两国间的这种不同,都是符合各自的国情的,它们具有一种互补性和相容性。 再进而深究,中国“韩流”劲吹的深层原因,又和“汉流”即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的暂时缺失有关。中国人爱看韩剧,除了韩剧的人物和故事能够打动人心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观众从中看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周边国家的良好传承,并由此感叹本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流失。正如韩国学者所指出的,“韩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中韩两国人民在感情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很相近,自然韩国的文化产品也就很容易打动中国人的心。”看来,“韩流”之所以会在中国劲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流”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韩流”的来势凶猛,或愤愤不平于“韩流”抢走观众,因为这股“韩流”所代表的,恰恰是“汉流”的回归。从历史上“汉流”(儒家文化)对“韩流”(韩国文化)的影响,到今天“韩流”(韩国电视剧)向“汉流”(儒家文化)的回归,我们可以看到中韩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传承,以及彼此的互动与交流。 不过,“韩流”给我们的启示还远不至于此。诚然,韩国文化中确实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例如电视剧《大长今》,它虽是一部宫廷剧,但其视点却落在一位宫女和医女身上,和我国的宫廷剧专讲宫闱秘事、上层斗争、朝政得失完全不同,体现了可贵的平民思想和关注普通人命运的现代观念;《加油,金顺》更是以几个平凡家庭中的平凡成员的日常生活遭际为主要表现对象,把今天韩国百姓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演绎得可圈可点、可歌可泣。上述韩剧中虽有着传统儒家的美德,但更重要的是现代人的思想观念,而这些现代观念又是和西方文化相关联的。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韩国既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接受过美国文化的洗礼,因而韩剧能融合东西方文化,保持高度的竞争力。由此看来,“韩流”给我们的启示还在于它所体现的文化的多元性,正如韩国学者所指出的:执著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不能克服本民族中心主义,是不可能创造出走向东亚和世界的“韩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我们期待着“韩流”和“汉流”更多的对流,期待着中韩和东亚地区文化、东亚和世界各国文化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兴盛,都是和这种交流分不开的。 (作者为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