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评论:公务员考试是公开招考还是资源浪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0:03 南方周末

  □罗俊华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实为36.5万,职位实际竞争比约为35∶1,许多单位报名合格人数和计划录取人数比例超过200∶1”,“公务员报考热刺激培训班虚假招生。”(《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24日)看来,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超过中国第一考的高考和研究生招生考试,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激烈之外,算一算账,吓一大跳:35里挑1,每生100元的报考费,每个职位的招考总费用就已经达到了3.5万元,而36.5万考生,报考费总收入应该在3650万元。如果每个学生再如同《中国青年报》报道中的刘某那样花费400元去参加一个考试培训班,再花50元去买一本复习资料,那么整个社会在此次公务员招考中付出的人民币将超过20075万元。而一个百里挑一的职位招考费用是10万,两百里挑一的职位招考费用是20万,花费如此高昂的金钱去招收一名公务员,就仿佛古罗马的角斗场,哗地放进去N多的人,八仙过海,你们自己去杀吧,反正最后只允许一个人活下来,而我们的招考官们则在看台上加油助威!——这是否也应该列入一大世界奇迹?

  再来算一算其中的损耗。

  首先,3650万元报考费应该花在什么地方?根据定义,事业性收费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向社会提供服务时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收取的费用,那么报考费应该用在向考生提供服务上,就我们参加考试的常识来看,其服务支出应该包括这几个部分:命题劳务费、试卷印制和运输保管费、考场租赁费、监考劳务费和阅卷劳务费。先说命题劳务费,此次公共科目笔试仅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两种,两科三种,其命题劳务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36.5万人每人出5分钱就有18250元,支付三份试卷的命题费应该是绰绰有余。同样,由于有36.5万人这个庞大的基数,每个人所支付的试卷印制成本和运输保管费不会超过5毛钱;考场租赁和监考劳务费不会超过5元钱(很多省市都是无偿征用学校教室为考场,甚至不会支付考场租赁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用机器阅卷的,其劳务费也就是几分钱,可以忽略不计;《申论》每卷都需3个人阅卷取平均分,劳务费稍高,但也不会超过20元。所以粗略算来,分摊到每个考生头上的考试实际支出应该不会超过30元。

  那么,剩下的每生70元、总数达2555万之巨的金钱要到哪里去?进国库吗?不知道还有多少天真的人会相信这种说法,在今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审计报告中,仅2003至2004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向各地主考单位归集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费就有1.4亿元,所以“考试生财”(笔者鄙视“考试经济”这种亵渎经济科学的伪概念)绝对不是虚谈。当然,我们也希望英语四六级考试收费事件只是一个特例,但对政策利益化、利益部门化的现实教育我们还是要清醒一些,这2555万巨款有可能进了某些人的腰包。

  再来看看培训费用,如果大家都像《中国青年报》报道中的研究生刘某那样冲着“国家及地方

公务员考试命题人员押题”的幌子花400元去参加一个“冲刺班”,“但是后来却发现,老师讲的内容全在那本所谓的‘内部资料’里,而且此类资料在很多书店都可以买到”,那就又有400元的钱打了水漂,如果乘上36.5万人,就可能又有14600万元“蒸发”。

  古有“苏文熟吃羊肉”,而现在哪怕你把三苏文章读的滚瓜烂熟也得不到“申论”高分,把人际关系参得再透也不知道发现领导酒力不支时怎么样在维护领导颜面的前提下巧妙代酒,笔试分数考得再高也不知道怎样被淘汰……这样算来,损耗大大的!

  有位学者说:“资源按权力的大小来支配,所以人们竞争获取权力,于是产生了官本位,连和尚也有处级科级之分。由于权力的供应有限,一个单位只能有一个领导,因而权力的竞争带有排他性,这种竞争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和成本抵消之后往往为负,这就是内耗。”公开招考就是在当官的门槛上首先来一次大的内耗!

  比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更大的内耗在后面,君不见京津沪、粤江浙等发达地区和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但凡有公务员招考,哪一次不是万人、十万人赶考?而哪一次地方公务员、教师招考不是伴随着“冲刺班”“押宝题”的繁荣?

  公开招考到了公开招耗的时候,应该反思招考制度的效率,否则内耗将无限扩大。我想,中国人为什么勤劳不致富,这也应该是一个典型吧!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