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灾难有埋单者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1:54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悦、沈亮/吉林、黑龙江、北京报道

  就在爆炸发生10天前,11月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荣誉称号

  俄罗斯环境及紧急部门昨日开始监测位于中俄边境的黑龙江水质。松花江是俄罗斯
城市哈巴罗夫斯克60万居民的主要水源。

  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1月24日说,中国已于22日将松花江污染事件的有关情况向俄方通报,俄方对此表示感谢。

  在两天前,刘建超说,如果松花江确实受污染,中国将以负责任的态度,充分考虑下游国家的利益与关切。

  松花江是东北地区最大河流,也是中国继长江、黄河后的第三大河流。松花江注入的黑龙江是界河,污染团将流经俄罗斯境内,最终入海。

  无疑,这一事件造成的国际影响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大媒体均对此作长篇报道,对中国的生态环境表示担忧。然而,实际上,在此次水污染事件中最受损失的无疑是哈尔滨和它的市民们。

  污染是怎么泄漏到松花江的

  时至今日,苯污染事件究竟是如何造成的?苯污染究竟是通过何种渠道泄漏的?这些问题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哈尔滨刚传出要停水消息的时候,美国环保协会项目经理张灵鸽还和朋友分析说吉石化爆炸导致松花江停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他认为吉石化爆炸对大气的污染比较难以控制,但对水的污染本应该是能够得到积极控制的。

  “现在哈尔滨停水,造成松花江的污染,我也想问,怎么会变成这样?水污染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消除?”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刘君卓教授从新闻照片里看,消防队员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灭火,“我推断流入松花江的污染可能是灭火喷水量大,下水道饱和,污水就从地面上一直流到松花江里去了。”

  黑龙江专家翟平阳认为,此次松花江的苯类污染物来自吉林石化爆炸,但绝非是苯泄漏造成,因为苯只要遇到80.6摄氏度的高温便会彻底燃烧掉,而且爆炸发生后吉林石化为防止这些泄漏苯造成污染,有意识将泄漏的苯在空中燃尽,所以松花江污染不会是苯泄漏造成。但硝基苯和苯胺却燃烧不掉,而爆炸后的消防过程中,必须用水冲洗现场时,作为制造苯原料的硝基苯很容易伴随其他有机物一起被冲刷出来。

  《望东方周刊》调查发现,发生爆炸的厂房距松花江超过一公里,而吉石化的污水处理厂就在松花江边上。尽管吉石化在爆炸后很快便关闭了排污口,但污染并非通过排污口入江。原以为万无一失的设计却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失灵。

  “污染不是从污水管道入江,而是从民用下水口。” 松辽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李志群说。

  李志群爆炸发生后即赶赴吉石化调查污染情况。他告诉《望东方周刊》:“开始谁也没有想到,爆炸案灭火时的高压水流喷射使残留的苯原料通过下水道冲入松花江,结果火灭了,但产生了新的问题,造成了这次水污染事件。”

  吉化刚被评上“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根据已公开的报道,爆炸发生时,吉石化有关负责人表示,“爆炸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到水源。”

  “吉林石化这么表态肯定有它的利益,怕罚款或者追究,它这么说不客观,确实污染进入了松花江,单位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说话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但是作为区域政府和流域机构在此次水污染事件中却是十分负责的。”李志群对此评论说。

  直到哈尔滨停水事件发生,吉石化始终没有对污染事件表示负责。

  吉石化环保处副处长李志民在接受《望东方周刊》电话采访时表示,其实吉石化在爆炸之后就及时做了很多污染治理工作,这可以从吉林省环保局的通告中看到。但记者进一步追问时,他表示,公司有统一的新闻发布口径,他本人不能多说什么。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次污染事故的责任是非常明确的,应该由吉化公司双苯厂负责。

  “吉化的责任是不是刑事责任,现在事故的责任还在调查之中,在调查结束之后,我们会向媒体和公众公布。”张力军说。

  与此同时,吉石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全力挽救不良影响。中石油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曾玉康23日在哈尔滨表示,他受中石油委托,为给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带来的影响深表歉意。

  中石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石油时刻关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并将及时向媒体发布新进展。

  而事实上,吉石化发生爆炸之后,非但没有受到处罚,还受到了有关方面的慰问。11月18日上午,前来吉化慰问的副省长牛海军指出,多年来,吉林石化公司在吉林省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此次事故给公司带来了损失,省政府将全力帮助和支持吉林石化公司做好后续工作。

  而很蹊跷的事情是,就在爆炸案发生10天前,11月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荣誉称号,而全国只有21家企业获此称号,吉石化忝列其中。

  下游如感芒刺在背

  发生爆炸和污染的吉石化双苯厂正是在龙潭区内,而龙潭区是吉林市的工业区,聚集了大小上百家化工企业。一个“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污染隐患尚且如此,其他中小化工企业的环保状况可想而知。

  当地人说,松花江边的排污口多是化工企业在排放,甚至在松花江江心底部,还有暗设的排污口。

  吉林省副省长李斌在11月初到松花江流域调研指出,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任重而道远,必须尽快启动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对松花江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另一方面,李斌指出,目前松花江流域生活污染负荷已远远超过工业污染负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探索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行机制。

  吉石化的存在始终让下游的黑龙江感觉芒刺在背。

  据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平阳介绍,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大部分污染物来自于这家企业。自从这家企业建厂后,它的排污与松花江水质的下降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最早的污染渊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李志群告诉《望东方周刊》,水俣病这一汞污染造成的病症上世纪80年代就曾在松花江流域肆虐过。调查显示,当时的松花江存在着严重的汞污染,而污染源就来自于上游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此次爆炸的吉林石化双苯厂当年被称为101厂,而排出汞污染物的分厂当年被称为103厂。

  “当时就是我们松辽委水保局坚持把那个厂子搬迁了,才把这个问题解决。”李局长说。

  翟平阳提出,要治理松花江就必须关闭上游的污水口,并搬迁沿江不合理设置的化工企业。但是搬迁吉化需要的资金将会是个天文数字,短时期内政府难有财力实现这样的设想。

  “只可能一点点搬,那么大一个厂子一下子搬迁不现实。”李志群说。

  问题的难度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陈明忠副司长认为,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目前国内仍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

  据陈明忠介绍,水污染造成的经济

  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是更为严重的灾害。

  改变这种状况的尝试正在进行。长江、嘉陵江等江河污染治理今年起试行生态补偿机制,上游污染企业有义务为下游受害市民买单。国家环保总局还将把松花江、黄河等纳入全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流域,纳入“

十一五”规划。

  在这次水污染事件中,有四个老问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考验人们的智慧:一、如果是上游,你污染了没有?二、如果污染了,你道歉了没有?三、如果道歉了,你承诺了没有?四、如果承诺了,你将如何兑现?

  但这不仅仅是水污染的问题。有媒体发问:虽然,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为何到了某些地方、部门和企业来言,却形成了阻塞?是谁在故意隐瞒信息?是谁在渎职?为何此类问题在淮河就已暴露,但是,却仍然难以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了不少堪称世界上最好的环保法规,但是,由于一些官员执行不力,规划不周,以及由于官僚主义的存在,甚至由于某些部门的腐败行为,致使环境污染在一些地方失控并蔓延。

  这次灾难,是吉化的设计问题还是操作问题?水源上游为什么能建化工厂以及其他类型的重污染企业?政府和群众之间如何较快形成互信与互动?如何既要“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不是“以钱为本”发展社会经济?这些,都是此次危机留下的长久话题。-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