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无害价值观”值得推崇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18:51 中国青年杂志

  前一段时间,继“超级女声”“康熙来了”等电视节目火爆热播后,娱乐二字在媒体上大行其道,传统媒体的制作风格与样式受到质疑与冲击。于是,某著名电视人称:现在的电视节目,已经从以“有益”为标准,转为以“无害”为标准了……

  其实,有关“有益”与“无害”的争论,正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又何止是在媒体,在当下,大到文化环境小到做人处事等诸多命题,似乎都存在着“有益”与“无害”的彼
此抗衡、撕扯与妥协。那么现在,是“有益”退役的时候了?“无害”,是否值得推崇?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有益”与“无害”,哪一个该是主流?

  “有益”无权鄙夷“无害”,正如“无害”也没有资格评判“有益”。问题在于,谁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观完全正确?如果我们热衷于讨论价值观,不如说我们其实是热衷于评判别人,或者说为这种评判建立标准。

  “无害”旗帜下,每个人皆有阵营

  文-吕克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过渡时期,是转型和摸索的阶段,如果说有什么是统一的、稳固的价值观的话,只能把它称为保守主义。在这个转型期的阶段,疼痛是难免的,一切原本稳固的东西,包括集体性的意识形态,经济活动的规则,财富的流向与分配方式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家庭与伦理观念,都在发生动摇。

  人们已经倾向于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依照自身的条件与环境选择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不管是“有益”抑或“无害”,价值观就是生活方式,其他什么也不是。

  我想,只要不危害他人,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人不是由机器生产出来的,每个个体都不尽相同。存在主义早就说过,人性并不是一种先于人的存在的东西。一千年前人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也许早就被大家所摒弃,比如,现在还有人相信忠君或者殉葬吗?我们似乎觉得目前我们持有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是本该如此的,其实它也是不断演变的结果啊。

  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到今天,随之而来的正是生活方式所面临的极大挑战与改变,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无害堪称一种“大一统”的思想轴心,它可以把各种芜杂的观念优化、重组,它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更广博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在“无害”的旗帜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阵营。

  每次社会前进与变革都会受到保守思想的反对,如果站在保守的一边,进步思想难道不也是有害的,有损于和谐与稳定的吗?

  一个价值单一的社会不是美妙的社会,而是畸形的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才是社会良性发展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观都是可疑的,将一切理念都用善恶二元论的观念加以判断,正是线性思维的特点——如果以此标准来衡量“有益”及“无害”,二者简直水火不容,但事实上,在我们所生活的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种价值观念的社会里,无害的即是有益的——它更易于被普罗大众接受和遵循。而有益,如果用教育来比喻,有益是硕士博士等高等学历,无害,则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哪一个更符合我们当下的环境,一望即知。

  进一步说,如果每个人做任何事之前都考量一下它是否有益,在多大程度上有益,对谁有益,有益在哪儿,是否还能再有益,这看上去无异于削足适履。不单是社会效率会大大降低,就是人们的社会活动,也会大量减少。

  无害则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尺度,它将使非凡与平庸,精英与大众,高端与低层,都能够得到快乐获取尊严。而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不正是每个人的精神乐土吗?

  以往,我们习惯于被培养和教育“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似乎是一直以来的价值观。可价值观根本就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又有多少人有资格判断他人呢?“有益”无权鄙夷“无害”,正如“无害”也没有资格评判“有益”。问题在于,谁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观完全正确?如果我们热衷于讨论价值观,不如说我们其实是热衷于评判别人,或者说为这种评判建立标准。可是号召人们变得高尚的人,也许正是在暗示自己的正确无私和道德的权威性。

  法庭只审判罪行却不审判道德,因为道德和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需要人们按照艺术的方式,也就是按照生活自身的方式去理解和具体对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应苛责“有益”与“无害”的道德含量,动辄就把某种生活方式推向道德法庭加以审判,这早已不符合当今的时代特征。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宽容的社会,这样,其中的尽可能多的成员才能按照自己的资质与倾向为社会的整体繁荣增添色彩。也许在现在的社会画板上,颜料仍旧有些混乱地堆积在一起,但是这些不同的色彩也许最终能绘制一幅和谐和丰富的生活画卷。

  当今时代越发强调自我,强调自我,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强调本性,最后变成强调本能快感。因此,无害价值观的表象是对多元文化、多元生活方式的尊重,实质是对本性以及直接快感的过度提倡。

