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新闻中国”十一月论坛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1:13 中国新闻周刊

  姚洋:谢谢张所长,下面有请国家发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丁元竹先生讲话。

  丁元竹(国家发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研究员):

  在中国目前这个阶段,我理解的社会责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企业应当遵守基本的法律,包括应该按章纳税,生产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产品,应该善待员工,为员工提供体面工作的条件。第二个层面,企业应当对他所在的社区承担的责任,包括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保护所在社区的环境,为所在社区环境的改善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也支持所在社区的发展。第三个层面,企业在这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应当做一些我们现在政府希望做的慈善贡献,捐助一些钱物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这同样是一种社会责任。

  为什么会在现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当前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发育健全的社会有三个部门,第一部门是政府,第二部门是企业,第三部门是社会组织,现在这三个部门之间的行为都出现了某种交叉。政府本来应该提供公共物品,但是从新公共经济学和新的政府改革来看,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置资源效率。社会组织NGO本来是政府给钱或者自己挣钱做公益事业,现在对NGO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要有效地使用政府和企业的捐助或者自己用经营的手段盈利以后更好地去让资源最有效地利用。对于企业,本来以盈利为目的是他的基本行为特征,现在要求既要盈利同时又要尽社会责任。现在人们过去的基本行为模式实际上都出现了两面性或者交叉,这是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所呈现的特点。

  第二个原因,最近几年中国在讨论企业的社会责任跟整个经济全球化不无关系。社会责任本来是一个外来的概念,而且也受到国外一些思潮的影响,包括国外的组织、国外的企业、国外的NGO,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影响我们国内,使我们来讨论社会责任问题。所以,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每个参与国都要不断地调整内部机制,于是一系列的社会责任问题、价格机制问题、货币机制问题都需要重新考虑。企业关注社会责任,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内部机制调整的一个结果。

  第三个原因,我们国家自身整个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对企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比如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环境保护的政策,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都要求企业必须承担环保的责任,从所在地区或社区的角度考虑环境问题。在企业社会捐赠方面现在也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当前经济关系中的一次分配、二次分配,都还不能有效地达到分配公平,于是就出现社会呼吁三次分配,或者叫做慈善事业的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了这么一个阶段后,大家才开始讨论社会责任这个问题。

  那么,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怎样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我有三点看法,第一,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放到一个更大的社会环境下去理解,去研究。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有三个基本的价值来支持:第一就是责任,第二就是机会,第三就是大家能够一起共同工作。要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要研究一下整个社会责任问题。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社会,每一个主体都应该承担责任。具体地说,不只是说企业要尽社会责任,政府有没有责任?政府的责任是什么?如果说政府不能尽到政府应该尽的责任,光要企业尽责任,他能做到吗?不能做到。如果公民不能尽公民的责任,要求企业单独尽企业的责任,能做到吗?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责任感,企业就会出现诈骗,出现生产假冒伪劣,出现违法乱纪,同样政府官员也会违法乱纪,会贪污,公民也会不遵纪守法,会犯罪。我们现在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在整个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来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二,我觉得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机会的社会,就是说政府要创造机会给社会成员去分享发展的成果,企业应该创造机会给员工,企业还应该抓住市场机会,让员工也获得和分享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也都有责任去抓住社会发展的机会,以跟上和分享社会的发展。

  第三,要培养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理清我们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大家在一个共同体里工作需要拥有共同的社会基本价值。责任问题是一个精神领域的问题,当一个社会真正要全面协调发展的时候,精神领域的发展也是一个硬道理。只有每个人真正对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每个企业对自己的行为有约束,成为一个硬道理的时候,企业的社会责任才有可能形成。美国在1935年以前法律并没有对慈善事业有税收优惠安排,但是美国的慈善事业在两百多年前已经发展的很好,他们的基金会、现代慈善事业的基本理念在立法之前都形成了。这是文化传统、文化价值的问题,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是硬道理,精神发展也是硬道理,没有这样一个硬道理,社会责任难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现在,我们应该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做一个具体、全面的研究,不但研究劳工问题、劳资关系问题,还要全面地研究包括员工、产品、和社区的关系。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做出判断,然后提出一些对策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姚洋:谢谢丁先生,下面请郭军先生发言。

  郭军(全国总工会法律部 副部长):

  企业社会责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劳工权益问题、环境的问题、劳资问题等等,有法律层面的底线,也有道德层面的问题。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现在有四种态度,

