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当前的货币形势和金融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4:43 中国财经报道 | |||||||||
以下是经济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11月24日节目摘录: 夏斌:当前的货币形势和金融改革 人物简介:
他曾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任总经理,在27个月的时间里,他把地方性交易所创办成全国性交易所,成为中国金融、股票市场的开拓者之一。他还曾担任央行非银行司司长,负责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危机处理和全国信托投资公司的整顿工作。2002年,他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担任所长。21年来,他在学者和官员之间不断变换着角色。深切的人文关怀、透彻的经济学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多年来对中国经济的切身体悟,使他拥有一个独特的角度,对当前中国经济做出一番令人思索的解析。他曾经坦言,中国最成功的经验,第一是开放,第二是摸石头过河。他的著作和观点得到多方的肯定,曾经获得中国经济学的崇高荣誉——孙冶方奖。他就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特别节目《中国经济大讲堂》。熟悉金融的朋友都会了解到这样一个理论和概念,就是货币供应量,笼统地说就是全社会的货币总和,既包括我们每个人手里的钱,也包括社会上企事业单位账户里的钱。可以说货币供应量是和我们每个人的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它的多和少、量与度,都关系到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速度和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这些年中国政府通过各种工具的调控使得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与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协调相匹配,使得我们的人民币保持了稳定,也推动了我们的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发展的环境,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应该怎么来控制?中国经济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货币政策?我们今天邀请到的主讲嘉宾,在货币供给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在中国的决策层、学术界、产业界都有着强烈的反响。下面我们用掌声欢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 夏斌:当前货币形势的基本特征 夏斌:如果我们拿去年年底到今年的货币政策形势和2003年、2002年相比,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松货币、紧信贷的现象。这个现象曾经在1998年到2002年期间也出现过。我们知道我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负债方是存款现金,把全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合成一张表,负债方除了资本金之外,最大的内容就是货币供应量。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贷,也就是资产方,在中国目前的这样一种融资格局之下,主要就是贷款。我说的松货币、紧信贷,想简单讲就是说从全社会的货币来说,就是企业居民可以使用的货币来说,是不紧,那么相对目前的货币的增长速度,我们的贷款的增长速度,相对说来比较紧。这是我们当前经济社会中间,我归纳的一个特征。 夏斌:如何来印证这个问题,我可以给大家简单地说一些数据。在2002年我们的货币供应量也就是全社会的企业存款,居民存款,以及在社会上流转的现金,包括流到了边境境外其他小国家的一些人民币,就是中央银行整个发出去的现金,加在一块,专业术语叫M2(广义货币),2002年这个增长速度达到多少?达到了19.86%。贷款我们增长速度多少呢?达到了16.9%,这个差才差2.96个百分点,就差3个百分点不到,这是2002年,大家注意。到了2003年,也就是说当时经济学界,都在议论的,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间出现了局部过热,就是非典是四五六月份,七八九月份信贷增长、贷款增长很大,那个时候我们的M2(广义货币),就是货币供应量的M2,仍然是19%多一点,19.6%左右。当时的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就是银行把从老百姓、企业手中得到的钱,拿出去放贷款,有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加起来本外币贷款,那时候增长率同比达到了21.4%。就是说19.63%的货币增长和21.4%的贷款增长。从2003年非常明显,就是贷款增长快,货币增长慢。这时候如果用货币减去贷款增长率是负数,快两个百分点。我们现在看这两年,到了2004年,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是14.4%,我们的贷款(增长)是11.3%,货币大于贷款的增长率达到3点多个百分点,到了今年到10月份的数据,我们M2(广义货币)增长很快,在18%左右,我们的贷款增长多少?才13.7%,这个时候的差,是达到了4.3个百分点。这是我想说的就是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贷款的增长速度。 夏斌:大家都在说,企业在说资金紧,有的人说货币政策要松。