  “无害”不过是有害的入口

  文-毕沙

  在当今社会推崇“无害价值观”,貌似无害,实则可怕。

  首先,在任何时代推崇“无害价值观”都有显而易见的弊病。

  在人的本性里实际上没有“有益社会”这一项,对于人性最权威、最系统的剖析,应该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大类: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有益于社会”,并不在其中,它并非基本需要,它是社会秩序以及和谐的需要,它是从外界移入人心并被内心接受的观念,是文明的标志。

  人性中另外的本质却让人警惕,哲学家黑格尔这样评价人性:“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他们说出了伟大得多的思想。”

  如果“恶”字让人不舒服,那么弗罗伊德对人格的划分则更“客观”:第一是超我。第二是自我。第三是本我。本我就是没有任何约束,是生下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决定了人从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一种强大的快速追求快乐的力量在内心蓄积,并且时刻准备爆发。

  那么,一个本来就不以“有益社会”为基本需要的人,一个以追求快乐为本性以及最大冲动的人,进入一个提倡“无害就可以做”的社会,对个人以及社会都将是一场灾难。

  当无害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标准,它将带来根本无法消解的副命题,既然“此事对他人及社会无害,我就可以做”,此标准下,许多行为将被一些人视为正常,甚至时尚。

  比如:

  “我滥交,而且注意防范不会‘染艾’,对他人和社会无害吧?我可以做。”

  “我吸毒,而且没钱时不去贩毒和抢劫,对他人和社会无害吧?是我自己的行为,乃至用其寻找艺术灵感,我可以做。”

  “我嫖娼,而且善待甚至优待‘性产业工作者’,对他人和社会无害吧?我可以做”。

  这些极端行为,在“有益”的命题下很容易拒绝,但一旦在无害价值观里,尤其是被整个社会所推崇的无害价值观下,它们就会畅行无阻。

  实际上,在西方个性解放的时代,最先出现的就是性解放以及麻醉药品的泛滥,而他们的解释也让人噤口:这是我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反正对他人无害。

  当今时代越发强调自我,强调自我,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强调本性,最后变成强调本能快感。因此,无害价值观的表象是对多元文化、多元生活方式的尊重,实质是对本性以及直接快感的过度提倡。

  退一步说,当“无害”与“有益”可以并存时,也应该更推崇后者,因为就人之本性而言,当一个人身处无害价值观时,他并没有向“有益”张望的原始渴望;而在有益价值观里,他却很容易产生对“无害价值观”的宽容与接纳。

  推崇有益,对于无害并没有太大影响,反之不然。无害可以作为有益的底线,而其自身的底线却自封其路——不过是有害的入口。“有益”包括无害,无害却囊括不了有益,在文明社会里,价值取向自然该倾向大集合。

  最后,来看中国社会的当下,对于许多人来说,其生活压力以及提高

生活质量的渴望都很大,衣食住行的困惑已经占据了生活的大半,与十几年前相比,他们已经没有非常多的心思与精力去关心“有益”。举个例子来说,就好像以往某人总是到大街上扫马路,但现在他自己的家里就总有干不完的家务活,他在很累的情况下一想到上街就懒得动,当然去得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刻意淡化“有益价值观”,其结果必然是使人们越发疏远“有益”,疏远“有益价值观”所带来的心灵快感以及更高层次的精神幸福;而这种心灵快感与精神幸福是一种良性循环——就像真正进入志愿者服务领域的人很难再“放下”一样——人们疏远的正是这样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则是疏远了整个社会在这些良性循环下的和谐发展。

  “无害价值观”就其存在而言,只是一种补充,但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它都不宜成为主流,尤其是在中国的当下。

  有益与无害在饥荒中的故事

  文-绿萝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有益,一个叫无害。

  两人性情迥异。有益做事严谨,生活态度积极,无害则风格散漫,信奉老庄;有益思想境界偏高,言必称家国,无害则觉悟低迷,好搞个人主义;有益作风教条,无益的事情一概不做,无害则兼收并蓄,无害的就做。

  他们的相交说来有趣,有益想,我与他交往反正对他有益,无害想:他与我结识毕竟无害于他,于是,二人成为朋友。

  有一年,天逢大灾,收成甚少,二人终日惶惶,饥饿难耐。正在奄奄一息之际,有益曾帮助过的人赠其一饼,有益欲与无害分食,无害说:“先分吃你那一半,我这一半留作日后再度难关如何?”

