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走过百年沧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13:11 青年参考 | |||||||||
编者按: 从生活凄惨到出人头地,从被“分而治之”到深陷各方政治势力的“拉扯”,从19世纪末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至今,台湾原住民已走过了百年沧桑路。 今年10月27日是纪念台湾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鲁道的日子,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参加
今年,无党籍原住民“立法委员”高金素梅向日本大阪高等法院提出控诉,要求日本归还二战时“高砂义勇军灵位”。高金素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以悲怆的语调说出了原住民心中的呐喊,这一呐喊也反映出原住民深陷被各方势力“拉扯”的困境。 台湾现有原住民近46万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在大陆被统称为高山族。 1 抗日英雄莫那鲁道和“雾社事件” 台湾于1895年由清政府割让给日本后,被日本殖民政府称为“高砂族”的台湾原住民,抗日之举此起彼伏,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规模最大的原住民抗日行动,就是1930年发生的“雾社事件”。 雾社位于南投县仁爱乡,是台湾原住民泰雅族聚居之地,共有十二社(社:原住民部落),莫那鲁道是其中玛多里社的世袭头目,他的父亲鲁道巴伊曾多次发起抗日行动,但都没有成功。莫那鲁道从小就在父亲的抗日活动的熏陶下,早已怀有抗日的心志。 1920年、1925年,莫那鲁道两次策划反日,因行动失败而被日本统治者列入“不良蕃”的黑名单。 1930年,日本殖民政府为了奖励入山开垦,削弱原住民的势力,许诺对愿意入山的日本人,一律给予警察的头衔,这吸引了大批日本浪人(地痞、流氓)进入山地。这些日本浪人比正式编制内的日本警察还要恶劣、蛮横,强制原住民服劳役,诱奸原住民妇女,然后将她们遗弃。 1930年10月27日,莫那鲁道率领300位原住民,借着雾社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机会砍杀日本教师、官员和警察,突袭雾社警察分驻所、邮局和日本官员住所,杀死136名日本人,重伤250名日本人,随后切断了这些地方和外界的联系,据守以与日本殖民政府抗争。这就是著名的“雾社事件”。 “雾社事件”发生后,日本第13任总督石冢英藏立即从台北、新竹、台中、台南等地调派2500多名日本军警、1500多名官役,动用飞机、大炮等现代化武器,对莫那鲁道领导的原住民展开围攻。 尽管只有番刀、弓箭以及从雾社警察分驻所获取的枪弹,莫那鲁道等人仍然凭借深山、森林等天险,与日本军警周旋了一个多月。日本军警眼见战况不利,于是用飞机喷洒毒气,再用重炮轰击,原住民死伤惨重。莫那鲁道见大势已去,不愿受辱而存活,全家大小24人自缢而亡,他本人则用手枪自杀,抗日行动宣告失败。 此后,日本殖民政府为了彻底铲除雾社的原住民,采取“以蕃制蕃”策略,煽动其他族群的原住民杀害抗日部落的遗族,共杀死240人。日本军警对杀戮者开出的奖赏条件是:取起义头目之首级者赏日币200元、壮丁首级100元、妇女首级30元、幼儿首级20元。 2 原住民被日本“分而治之” “雾社事件”后,原住民的抗日行动并未平息,较著名的还有:1931年的“悲似丹事件”、1932年的“大关山事件”和1933年的“逢阪分驻所事件”等。原住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形下,不得不采取以卵击石的方式反抗日本殖民政府的压榨。原住民有规模的抗日行动,直到1933年4月2日达玛乌社宣布归顺后才告结束。 原住民结束有规模的抗日行动后,日本殖民政府对原住民的控制更为严密,将原有的170万余公顷的蕃地缩小为24万公顷,并展开全面的“皇民化”措施,强迫原住民说日语、穿和服、信神社,同时对原住民各族群采取分化手段,把原住民切割成以社为单位的小部落,禁止各社联系、结盟。 二战末期,日军节节败退,急需补充兵源,日本本土无法提供大量兵力,便从韩国、台湾等殖民地征调士兵。日本殖民政府将台湾原住民组成“高砂义勇军”,送往南洋各岛充当日军的马前卒。