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学生带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专题 > 正文

红网:洪战辉是一面镜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00:19 红网

  12年前,当洪战辉也才仅仅只有12岁的时候,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了一个弃婴。母亲离家出走,养育这位捡来的小妹妹,成了这个自己还是个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几年来,他小小年纪,饱尝艰辛。如今,他上大学了。读大学的他,依然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

  洪战辉的事迹确实感人。我几次看到和听到关于洪战辉事迹的报道,每次都是两眼
满含着泪水。中央电视台在播发他的故事时,用的题目是——《震撼心灵的故事》。是的,岂止是感动,应该是震撼!

  洪战辉是一面镜子。

  从洪战辉这面镜子中,我们看到:弱势群体已经是我们的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洪战辉现象不是孤立的,他只是弱势群体中的一个代表。正象洪战辉本人通过《新华网》在一封公开信中说的:“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注意他写的连续的惊叹号了吗?我们的社会总体上是进步了,发展了,人民生活的水平总体上是提高了,富裕了,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总体上是变好了,改善了。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不管什么时候,任何社会也不会是齐步走的。由于种种各不相同的原因,确实还有人还过得非常艰难。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在拉大,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正越来越成为威胁部分人生存的“三座大山”。而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受到新旧体制转换的影响,旧的传统被破坏了,新的道德没有形成,随时随处可以见到令人吃惊的冷漠和麻木。作为社会的“人”,面对困难,我们应该象洪战辉那样,自强、自立、自救、自助。要敢于直面现实,和命运抗争。然而,作为人的“社会”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难道也仅仅是感动吗?或者,会不会是感而不动呢?

  从洪战辉这面镜子中,我们看到:我们有些本应该负责单位和部门,有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12年啊,一个幼小的生命艰难地支撑着,一个稚嫩的肩膀扛着一座山。在那漫长的12年里,“无助”成为他的生活常态。父亲患病,既没有劳动能力,还需要不断消耗医药费用;他把父亲送到了

医院,可因为交不起住院费,连磕头下跪的传统乞求方式都未能打动医生的铁石心肠。他自己还是个未成年的中学生,需要靠举债和当童工挣钱养家糊口,但该交的学杂费似乎学校一分也没有少收。一个贫寒的家庭养育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没有任何正式的组织向他们敞开接纳的大门。 难怪在无数的“感动”、“流泪”等等辞藻铺天盖地之时,也听到有网友的质疑:民政部门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了吗?村、乡政府给予他们基本的人性化关怀了吗?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个坚强的洪战辉,一个在困难的环境中不低头不弯腰不乞求不退却的洪战辉,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是不是也见证了基层贫困家庭社会救助的缺失和不到位呢?

  从洪战辉这面镜子中,我们还看到:我们的任务确实还很艰巨,我们有很多工作迫切需要去做。如何落实党的富民政策?如何改善贫富差距?如何救助弱势群体?如何体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把党的送温暖政策变成各级政府的具体行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个艰难的环境磨砺了洪战辉的坚强,成就了他的伟大。他有一股男儿当自强的精神,有一种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历经艰辛,百折不挠的勇气。在他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些人,是我们的脊梁。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愚公移山,不知道是用多长时间感动了上帝,终于,上帝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他门前的两座山背走了。现在,洪战辉带着他的妹妹——“小不点”,含辛茹苦,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经历的时间,已经足足有我们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加起来的时间那么长。他用真诚、道德、良知和坚强,用他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用他承载了太多太多苦难和艰辛的稚嫩身躯,用了本该是欢乐、天真、单纯、活泼、无忧无虑的12年,终于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肯定。

  感动中国,其实,不仅是洪战辉,还有刘念友、邓秀兰、白方礼……等等。问题是,我们真的被感动了吗?那么,对照镜子,你看见自己没有?我们该做些什么?(作者:李月明)

  相关专题:大学生带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