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安秦腔改革之争:市场化裁员政策遭到质疑(图)(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5:10 国际在线

  区县剧团基本瘫痪

  “也许我们有一天比他们还惨。”11月5日,秦腔演员李军陪朋友去秦腔茶园听戏,遇见了熟人杨凤莲。

  杨凤莲是关中西部一个县级秦腔剧团的副团长,秦腔百名花旦之一,上世纪80年代
在关中西部红极一时。

  自从1998年县剧团瘫痪后,杨凤莲基本上都在西安呆着,在茶园唱戏,县剧团有演出才回去。

  按1984年统计数字,陕西省117个县共有82个县级秦腔剧团。1998年和1999年,被认为是陕西省县级剧团的颠覆之年。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除了宜君县公开撤销了县剧团,其余区县的秦腔剧团都处于瘫痪状态。”王军武回忆,当时普遍做法就是给剧团职工发50%工资,其余50%工资由职工自谋,除非组织大型演出,职工可以不来上班,剧团里只留几个看门的。

  “这是秦腔第一次面对市场冲击,秦腔不得已开始变通,但是变通的不好。”王军武说。

  杨凤莲就是那次变通中的变通人士。她来到了西安,出现在了茶园。直至现在,杨凤莲每月从单位仍然只能领到不足500元的工资。

  茶园都是清唱,每人5分钟左右,那天晚上,杨凤莲在茶园三平方米的戏台上唱了段《白蛇传》中的断桥选段,只收到了两条“披红”。

  “披红”起源于陕西民间的秦腔自乐班子,是陕西民间的传统习俗,以前民间看戏,如果哪个演员唱的好,观众就给他披一条红布。

  有的名角,唱一晚上戏,可以身披十几条红布。后来出现了秦腔茶园,披红也被引入。

  在茶园唱戏的人来去自由,茶园不给报酬,完全看底下听戏人披红的数量。听戏的人茶水干果免费,只要喜欢哪个演员给哪个演员披红就好。

  披红一条十元,茶园老板抽取50%,唱戏者自留50%.那一晚,杨凤莲挣了10元钱。当天,茶园客人很少,底下披红的老板只有一个,演员唱完戏后就跑下来答谢老板,给老板敬茶,围着老板说笑,杨凤莲下台后给老板鞠了一躬,就淡淡走开了。

  “人到中年的杨凤莲在这里是没有市场的,一些大款来这里看戏,披红不披红不看你唱的如何,而看你脸蛋如何,会不会逗老板开心。”李军说。

  见客人稀少,茶园老板也走来抱怨说,一个西安市,秦腔茶园就有30家,常常是唱戏的演员比听戏的人还多,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离开时,李军有些心酸,他说秦腔是傲慢的,是高亢辽远的,民间都把秦腔叫大戏,就是要在旷野搭台才能唱的戏,现在居然像流行歌曲一样在茶社唱了,秦腔的神和韵都没了。

  李军说,也许有一天,他下岗了,为了养家糊口也得来这里唱戏,或许他一晚上还挣不到10块钱呢。

  彷徨中的大秦腔

  11月3日早上,易俗社练功房内空荡荡。自从一年前改革的风声传出来后,易俗社就人心惶惶,很少有人练功了。

  “这个练功房虽然简陋,在西安几家秦腔剧团中也算是最好的了,可是你看,来练功的就我一个人。”刘大平说。

  刘大平42岁,在这次改革中被保留了下来,成为新的大秦腔剧院的一名演员,也将成为资格最老的演员之一。

  “以前我学戏的那会儿,师傅都是手把手教,所以社风延续至今,现在的易俗社,老艺人顾不上教,小娃们忙着跑场子走穴不愿学。戏只能越唱越烂。”刘大平认为,改是对的,不改秦腔就只有死路一条。

  三意社的演奏师刘育民也被保留下来,但他和同事们却顾虑着不愿意被曲江新区接管。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被接管后成为部队文工团的形式,有演出活动就集中排练,没有演出就下基层,被分配在大唐芙蓉园等旅游景点打扫卫生。

  刘育民举例,大雁塔风景区管理处属事业单位,拥有职工400人,去年移交曲江新区管委会管理,现在已裁减为60人,刘顺利说还将继续裁人,并改制为企业。

  “唱戏的一天不练口就生,功就退,艺术的成活率是非常低的,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培植。”李军认为,一个纯粹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可能会伤及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李军是1979年的戏校学生,当时班上100个学生,最后成角儿成名的也不过两三人。

  王军武对西安市把大秦腔剧院全盘移交曲江新区的方案也感到吃惊,他也曾向有关部门表示过自己的担忧,但后来发觉自己无能为力。

  “听说下一步还要把25年以上工龄的人都裁掉,就是说40岁以上的演员都得回家养老了,那可真的是要断代了。”王军武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