  第一,希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接受责任的要求,这恐怕是一种“

神话”,是乐观主义的想法。那样当然很完美,不仅仅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且采购的时候,还要审查关系企业有没有承担社会责任,不然就不采购不合格企业的产品,应该说这是最理想了,但是比较难实现。企业就是一个经济动物,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肯定要有所牺牲,让所有企业都坚持“社会责任是利润的底线”,难度恐怕相当大。企业社会责任本身就是商业竞争造成的运动,只是这个运动非常幸运的是吻合了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企业的确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但恐怕并不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自觉认识,需要我们施加一点压力去推动它。如果说资本家不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但是企业家一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第二,现在有些企业对社会责任非常担心,认为狼来了,想抵制社会责任的要求,这恐怕是一个“大话”。因为在商业层面上来看抵制不了,企业如果拒绝承担社会责任就拿不到国际订单,抵制社会责任,第一是不明智,第二是和我们政治目标及各方面的社会发展也不吻合,第三也是做不到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大话”。

  第三,建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标准来替代国际标准,恐怕这也是一个“空话”。企业遵守了自己认为是非常理想的社会责任标准,但沃尔玛、IBM这样的国际企业并不认可,不跟你做生意,这也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从整个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标准不可能够完全替代国际标准。

  第四,强调社会责任标准就是国际贸易的规则,这绝对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假话”。现在企业之所以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标准,可能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世界范围的贸易竞争压力,但ISO出台社会责任标准不是为了制定一个技术认证标准,而是从企业发展的理念、从社会进步的方向进行一种倡导,是一种指引性的标准。所以,中国在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制定方面是可以表达我们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的。

  我们的立场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一定要公平分担,所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制定ISO社会责任准的时候,特别强调南北平衡,一直强调要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共同推动这个事情。发达国家标榜自己是负责任的企业,要求发展中国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在产品采购中却不断压价再压价,产品出货期不断缩短再缩短,发展中国家企业怎么去承担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应当也有一个生产链,让各个环节来公平分摊责任。

  现在我们应该在政治上高度重视社会责任问题,不能让这件事情变成国外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和攻击的“软肋”。同时在经济上应该积极应对,及时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我们的政策导向要创造环境,表彰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政府、社会、劳工、消费者,包括媒体都有责任推动企业往这个方向发展,因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谢谢!

  姚洋:谢谢郭先生,下面请贾峰先生发言。

  贾峰(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 副主任):

  其实过去中国国有企业承担了相当多的社会责任,企业办政府,企业办社会,承担了很多的社会成本,因此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下往往败下阵来。现在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美国MIT的一位著名学者说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家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心智模式,就是要让企业的成本压下来,销售价格涨上去,让利润增长起来,使得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种企业家固有的心智模式也是学者经常谈到的看不见的手起作用的结果,这个模式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中的法律环境。但是现在因为生态环境的问题,因为劳工的问题,因为很多其他社会问题,人们开始追问企业是不是也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尤其对中国企业家来说,如果想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家,就不得不考虑更大范围、更远大的理想或者想法。

  很多的标准或者社会的伦理道德,往往在一定社会公众意愿的推动下,很快演变成为一个法律,而这个法律它可能还会随着意愿的增强,标准会越来越高。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是有些标准不一定是法律,却可能比法律还要重要,比法律还要严格。比如我在一个著名的手机公司谈环境问题,我提到作为企业尤其是对于手机企业,大批量的手机更新换代,以及通过广告,通过各种的媒体鼓励我们社会上的很多人士频繁更换手机,这是一种对环境不利的影响。一个企业工厂里可以符合劳工的条件、环保的条件,甚至有很好的劳务条款,但是现在要求企业的责任延伸。在法律上这种责任延伸已经体现出来,欧盟的法律就要求生产十几类IT产品和家用电器的生产者应该对最终的垃圾处置包括使用过的产品回收承担法律责任。当然现在的标准比较低,这个标准会逐步提高,当这个标准提高到回收旧的产品的费用,和卖出一个新产品的利润达到一定的平衡点的时候,就会发现制造商开始强调的不是产品的配置更新、升级换代,而是强调我的产品的经久耐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立法可能在社会责任的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从一种倡导变成一种实质性的约束,从社会责任到法律责任。比如在美国1986年颁布的《超级基金法》,对颁布以前的污染行为也要求承担法律责任,这样的法律在美国有,在中国也将会有。

  企业社会责任如何去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就是利润的底线,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除了理想的模式是不是还有另外的模式。今天有雀巢公司的代表,现在国际上有一个很好的项目叫做“公平咖啡交易项目”,近二十年以来,咖啡的产量在增加,但是咖啡的销售价格在下降,大咖啡公司采购咖啡的价格要远远低于咖啡生产的成本。咖啡的种植者明知亏本还要生产,他们采取各式各样的方式,比如扩大种植面积,破坏生态系统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现在大的采购商参加了公平咖啡交易活动,消费者购买同样的一个产品多花一块五毛钱,这一块五毛钱没有给生产商,而是让利给种咖啡的农民。世界上有很多的项目,这些项目在不断地推动社会责任更大面积的推行。

  一位来自于北欧做环境研究的学者,当他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的时候,认为中国的发展趋势很好,而且在往积极的方面发展。中国现在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实验室,他把各种社会问题都集中在这里,别人可能在一百年的时间里面才能够看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在十年、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看到。今天在座的所有人聚在这里也是希望这个进程快一些,大家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间。谢谢!

