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安秦腔改革之争:市场化裁员政策遭到质疑(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5:10 国际在线

  钟楼下的易俗社剧场大门禁闭,二楼空荡荡的练功房里,刘大平一个人对镜练着嗓子,长长短短、时断时续的声响飘渺在街道上空。

  8时至11时,照例为易俗社的练功时间。但一位临街踱步的老人说,已多年不曾听到那热闹的声音。

  易俗社一直是陕西秦腔班社的领头羊,成立于1912年夏,由当时的一些同盟会会员创办,被剧作家田汉称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

  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王军武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其他娱乐形式的冲击下,秦腔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经过近百年的沧桑巨变,易俗社剧场还在。但直至目前,易俗社及它所代言的秦腔艺术身处改革关口,并频现衰落趋势。

  “断血脉”的改革?

  52岁的任炳汉今年退休了。此前,他担任易俗社副社长并拥有“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退休后,任炳汉的月薪从1450元涨到了2000元,但他却“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按照西安市今年4月的改革精神,西安市文化局直属的4个剧团———易俗社、秦腔一团、秦腔二团、五一剧团将被合并组建大秦腔剧院。

  “开始,大家对改革是有所企盼的。”任炳汉说,大家也知道秦腔必须改,不改只有死路一条,但最终他和许多人均感到这是场“断血脉”的改革。

  47岁的王蓉花不久前刚评上国家一级演员,这两年随着知识积累和阅历增长,她对角色的理解已深刻了很多,再登台时感到自己常能进入“人戏不分”的状态。

  但突然被要求退休,使王蓉花感到有些茫然。

  易俗社原有职工190人,此次与任炳汉一起退休和买断工龄的共有81人,任炳汉年龄最大。社里六个“国家一级演员”也在此次裁人中仅剩一位。

  “这些一线名演们都被要求提前退休,但娃们家是撑不起台子的。”王军武说,他自己也对此次秦腔改革忧虑重重。

  在任炳汉看来,虽然现在的年轻演员都是戏校毕业,但并不是刚毕业就能登台,还须跟着老艺人学5年左右才能出师。

  任炳汉说,戏曲是一个依靠个体传承得以延续的艺术。一个老艺人走了,就有可能一部戏断演。

  当年易俗社的经典剧目《软玉屏》和《翰墨缘》就因为老艺人的离去而断档,现在《游龟山》和《三滴血》就有可能因为冯有安的退休而谢幕。

  任炳汉提到的冯有安今年47岁,被认为是易俗社当下最好的须生。

  2005年6月16日,即将离任的任炳汉和其他社领导召集了退休、在职成员在剧场门前合影留念,之后聚餐。

  “那是一个伤感的日子,很多人心情沉重,对未来充满惶惑。”任炳汉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