  有益觉得无害言之成理,于是分吃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半。

  过了几日,有益提出分吃另一半饼,无害又说:“你做事向来只有益他人,这一半还是我吃了吧!” 有益哑口无言,又饥又气,结果死了。

  有益死后,无害很怀念他,或者说怀念他带来的饼,无害忽然发现了与有益共处的妙处,他开始四处寻找更多的有益,结果他发现,饥荒中,先饿死的都是有益,有益已经越来越少……

  饥荒在持续,无害和更多的无害一起找饼,找到后不再彼此分享,终于有一天,无害饿得受不了,不再死守“无害”的标准,打了别人,抢到饼。又过了一段时间,无害一族彻底消失,只剩下互相争斗的人们……

  他们有一个新名字——有害。

  下面这篇文章,自“有益”与“无害”的外延拓展开去,从“益”与“害”的授受对象的角度入手,阐明关键不在该推崇何种价值观,而在于,评判“有益”的尺度为何?“有益”的对象是谁?大多数人所言的“有益”其实正似“己所欲”,倘若认为己之所欲即是他人所欲、个人认为有益的也对他人有益,其结果,或许还不如“无害”。

  作为“有益”与“无害”争辩的结语之作,本文是另一场争辩的开始。

  己所欲勿施于人

  文-张耀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已号称“金规则”,通行于中外学者的头脑。其实比较起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难,难的是“己所欲勿施于人”。

  一个不贪杯的人,不太可能逼人喝酒;一个仗义疏财的人,不太可能逼人去当守财奴。这意味着从“己所不欲”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勿施于人”。但从“己所欲”出发,却常常会走向“施于人”:我是好酒的,认定别人一定好酒,所以逼着别人猛喝,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他好;我是贪财好色的,认定别人一定贪财好色,所以猛拉别人下水,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他好……

  我的产品是高度现代化的,所以我就有权逼你去买,你不愿意我就动武,如英国之打中国;我的国家是高度民主的,所以我就有权逼你搞民主,你不愿意我就动武,如美国之打

伊拉克……我们人类似乎已经步入一个“己所欲施于人”的时代,越走越远,刹不住车了。于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起动物的“集中营”——动物园,还口口声声说是为它们好;根据自己的意愿,把本来弯曲的河道改直,还口口声声说是为它们好;根据自己的意愿,毁掉千年古城,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发展……

  在这生存竞争的舞台上,人类太强势了,所以人类常为刀俎,其他生命常为鱼肉;欧美太强势了,所以欧美常为刀俎,其他国家常为鱼肉;城里人太强势了,所以城里人常为刀俎,乡下人常为鱼肉;富人太强势了,所以富人常为刀俎,穷人常为鱼肉……

  我们自以为幸福的,便以为他人亦当拥有。我们自以为当官很幸福,就以为所有人都是“官迷”,所以全社会的规则就偏袒“官迷”;我们自以为以车代步很幸福,就以为所有人都是“车痴”,所以全部交通规则就偏袒“车痴”;我们自以为住在钢筋水泥的“盒子”里很幸福,所以拆毁土木建筑毫不可惜……

  我们太过于“自我中心”了:看到动物就想到“吃”字,以为它们只是供人吃的,看到树木就想到“用”字,以为它们只是供人用的;看到美女就想到“搞”字,以为她们只是供某人搞的;看到花鸟虫鱼就想到“卖”字,以为它们只是用来卖钱的……

  银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粒尘埃,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粒尘埃,人又只是地球上的一粒尘埃。但人这粒尘埃却有它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常常做着“螳螂挡车”“蚊虻负山”“蛇吞象”……的美梦。这美梦有时候是“美好的”,有时候却又是“丑陋的”。“己所欲施于人”有时候是好事,但常常都是坏事。

  “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庄子》书中的一则寓言,写的似乎就是人类的现实:人类或许没有“坏心”,但却常常“好心办坏事”,想把“浑沌”凿成自己的样子,结果却把它害死了……

  与忽所推行的,就是“己所欲施于人”的原则,这原则正“谋害”着他人,“谋害”着自然,也“谋害”着人自己。摆脱之道,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己所欲勿施于人”。

  在螳螂、蝉、黄雀的三极争斗中,假如能“己所欲勿施于人”,螳螂与蝉也许不致于死;在鹬、蚌、渔翁的三极斗争中,假如能“己所欲勿施于人”,鹬、蚌也许不致于死;在人、生物、非生物的三极争斗中,假如能“己所欲勿施于人”,人、生物也许不致于毁灭……

  所以我们现在要倡导的原则只有一条:己所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不好;己所不欲施于人,不太可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义不大。我们只要一个“己所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就够了。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