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 > 正文

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展播:关注张家港与厦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5:48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11月22日播出节目《我和我的城市-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展播(2)》,以下为节目内容。

  10月26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有9座城市、3个城区戴上了首批文明城市的桂冠,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表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在办好事、办实事上下功夫,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让人民群众从精神
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可以说,当选的每个城市都体现了这一点,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一讲述它们的故事,我们将展示每个城市最大的亮点,这些亮点对于所有的城市都会有借鉴意义。

  今天我们首先来关注张家港。

  张家港,是鉴真东渡,传播盛唐文化的千年古渡,又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他创造了人均8000美元的GDP,同时还成为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晨钟暮鼓,绿色生态长廊,让张家港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激情高效,一小时交通圈,让张家港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的排头兵。“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张家港城市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不过,在走进张家港之前,我们要先来看张家港的一个幼儿园。音乐教室里老师正弹着钢琴教孩子们唱歌;电脑教室里孩子们正在电脑上画画、玩游戏;在幼儿园的走廊,这里宽敞明亮,旁边的一间屋里,孩子们正在吃中午饭。这是孩子们玩耍和休息的房间。幼儿园放学了,孩子们排着队走出来,然后坐上校车,被老师一个一个地送回家。这是张家港市农村的一座普通幼儿园,走在张家港,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很难区分城市和乡村。农村的硬件设施和城市区别不大,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和城里人没有差别。其实,早在1995年,张家港就因为创建文明城市闻名全国,但当时为张家港赢来声誉的是城区建设,而农村当时还差距很大。事隔十年,在这次文明城市评选中,张家港在城乡联动这项指标上,赢得了满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唐桂芬老人是张家港锦丰镇建设村的一位村民,一幢米黄色的二层小楼就是她的家。房子是村里统一规划的,几乎每户村民都拥有这样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小楼。这是唐老太太的厨房,抽油烟机、微波炉、电饭锅一应俱全。做饭的空闲,唐老太太还带着记者参观了她家的

卫生间,洗漱台、洗衣机、抽水马桶、热水器,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农村家庭的卫生间。从2003年开始,张家港计划在3到5年的时间里投入42亿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与城市接轨,目前全市的25万农户中,已有6.3万户搬入村镇的集中居住区。

  在唐老太太洗菜做饭的同时,儿子陈沈伟在院子里擦车。陈沈伟在张家港市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现在他的身份依然是农民,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工作。陈沈伟说在张家港,户口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没有人关心你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因为大家生活都一样好。现在他的月收入有四五千元,两年前买了一辆私家车,每天往返单位来回只需要40分钟。

  陈沈伟:“买车没什么负担,以前人家买马做代步工具,现在汽车也就是一个代步工具,我们把它叫做现代的电驴。”

  陈沈伟的妻子蔡英,她的身份也是农民,但她很骄傲的告诉我们,她现在是一名日语老师。

  蔡英:“农村身份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这份工作还是不错的。”

  原来,蔡英曾经在日本打工三年,靠自学通晓日语,回国后就被张家港市的一所职业学校招聘为日语老师。只要有能力,就会被张家港接纳。虽然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蔡英依然愿意和丈夫生活在农村。

  蔡英:“现在公交车都很方便,就在我们家附近就能坐上去市区的公车,有的企业有班车接送,小孩上学也有班车接送,和城里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目前张家港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100%,有168辆公交车联通城乡,15分钟之内就可以从任何一个农村到达中心城镇。

  午饭做好了,唐老太太招呼全家一起吃饭,家里四世同堂,上面还有80多岁的父母双亲。记者注意到,餐桌上足足摆了十样菜,有

西红柿炒鸡蛋、有辣椒炒肉、有红烧鱼块、还有油焖小河虾,唐老太太告诉记者,除了青菜是自己家菜地里种的,其余的都是在村里的菜市场买回来的,而他们家每天都是这样变着花样地用餐。

  唐老太:“现在不但是吃饱,而且是吃好,讲究营养搭配。”

  吃完饭,陈沈伟带记者参观了他们居住的二楼,崭新的家具、大屏幕彩电和松软的地毯,气氛既温馨又充满了现代气息。村里给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宽带,在闲暇时间陈沈伟喜欢上网聊天,他告诉记者,家里的条件和张家港市里没什么区别,但是他更愿意住在这里。

  陈沈伟:“乡下的空气比城里好,噪音轻。”