我说货币并不紧,紧的是贷款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我们整个经济融资的格局以银行为主的这样一种融资格局之下,说得通俗一点,整个经济发展企业需要得到的资金,主要是通过银行得到资金,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主要就看的贷款增长,并没有像货币的增长这么快。 夏斌:松货币、紧信贷从何而来? 夏斌:形成这样一个特征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我认为,第一,这一两年的外汇储备增长快。外汇储备积累得多,就是说企业生产了产品,出口得到了美元,然后卖给了银行,商业银行又卖给了中央银行,在卖给中央银行外汇的过程中间,中央银行就投放了人民币,所以你外汇储备多,中央银行货币投放就要多,简单讲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一比八,或者说八点几就是投放得比较多。外汇储备增长快,外汇的账款就比较多,而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舆论之下,为了防止热钱更多来进行冲击,市场利率又不能让它太高。在座可能有的很专业的,就是说美国的利率,和中国的利率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都差不多,或者说甚至反过来,我的利率高,美国的利率低,那么外资更愿意进来投机了,所以一定要保持这个利差,所以这样的话就是说,外汇储备增加快,外汇账款多,对于货币供应这个压力就比较大,就是我说一个原因,为什么货币供应相对来说比较多。 夏斌:第二是这一两年我们的金融监管的力度加强,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底我们的过渡期基本结束,到2007年1月1号银行业基本要全面开放。所以在这样一种倒计时的过程中间,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我们的商业银行也加强自律。在监管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资本充足率。我通俗地讲,所谓的资本充足率就是说一个银行贷款能贷款多少,资本充足率要求比方说8%,也就是说分子是资本,分母是贷款,严格讲是各种风险资产的权重等等,我们就舍去不讲了,就简单讲就是8%。我们有几家银行现在已经股份制改造,政府注资、不良贷款剥离,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间,以及到现在为止,我们很多银行资本充足率还没有到8%,为了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为了迎接2007年银行业的全面开放,银行业要加强自律,赶紧要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也就是说要提高资本充足率,要到8%。怎么办?加快了充实资本,如果说资本充实不够,或者说市场上找不到资本,为了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只能缩小贷款,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意思。 夏斌:第三个原因就是说为什么银行贷款比较紧了,就不像货币供应原来那么松,第三个原因就是银行这一两年也加快了金融改革,经营水平有所提高,贷款的周转速度加快了。 夏斌:当前货币形势下的金融改善 夏斌: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金融制度怎么改善?怎么通过金融制度的进一步改善来保证我们国民经济继续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又是一个挑战。因为前面讲的这种形势在原来是不存在的。原来是企业、老百姓把钱放到银行里,银行就马上贷款,贷款就赚贷款利差,现在不那么容易了。怎么样保持这个经济继续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继续能够得到资金的支持?我们要分析,我前面讲的信贷比较紧,而这几年经济是在怎么增长的,资金从哪里来的。这一两年,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资金供应方面,我认为第一块它不是直接从银行贷款里面得到的,是土地收入得到的,据有关人士不完全统计,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买卖土地得到的收入2003年是5300亿元,到2004年是3200亿元,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资金来源,通过卖土地得到一些收入。到了2005年现在数据没有,2005年也不会太少,当然可能会有所下降。 夏斌:第二块是外资,就是外商直接投资,去年一年,外商直接投资是606亿美元,如果按照汇率一折,整个社会的建设资金就是5000亿人民币左右。 夏斌:还有一块就是民间的融资行为,不管是地下金融也好钱庄也好,以及其他的一些私募的股权投资和其他的一些民间融资的形式,据中央银行有关部门的分析,民间融资有9500亿元。 夏斌:第四块资金来源,我认为是企业这两年经营的利润积累。我们这轮的经济起来是2002年8月份开始,全国银行贷款大量增长。2003年非典期间,贷款增长仍然很快,到了2004年宏观调控。企业在经济增长比较快,工业产值增长比较快的情况下,企业赚了钱,它的利润的积累转为投资,这是对经济的一个促动。我记得去年的第二季度左右的时候,企业利润同比增长是45%左右,那是相当高。就是说货币比较松的,到了企业贷款,又相对货币来说比较紧,而我们的融资格局,股市的规模也不大,主要是通过银行,那么为什么前几年经济发展这么快,我是讲这几条原因在支持着,从资金面角度讲,不从其他政策角度。 夏斌:金融改革的现状和未来 夏斌:第三大问题,讲一讲怎么样加快金融机构的改革,这也是我们当今中国金融领域中间一件讨论非常热烈,社会也很关心的一件事情。