  姚洋:谢谢贾先生。下面请杨雪冬先生发言。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谢谢主持人,我想讲三点内容。

  第一,企业责任是怎么来的?企业责任应当有一个来源,只有弄清这个来源,才能建立起企业责任。首先,传统计划体制就对中国的企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所谓的“企业办社会”的说法就是这一事实的体现。其次,劳动法对企业也有一些要求。再次,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的需要也赋予企业以社会责任的意识,这些都使得企业对他所在的地区负责任。

  第二,企业责任的外延是什么?我们讨论“企业社会责任”,最关键的是要弄清到底什么是“社会”。我觉得“社会”这个概念的外延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企业生存的环境方面;第二个是在国内社会的社会责任方面;第三个是国际社会的社会责任方面。大家讨论企业社会责任,很重要的原因是第三个社会出现了,企业从国内竞争升级到了跨国竞争。

  第三,政府在企业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应当起到作用。因为一个国家要发展,企业是非常核心的一部分,政府有义务来帮助企业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没有政府参与,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它的竞争力也是没有办法提高的。我前段时间去了泉州,当地政府就帮助企业做了很多事情来维护外来工的权益,比如说帮助外来工诉讼、培训,我觉得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当承担他自己相应的社会责任。从某种程度上,一个政府如果不能承担一定的责任,我们简单地要求企业去负责,这是不现实的。谢谢!

  姚洋:下面请邓国胜所长发言。

  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 所长):

  谢谢主持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话题,我也谈三点。

  第一,谈一点基本的判断。现在谈起社会责任,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有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可能我们面临的形势也更为严峻,现在公共领域遭受到的市场力量的侵害也越来越大。我们知道中国这几年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大,一方面因为它财富越来越多,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另一方面因为我们企业家的政治权利正在合法化。我们最近在一个地方调研,企业进政协有53个人。我们谈企业社会责任,很多企业不要说讲伦理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连起码的法律责任都没有尽到。在这个转型期,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虽然我们在谈它,但越谈它,说明问题越严重,形势越严峻。这是一点判断。

  第二,谈一点认识。我们怎么样才能使企业具有社会责任?刚才他们也谈了很多,需要政府承担更大的责任,需要媒体承担更大的责任,需要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大家有时候忽略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就是NGO的力量。从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史来看,其实NGO扮演的角色是蛮重要的。这是因为企业不会自愿去承担社会责任,大部分的企业是被动的,是非自愿的,虽然有少数先知先觉的企业有这种认识,但是绝大部分还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并且有时候企业会跟政府合谋,特别是跟一些基层政府合谋。在这种情况下,你指望政府承担责任很难。所以,为了保持公共领域不受侵害,仅靠政府、媒体来承担责任还不够,还需要NGO的作用。

  从西方的历程来看,NGO的作用有两个层面:一个扮演是“增加压力”的角色,成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集团。比如说消协,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大。还有环保组织,他的力量也很重要。这类组织在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劳工责任,督促自律等方面,扮演了“增加压力”的角色。另一方面,是扮演了“增强吸引力”的角色。企业要尽社会责任,他需要通过一些慈善机构或者志愿者组织,为他提供一个平台,NGO为企业近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平台。例如一些慈善机构或者志愿者组织,为企业想尽伦理道德的责任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NGO在推动企业履行责任方面作用会很大。但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的NGO在这两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所以第三,谈一点我们的建议。从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我们发现在压力层面谁做得最好,环保组织做得最好,消协、劳工组织,包括一些行业协会做得都不尽人意,现在比较而言,环保组织比较有影响,起的作用至少给人们感觉还比较大。为什么环保组织力量会这么大?我们研究发现,其实一些国际的环保组织成为了很重要的力量,民间的草根组织也非常有作用。另外,它为什么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关键在于NGO形成了网络,不仅自己有网络,而且跟国际上形成网络,比如说“绿色和平”,在中国打跨国公司打不过,就跑到美国找到绿色和平,打美国的跨国企业,这个作用马上显现出来,另外一个是通过跟消费者建立同谋,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消费者投票,这才使企业感到威慑力。所以,我们的建议是,NGO要发挥作用,一个是自下而上真正起作用,另外是要跟消费者结盟。

  现阶段在中国真正发挥作用的NGO还是官办的NGO,跨国公司要行善,在提升吸引力方面,目前官办机构可能发挥的作用更大。但不是所有的官办机构发挥的作用都很大。所以,要给这种官办组织以转型,要给草根组织以发展,并尽可能安排他们跟消费者结盟,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