  就在我们采访家里的男主人陈志明的时候,蔡英正拿着一款漂亮的摄像机拍摄,她已经习惯于把精彩的画面随时保留下来。在她身上已经看不到传统农民的影子,陈志明常年都在镇上工作,有城市户口,是个城市人,可他也不愿意离开农村。

  陈志明:“自己种的蔬菜放心吃,粮食放心吃,走路都有私家车。

  目前张家港全市的农村劳动力中,有75.5%都在从事非农业生产,来自非农业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7%。据测算,张家港城镇统一的恩格尔系数为36%,按照联合国的指标已属于富裕水平。

  在张家港,像唐大妈家这样城乡结合的家庭非常普遍,前几年,他们还只是觉得生活环境上越来越接近城市,但是现在,他们的社会保障也和城里人接轨了。采访中,唐大妈很骄傲地拿出一摞证件,告诉记者,这一个个小本本就是政府给她的各种保障。

  陈志明:“我们家有农村保险,我老头的社会保险,儿子又给我们买了商业保险。”

  现在唐大妈一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一年只要交40元钱,就可以享受3万多元的大病风险补贴。儿子和媳妇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退休后就可以拿到张家港的平均退休工资。除此之外,唐大妈和年迈的父母还分别享受每个月80元的退休金。除了没有

住房公积金,唐大妈与拥有城市户口的老伴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已经没有任何的区别。到2004年底,张家港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万人,参保率达到90.6%,47万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7.6%。

  张家港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范本。城乡协调发展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而张家港在这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其实,作为12个文明城市中唯一的一个县级市,张家港并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历史短,基础薄弱,过去这里甚至被称为“苏南北大荒”。那么,先天不足的张家港是如何成为首批文明城市的呢?张家港市委书记曹福龙亲身经历了这座小城的变化。

  曹书记:“我们张家港有这么一首民谣:‘六十年代是草房、七十年代翻瓦房、八十年代加走廊,九十年代起楼房,到了新的世纪我们张家港人洋房加装潢,’这是我们张家港的变化。”

  张家港是一座善于创造财富的城市,一个只有900多平方公里、86万人口的县级市,2004年创造GDP576亿元,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三,上缴国家财税168亿元,在全国县级城市中名列第一。

  曹书记:“我们2004年对张家港的弱势群体作了一个统计,还有上不了学、看不起病的,那个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们总共有4372户,尽管这个数字在我们张家港全市来讲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只有1.3%,但是对他们来讲,是百分之一百的灾难。”

  张家港是一座城乡融合的城市,无论是收入还是社会保障,张家港正竭力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政府财政每年出资1亿元用于农村基本建设,率先在全国构建城乡统一的医疗、养老、生育、工伤和失业保障体系。从2003年开始,张家港计划在3-5年内投入42亿元,进一步加快农村和城市的接轨。

  曹书记:“我是张家港人,对张家港非常有感情。让我最高兴的是,我每天能看到我们的老百姓在街心花园健身、散步,能听到他们开心爽朗的笑声。”

  张家港是一座花园城市。在没有自然林区的苏南大地,张家港奇迹般地拥有118个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平均每500米就建有一个公园或绿地。从2003年起,张家港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城市生态建设,目前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2%,森林覆盖率达到18.7%,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到12.3平方米。

  对于张家港当选文明城市,当地老百姓用了一句话来形容叫,十年磨一剑。而现在文明社区、诚信体系、文明行业建设已经成为张家港三张独特的城市名片。曹福龙告诉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厦门,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海天一线,白鹭栖息,厦门自古又有“鹭岛”之称。厦门的著名风景区鼓浪屿景色秀丽、四季常青,被誉为中国的“海上花园”,这个1.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有着300多台钢琴,又u被称为是“音乐岛”、“琴岛”。厦门还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特区之一,创办特区以来,厦门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8.2%的速度增长,位居全国前列,是创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是厦门的优势。不过,当选文明城市厦门靠的还不仅是这些。厦门是外来务工人员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目前厦门的外来务工人员达到8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在这次文明城市考评的119项指标中,有6项指标涉及到外来员工的评价,而厦门在这6项指标中全部得到了满分。厦门究竟凭着什么在外来务工人员中赢得这么高的满意度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到厦门打工的湖南农民老王。

  老汉叫王付中今年53岁,一个月前,他从湖南农村老家来厦门打工,从事的是最艰苦也最危险的建筑工作。10月19日这一天,老王在工地干活时,突然摔伤了腿。

  王付中:“不小心踩到石子,一崴,膝盖有一块骨头塌下去了。”