具体说对四大银行的改革,现在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然后进行上市,社会上有不少议论,那么我们说这有没有必要,为什么必须要改,我前面已经提到,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我们2006年底过渡期就结束了,2007年就全面开放银行业,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四大银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转轨金融中间留下了大量的巨额的不良贷款,所谓大量的巨额的不良贷款很简单就是说银行吸收的存款就是负债,资产方没有花好输掉了,不匹配了,这不就是风险吗,大家都要去拿钱不就没钱了吗,简单讲就是这个道理,大量的不良贷款,特别是主要的商业银行我们政府已经剥离了不少不良贷款,与此同时政府也通过外汇储备,注资了不少资本金,到现在我们主要商业银行还有一万多亿的不良贷款,这可不是一笔小的数据,所以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如果不加快改革,如果不尽快把四大银行和更多的银行它的肌体搞得健康一些,搞得能够与海外进来的外资金融机构进行竞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危险的。 夏斌:特别是随着信息披露逐步的透明逐步的公开化,作为居民作为企业都愿意把钱放在一个稳健的银行,安全的银行,当然这些数据被公布,外国银行不良贷款很少,我们的银行不良贷款很多,作为一个老百姓,作为企业他要为了避险你说他钱放哪里去,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国务院,中央政府是下决心加快银行的改革,我认为非常正确, 夏斌:金融机构的改革,有证券、有银行、有保险、有基金、有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等一大堆,重点是什么,很简单,我们看整个这么多机构在我们全国的社会融资中间,谁的融资量最大,是银行,95%的融资量都是银行在做,所以要抓金融机构的改革必须抓住银行,抓住银行必须首先抓住四大银行,四大银行资产负债的份额,我没带最新的数据我印象中间都是60%到65%左右,原来更高,最近两年的改革在加快以后,慢慢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四大银行但是在全国还是60%左右的份额,最大的份额它占有着,所以必须抓银行,必须抓大银行,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银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一个改革的文件里面已经提出,我们银行或者说金融机构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形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就是防范风险,内部风险控制,内控严密,营运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我认为中央关于金融改革,关于金融机构的改革,这方向是非常的明确,说得非常清楚,而理解这段话,我认为重点我们要理解的是,就是要把银行办成一个有良好经营管理水平的能够赚钱的现代金融企业,我通俗讲就是良好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是亏损的而是不断赚钱的现代金融企业。 夏斌:中国银行业如何引进战略投资者? 夏斌:改革的方向大家很清楚,但是现在就是这些具体问题怎么看,就是如何看待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要不要考虑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个问题上的金融安全问题,看法有的是截然相反,我想说几点,我和大家再共同学习一下,我们中央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在这个建议中间,在讲到金融体制改革这一段里面,最后一句话专门提到了,要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我认为这是中央对于我们整个金融改革中间的,也是提出一条原则。那么如何看待引进战略投资者。 夏斌:我想第一,我认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争取上市,方向是正确的,怎么说这个问题,第一在座的和社会上大家都了解,我们的银行的问题很大,也就是说不良贷款数量是不少,我们如果完全靠中央财政,靠政府来解决是很困难的,是困难的。 夏斌:第二我们搞股份制改造,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股份制改造,主要也不是股份制改造,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股份制改造,改善产权结构,是要引进先进银行的管理经验、管理技术和信贷文化。 夏斌:第三时机非常紧迫,我们不能再拖,所以选择适当的个别的银行在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以后,争取海外上市,我认为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主要不是引资金,战略投资者当然也进来一部分资金,但我们主要不是引资金,我们是要引管理、引技术、引文化,引信贷文化,确实在建行这个股份制改造中间,美国银行入股建行,美国银行就派了五十名专家专门协助如何把建设银行搞好,从方方面面,从银行内部的各个业务环节来进行协助,来进行咨询,来进行帮忙,所以这个还是要说,你比如说交行,有汇丰银行入股,汇丰银行也把大量的零售业务的经验来和交行进行协调,进行改善,帮助交行进行改善,所以这些工作还是做了大量的,我认为有些是因为对外宣传的不够,所以我认为方向应该是对的,引进战略投资者,我前面讲了几条原因,我们必须这么干,时间又紧,我们资金也不够,目的还是为了引文化,引信贷文化,引技术,引经验来改造我们的银行,有时候大家也知道我们有些文化不用点先进的理念来冲冲,有时候内部要改是很难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听说某个银行是一个外国籍的人当行长了,又遇到了日常我们国内,比如说某笔银行贷款,审贷委员会上面已经否定了,我们的行长,在开全国行长会议的时候,见到了总行行长,往往就说我能不能再通融一下,碰到了这个外国行长,外国行长一本正经地说,我希望今天你谈这个事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要申请贷款的事你不要找我,当你贷款发出去收不回来你跟我说,这一下子给我也耳目一新,这就是我们往往就没想到这个,我们是很习惯了,碰在一块做做工作什么等等,这个无形之中是种信贷文化的冲击。