这些战死异乡的原住民的亡灵,被战后的日本政府径自移入东京靖国神社。 3 蒋时代,他们被称为“山胞” 蒋介石在台湾主政时期,认为首要的工作是去除日本“皇民化”的残余,使台湾民众都接受中国文化,取中国姓名,使用中国文字。 国民党政权用“山地同胞”(简称“山胞”)来称呼原住民。随后,为了区别居住在都会和山地的原住民,在“山胞”之前分别加上“平地”、“山地”等。 原住民人数较少,部落内的层级结构仍然存在,只要控制了原住民部落的头目,就可以有效统治原住民。因此,国民党政权对原住民头目相当尊重。 蒋介石游览日月潭时,常与当地邵族的头目会面,这位头目的汉姓为“毛”,蒋介石就称他为“毛王爷”。1966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率家人游览日月潭时,与“毛王爷”举行了家族聚会,并由摄影师拍下多张照片,包括蒋介石夫妇与“毛王爷”夫妇等的合影,象征着蒋家对原住民头目的怀柔、礼遇。这些照片如今仍保存在“毛王爷”家中。 蒋经国从父亲蒋介石手中接过政权后,经常走访台湾各地,到了原住民聚居的地方,原住民送上的酿小米酒、烤山猪肉,他拿起来就吃、就喝,非常关注原住民的生活。 蒋经国除了通过选举拔擢原住民精英任“立法委员”、“省议员”、“县市议员”、“乡长”、“乡民代表”和“村长”等民选公职外,也安排原住民出任“省府委员”等行政官员,以巩固国民党在原住民地区的统治基础。 当时,原住民在政坛之外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阿美族的杨传广赢得罗马奥运会十项全能银牌,受到台湾民众的肯定。 4 各方政治势力“拉扯”原住民 随着经济的逐渐好转,台湾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已呈相对弱势的原住民难以突破困境。一些原住民虽然进入了都会地区,但生活状况凄惨,男人靠体力成为苦工,女人则沦落花街柳巷。到了国民党执政的晚期,原住民运动崛起,当时在野的民进党趁机在原住民中开拓影响力。 1984年,原住民开始要求“正名”,主张以“原住民”取代“山胞”,并要求将原住民的地位法律化。1994年台湾“修宪”时,终于在“宪法”中加入了原住民条款,确保原住民的地位及参政权。1995年,台湾“立法院”修订了“姓名条例”,原住民可以继续用汉人的姓名,也可以使用传统的姓名。 原住民运动在政治层面发展的同时,原住民也在娱乐、体育等方面有杰出表现,比如,歌后张惠妹就是卑南族原住民。这些都显示了原住民在台湾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攀升。 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去了政权,民进党取而代之。民进党执政后,想在原住民地区“去蓝存绿”,于是对原住民精英采取拉拢、分化的策略。 民进党对原住民的另一个策略,就是提升原住民的地位。2000年“总统”大选时,陈水扁说,要与原住民建立新的“伙伴关系”,2004年“总统”大选时他又说,2008年制定“新宪”时,将辟出“原住民专章”。 陈水扁对原住民的种种承诺,终于被证明只是一句句空话。今年,无党籍原住民“立法委员”高金素梅向日本大阪高等法院控告日本政府、首相小泉和靖国神社,要求归还二战时“高砂义勇军灵位”。民进党政权对这一行动不闻不问。高金素梅在日本遭到阻扰,陈水扁既没向日方抗议,也没有派人协助高金素梅。 今年10月27日是纪念台湾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鲁道的日子,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特意在10月26日前往南投县仁爱乡,参加莫那鲁道的追思纪念仪式,向莫那鲁道的后裔致敬,紧握他们的手,一起哼唱原住民歌曲。同时,在台北市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的围墙上也挂上了莫那鲁道的巨幅画像,表达追思纪念之意。 马英九是第一位向这位原住民抗日英雄致祭的国民党主席,也是台湾朝野政党中惟一参加莫那鲁道纪念活动的政党领袖。 “世世代代的台湾原住民,将一拨拨儿地赴日追讨祖先灵位。”高金素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以悲怆的语调说出了原住民心中的呐喊。这一呐喊也反映出,原住民在台湾当前的政治翻腾中急欲找到自我定位,却深陷被各方势力“拉扯”的困境。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