  被送到医院后,老王才知道,自己的膝盖骨已经断裂,手术费需要7000多元钱,这相当于他一家四、五年的收入。

  王付中:“我年纪这么大了,腿要是不恢复的话肯定还不清了。”

  老王有许多老乡在各地做建筑工人,因为工伤,一些老乡被扫地出门,不仅无钱看病,而且还落下了终生残疾。正当老王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发愁的时候,他打工的那家企业的负责人找到了他,老王的手术费有人承担了。

  施工单位负责人:“至于治疗费用你放心,单位都给你出了。”

  刚来厦门打工的老王并不知道,从1999年起,厦门市就要求全市所有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为建筑工人投保意外伤害险,老王所担心的因为工伤而无钱治病的情况,在厦门早已杜绝。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白玉渊:“推行建筑工人意外险,对这些不幸发生事故的家庭也是一种救济。”

  早在1998年,国家就要求施工企业为建筑工人投保意外伤害险,但这一规定在不少城市都没能落实,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与这些城市一样,厦门在推行这项规定之初,同样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白玉渊:“遇到最大的阻力应该是投保企业,不赞成这项做法。”

  按照规定,建筑工人意外伤害险的保费,工人们无需掏一分钱,完全由建筑企业承担。

  厦门思总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应国平:“不太愿意接受,就是都涉及到成本的问题。”

  思总建设公司是厦门规模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应国平,当初在面对政府推行的建筑工人意外伤害险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企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应国平:“我的理解企业要发展

  利润是最大化的

  解说:

  厦门市共有200多家施工企业,既是厦门本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又是厦门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而现在政府让他们出钱,为外来务工人员上保险,让厦门市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非常不满。

  白玉渊:“站在他们的角度,认为对企业的正常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

  本地企业的利益,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孰重孰轻,如何权衡,厦门市的决策者压力巨大。最终,他们选择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1999年6月,厦门市出台规定:建筑企业必须为工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如果不上,不予办理施工手续。

  白玉渊:“反响比较大,除了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以外 ,认为又增加了办事程序。”

  尽管本地建筑施工企业强烈反对这一险种,但厦门市政府不为所动,依然强力推行,这场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最终厦门市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接受了这项新政,1999年,厦门成为全国第一个意外伤害险参保率达100%的城市。近6年来,厦门市共有近万名建筑工人发生工伤意外,他们共拿到了194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赔付金,(字版)平均每人将近2000元。事实上,建筑意外伤害险仅仅只是厦门城市管理者对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的一个方面,早就从1993年开始,厦门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就已经陆续享受到养老、工伤、医疗、失业这些城里人才能享受的社会保障。

  劳动局:“由地税对企业进行稽核,检查企业是否如实申报社会保险费。”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这种保障,厦门不仅有口号,更有手段,企业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必须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纳保险费用。这些严密的制度和措施使厦门一半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了养老、工伤、医疗、失业保险,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的时候,厦门的劳务市场依然活跃。

  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问题,千头万绪,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看了厦门的故事,相信对很多城市是一个启示。这次文明城市评选的初衷,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来听听厦门市委书记的看法。

  书记:“外来务工人员,就是我们的出租车司机 6000多名,绝大部分来自厦门市以外,他们把厦门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我经常也去坐出租车,他们其实并不认得我,他们很如实地讲厦门的优点,当然也讲它的不足,心齐气顺我们就会人和业兴。”

  厦门市是一座容易融合的城市,有40万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居民一样享受到了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150多万人次的外来务工人员接受过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

  书记:“老人可以在这个优美的环境下散步,小孩可以在这里嬉戏。哪怕是家里有点烦闷 或者是要想发火 ,一看到那么漂亮的环境,一看到这个蓝天碧海

  我想他的火气会消得很多。”

  厦门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达标率为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城市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一年365天大气指数均为优或者良。2002年被联合国授予“国际花园城市”,2004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其实,无论改善城市环境,还是善待外来务工人员,厦门的出发点都是一个,以人为本。在这次当选的9个城市中,厦门的得分位居第一。他们的经验就是,群众利益无小事,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主编:张凯华 记者:孙菁 王立平 摄像:李培 樊金峰 编辑:向华

  CCTV-2《经济半小时》首播时间:21:30 次日重播:16:40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