那么引进的原则,我认为引进战略投资者第一不要勉强,第二不能刮风,第三不能内部下行政的指令,还应该是按照市场的原则,不光是银行,其他金融机构都一样,就是说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内部不能搞这些东西,我们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应该体现市场的原则,搞自愿互利,我们不是要引文化、引技术、引经验吗,我们应该选择外国银行干得好的,有亮点的,特别是在差异化管理方面,拿得出一些真的本事的,我们希望这样的银行,多来入股我们的银行。 夏斌:第三个问题就是说怎么样看待贱卖和制度成本,因为市场上讨论很多,有的说我们的股卖便宜了,那么我们有的官员也说,因为我们在谈判中间很艰苦,外国认为我们体制中间还有官本位的,还有行政指令的,所以他对你的股票价格就要讨价还价,压得比较低,客观上讲,我们确实在我们体制改革中间,我们有一些制度成本,我认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的外方投资者,他们是看到我们在想急于解决我们银行的问题,必须寻求境外投资者,所以时间紧,借此要挟我们,或者说进行博弈,我认为在这个方面我们也不能太简单化,就是外方投资者就这么单纯,对此我们也应该有所准备,我认为怎么样减少制度成本,我个人在媒体上讲过,我们可以引进第三方投资者来进行竞争,进行招标,比方说我前面讲货币形势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很多,企业也好,老百姓也好,都有很多钱现在找不到投资的东西,那个产品利率太低,那个好的有些东西买不着,所以这个钱不知道往哪里投,只能放银行,我们能不能把老百姓的钱组织起来,我提出搞银行重组的股权基金,由金融机构来发行基金,把老百姓的钱聚在一块,作为代表和银行谈判,和外国投资者谈判竞争,我认为国家已经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剥离了,国家已经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进去了,这个银行已经是很干净,很不错了,我们也想买,我想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或者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肯定比没有好,咱们说得极端点,如果最后的竞争结果就是国内的投资者,当然不完全可能,哪怕在竞争中间有些个别的银行就是国内投资者参股,我们又怕什么呢?我们看看中国银行业中间搞得最好的,在进入世界前25名资本利润率最佳的银行招商银行,它并没有境外投资者,但是它股权、产权结构的改革比较合理,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它一样做得很漂亮,所以由此而得到启发,我们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做什么事,我们都要讲辩证法,我们要引进战略投资者,但是我们也不是完全就躺在上面,我刚才是讲制度成本角度,就是我们应该找第三方投资者进行竞争,可以尽可能减少成本。 夏斌:第四个就是改革的成果,中国人的分享问题,我们知道,我们银行改革是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和代价,不良贷款大量地剥离,政府又拿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又注进去了,我听说工商银行,就是也不叫下岗,就是裁员吧,或者提前退休吧,大批的人走了,这都是改革的代价,与此同时经过这些措施以后,财务重组以后,我们的银行资产负债表也很漂亮,资产质量也很不错,资本充足率也很高,它一上市肯定是这个股票是涨的,而且每年利润赚了很多,分红也不会少,所以我就说改革我们付出了代价,整个社会付出了代价,政府拿钱就是整个社会付出了代价,我们改革的成果,应该不应该能够不能够让我们自己也分享一点,这就是涉及到中国的居民能不能入股投资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我们的银行是不是都要到海外上市,能不能A股、H股同时上市,我相信中国的居民,中国的投资者,现在投资风险意识都很高,他也会通过中间人把信息完全看明白,好东西他还是愿意买的,就怕你宣传不够,好东西是愿意买的,他怎么怕呢?所以这个问题呢,我想就是说,改革成果的国人分享问题。因为这方面讨论很多, 夏斌:总体上说我们这个事要做,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得漂亮,做得体现我们的国家的利益,体现我们国家眼前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好,我的演讲就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到2006年年底我们的金融机构、我们的金融业就要全面地对世界开放了,我们能不能够抓住这短短的最后一年的过渡期,从体制上、制度上充分提高我们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我想这也是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悬念,面对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面对我们大家所每天接触到的许许多多的经济问题,我们大家的思考,我们大家的困惑,中国经济大讲堂将会和大家一同来解开这一个个中国经济的问号,感谢各位收看这期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制片人:姜诗明 主编: 赵 悦 编导: 谢 昆 《中国经济大讲堂》播出时间: 11月22日至11月27日 中央二套 每晚22:00——23:00 相关专题: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