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禽流感会引起中国流感大流行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1:39 瞭望东方周刊

  文/曾光

  中国的人口最多、密度大,一出现世界大流行,发病数和死亡数有可能列最多的国家之一

  禽类感染流感病毒,称为禽流感,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的杂交重组很容易产生新的
病毒亚型。近年来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常活跃,发生了以下迹象:病毒抗原性不断变异,引起遍及亚、欧大陆的禽流感流行,导致大批家禽、野禽死亡。亚洲是发生禽流感最严重的地区,东南亚已有100余人感染了禽流感,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包括了数起人类聚集性感染的现象,不能排除其中已经有人传人感染的可能。

  流感大流行全部条件具备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着禽类流感大流行的威胁。人们更关心的是,是否有可能由此引发席卷全球的人类流感大流行?

  发生全球流感大流行有四个前提:第一、由于病毒变异产生了新的亚型,或者流行过的病毒亚型对人类的威胁重新出现;第二、人类普遍易感;第三、疾病能在人群中快速传播;第四、对人类有强大的杀伤力,造成大量死亡。

  总体来看,上述第二条和第四条已具备,而第一条和第三条正在向具备传播的方向演化。

  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全部条件的具备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警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了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特别专员,负责协调联合国各组织之间的工作。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一旦发生大流行将动用军队强行隔离,并准备拿出71亿美元应对。

  另一方面,虽然有越来越多由于人直接接触病禽而染病,但毕竟尚没有发现禽流感人传人的确切证据,更没有发现在人间的快速传播。对流感病毒如何演变还要密切观察。目前还不是流感大流行的前夜,人类还有准备的时间,需要争分夺秒地紧急行动起来。

  中国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以下原因可以认为中国对流感大流行要格外警惕:中国有漫长的边界线,国内外人际交流频繁,有数条野禽迁徙的路线穿过中国,无论流感大流行从任何国家开始,都很容易传入我国。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家禽饲养数目大,存在人、旱禽(鸡)、水禽(鸭、鹅)、猪相互接触的饲养条件,以及人、家禽和野禽接触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和不同动物体内的流感病毒实现杂交重组,产生对人类有威胁的变种。这样从生物学角度不排除流感新亚型有在中国出现的可能。因此,中国必须更要严阵以待,特别要准备中国首先成为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第一线国家。

  中国的人口最多、密度大,一出现世界大流行,发病数和死亡数有可能列最多的国家之一。此外,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后勤准备需求(疫苗、药物、口罩)大得惊人,压力非常大。

  一旦发生流感大流行,如果缺乏有效的防范,首先发生大量的病人,可能超出了医院的救治能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缺陷的人患流感后易转重症,病死率很高;儿童最易感,传染期长,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中青年人由于社会活动最频繁,发生的超额死亡的人数可能最多。

  一些关键部门可能因病大量缺员,在短期内不能正常工作。例如,医院、水源或电力供应系统、交通部门、广播通讯部门、物资供应部门等,进而可能导致社会正常活动的瘫痪。

  为中国的快速反应叫好

  针对当前可能发生的流感大流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总指挥的防控指挥部,并已经开始工作,农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制定了各部门的应对预案,都已经开展了紧张的工作。

  2005年11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新网11月2日电),分析研究了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充分认识到了防控禽流感疫情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决定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提出国家行动的12项措施,其中包括中央财政从今年预算总预备费中安排20亿元,设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基金。

  防治禽流感流行是第一道防线

  中国防治禽流感的工作早就开始了。过去世界大多数国家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防治禽流感采取监测、发现、扑杀的对策;而中国坚持独立见解采取的是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的对策,即比其他国家增加了对家禽的免疫接种。中国采用的是自己研究生产的三种疫苗,对大、中型饲养场家禽的免疫几乎达到了100%。

  中国的家禽数目占亚洲的40%以上,由于实施了对家禽的免疫,近年来发生禽流感的次数不到亚洲总次数的2%。而且,事实证明只要禽流感爆发流行减少了,人类接触死禽的机会就会减少,人罹患禽流感的机会也会减少。这就是在相似的生态条件下,为什么东南亚等国频繁发生人间禽流感病例,而中国至今还未发现一例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邻国纷纷向中国订购禽流感疫苗的原因。

  采取三种措施应对

  人类有三种公共卫生防治措施可用于应对流感大流行:第一、接种流感疫苗;第二、服用抗病毒药物,目前国际上推崇的是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达菲”(Tamiflu);第三、一旦流行开始,采取隔离传染源、开窗通风等综合措施,以及必要时实施采取停学、停工和社区封闭。

