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专集:四川人是天下的盐(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8:36 南方人物周刊 | |||||||||
南方人物周刊四川人是天下的盐专题封面 纤夫 本刊编辑部 盐,是四川人的命,巴蜀祖先最初的武斗就是为盐而战。谁有能力领导他们夺得盐,谁就是他们的首领。
盐,是四川人通往山外的路,大山深处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就是昔日盐贩子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盐者,岩也;盐是人类的根,不是食盐,而是岩石。做天下的盐,就是做社会栋梁。1930年代美国共产党拍了一部电影,直译叫《天下之盐》,中国把它翻译成一个词,叫《社会中坚》。 盐者,言也;盐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巴蔓子割头不割城的英勇大义。食盐者不食言。 盐,是生活的沉淀物,生命的结晶体。飘零在生活中,散落在众生里,待我们去发现,去搜索,去品味。在成都,哪怕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茶馆里,一个普通老者都可以和你龙门阵半天,言语中无不闪烁着如盐般晶莹透亮的朴素哲理。 无盐则无味,一咸抵三鲜。 因为有盐,所以川菜有名;因为有盐,所以川人有味。盐,需要你去慢慢的品味,当你品出其中的“咸”来,你便懂得了四川人。 四川人好吃。麻辣二字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招牌,但麻辣是表面口味,川菜真正的起点在盐味。四川人是天下盐味最重的人,他们喜欢用嘴巴去衡量人的生命价值。若是自由、豪爽,浑身通泰、不拘一格的,他们不说有情有义,而说“有盐有味”。反过来,一辈子谨小慎微,为物所役、与邻为壑的,那就叫“没盐淡味”,白白来了世上一回。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丑女叫“无盐”,但四川的女子或辣或酸,或麻或嗲,都是有盐味的。美不美不在容颜,而在椒盐。有盐就是红妆的超女,无盐就是武装的巾帼。 就如《马太福音》中基督曾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在中国的人群中,盐,是能为好吃的四川人找到的一个最好譬喻。 因为盐是海洋文明的遗迹和象征。甚至有学者怀疑三星堆是古犹太文明的一次“宫外孕”。四川是中国的盐都,是儒家中国唯一一块深凹下去、与远古海洋气息相接的大盆地。川西有号称千年盐都的自贡,川东有号称中国死海的大英县盐湖。川北还有诞生了始祖盘古和嫘祖的盐亭县。 千百年来,四川人凭自己的盐和自己的嘴,硬是把这块盆地变成了中国的泡菜坛子,和中国的味蕾。上天造四川这块盆地,就是为中国人造胃。好有一比,人民若是君主,四川人就是“大长今”。但四川人瞧不起满汉全席,他们愿意给天下人做盐,不喜欢给帝王做厨子。 因为盐也是自由和独立的象征。活得有盐有味,活得自由自在,是四川人的理想。尽管四川人在各个领域不乏骄子,但世俗的成功从来不是这块土地上的人的最高理想。尽管四川自古多才子,但四川这块地界几乎不出圣人,不出道貌岸然的模范。甚至也很少出状元探花。它出的都是大小的鬼才、怪才和异端。 四川人是“不成器”的,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这是四川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迥异之处。自古以来,礼教的约束在这里最弱,逍遥的理想从胃口一直延伸到头脑。立功、立言、立德的伪不朽,不如一盘东坡肘子。你看苏东坡这大胖子留下的几道菜肴,尽是大肉。就知道四川从文化人到挑夫走卒,从古到今一个共同的性情,是只要活得自在,不怕吃得饿怂。 四川人的道家气质,虽然所剩无几,但在今日中国仍旧是一个异数。自在和逍遥的人生理想,在成都每一个三轮车夫脸上都一览无遗。物质上四川人是中不溜秋的。但在精神上,四川人也许是最平安喜乐的人群。 盐还意味着改良、中和和防止腐败。四川人爱钱,也为生存奔忙,但他们也爱晒太阳。他们的先人有一种在挣钱和晒太阳之间求平衡的心态。四川人也爱出风头,文化界、娱乐界乃至企业界,台面上花枝招展的四川人总能数一串串。但他们更爱自由。他们天生反感不自在,胜过谄媚任何人造的头衔和光环。但在不自由的时代,四川人就显得爱走极端。平常再穷困,也能活得闲适、均匀。但为了捍卫基本的生存权利,四川人一旦刚烈起来,不会输于任何人群。 四川人的念头,认为自己是四川人,所以才是中国人。首先是四川人,才活得那么有盐味。他们不喜欢任何人强加群体的义务,诗人何其芳在上个世纪苦苦呼喊《成都啊,让我把你摇醒》,但成都人会说,着啥子急,让我再睡几分钟。你等他醒了,几十万川军就心甘情愿地出川赴死。地方和国家、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四川人其实看得最通泰。 四川人其实是一个移民概念,四川也是南北之间的一个杂糅地带。人们从天下来,到天下去。中间通过这块盆地,一次次地变成了四川人。就像盐在盆地里煎炼,到尘世去散播。也许四川适合当库房,不当市场,适合作后方,不作战场。这就是上帝要让它凹下去的原因。 盐是海洋文化、道家文化和移民文化的结晶。如果一个人看上去最四川,他看起来肯定最不儒家。他的异数、禀赋甚至口音,他的盐味和自在,往往源自这三个背景。四川人的生活方式,给我们提出一种反省。 但中国今天被高举的物资理想,是一种均质化的力量。再过二十年,四川人还是不是四川人?地方如何重新成为一个地方? “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这个问题我们提给四川人,四川人也提给我们。 策划许久的《四川人》专辑,终于在本期与读者见面。 环境与文化有没有关联,有怎样的关联?循这一思路对一地域民众的精神气质作整体性观察,这种奢侈的智力想象由来已久。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在名著《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他断言说,“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认为不同气候会对各民族的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甚至政治制度,产生决定性影响。 对类似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自然是见仁见智的事。可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固然不是公理,但也多少道出了某种真相。 不过,本刊编辑部并无意进入这些理论假说的探讨。我们借用这一思路,只是想系统地发掘一个人文大省的人物宝藏,打捞一份值得尊重的地域文化,整理它蕴涵的鲜活的人文脉络,以飨读者。 《谁是最有味道的四川人》评选活动,得到了众多热心读者、网民和兄弟媒体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四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