  首先是疫苗。从理论上讲,如果疫苗对征的话,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做到预防为主当然是上上策。研制疫苗的过程大大加深了人类对病毒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由此丰富了知识、获得了经验、改进了工艺。如果将来疫苗对征,则有备而无患;即使不完全对征,也使人类在对疫苗的继续研究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和科兴公司一起开始了人用H5N1疫苗的研究,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的确也需要积累在大流行开始后立即重新研究新疫苗的能力,一般至少需要3—6个月的时间,可以说研究基础越好,走的弯路就越少,花费的时间越短,及时保卫的生命越多。因此,国家大力支持疫苗的研究是上上策。

  其次,“达菲”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在接触流感患者24小时内服用有保护效果。各国不得不备,中国更需要多准备。但是,国外已经有了“达菲”耐药性的报道,也难预测对未来流感流行株是否一定有效。更麻烦的是,现有对“达菲”的生产能力,与全球的需求量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况且这“杯水”也已经被某些发达国家订购一空。中国既要争分夺秒获得“达菲”的生产能力,但眼睛决不能只盯着这一种药,要尽快研发出更有效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新药,中国传统的中医药资源将会派上大用场。

  第三,采取以隔离传染源为核心的综合措施,包括开窗通风、隔离患者,必要时停工、停课、封闭社区等。其实,这条措施的优点很多:不需投资,随时可用,立竿见影,从不失效,百试百灵。以隔离为例,即使只隔离了50%的流感患者,即可以推迟流行高峰的到来,压低流行的高峰,减缓传播的速度,从而收到减少80%以上病、死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为全中国和全世界的防治赢得了准备时间,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借鉴防治SARS的经验

  与SARS相比,流感的传染性要强得多。流感大流行主要是经过气溶胶传播,比SARS经过飞沫传播的危害大得多。SARS的传染性集中在症状严重期,因而容易在医院感染而不易在社区传播。而流感在发病前的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均有传染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既容易在家庭、单位、学校、托儿所、老人院广泛爆发流行,也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防治流感大流行,应该充分借鉴我国成功战胜SARS的经验,特别是建立政府领导下的全社会动员和多部门协调的防控体制。坚持及时透明的疫情预报和通报制度,广泛开展教育培训。一旦早期发现病例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严格隔离控制早期病例,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严格执行对接触者早期服用预防药物。如果进一步流行,果断在局部采取停课、停产等措施。医院在必要时要对病人按严重程度分类,集中力量收治重症病人,严格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凡是有条件的家庭,都要建立家庭病房及时隔离病人。

  中国是世界防线的一部分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流感大流行都是世界性的。目前中国正在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关注全球的流感监测工作。要及时、全面地收集国内外的疫情,特别注意提高分析和解读疫情的水平,从而反应适度。一旦世界任何地方出现流感病毒变异的证据,以及确切的人传人疫情,都要酌情随时调整和充实我们的防治对策和预防措施。中国既要随时准备支援其他国家,也要准备接受国际援助。

  “狼”不来,怎么办

  我们喊“狼来了”,不是因为准确地预测出了流感大流行这只“狼”来的时间和地点,而是因为有“狼”来的种种迹象。但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喊了很多遍、甚至喊了若干年之后“狼”还没有来,怎么办?我担心人类会因此厌战而松懈,真如此的话,谁又能排除“狼”又乘虚而入,突然凶狠地扑向人类呢?因此,对于流感这样一种仅一次大流行就曾经造成人类几千万死亡的疾病,即使一百年不大流行,我们也不可以有一日的松懈。永远不可以忘记流感大流行这只“狼”。-

  (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

  全球的三次流感大流行

  上世纪全球发生了三次世界范围的流感大流行:1918西班牙型流感(H1N1亚型);1957亚洲型流感(H2N2亚型);1968香港型流感(H3N2亚型);其中第一次流感大流行全世界有20%的人口——四亿人感染,死亡4000万至5000万,成为人类传染病史上最大的灾难。西班牙型流感在短短的三个星期传遍全美国,使美国该年10月份的死亡率比平时增长了10倍以上,当年美国人的期望寿命下降了13岁。西班牙型流感在6—9个月的时间内席卷了全球,对全世界的经济、社会活动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根据经验,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每30—40年发生一次,现在距离上次流行已经有35年的时间。■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