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科院谈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1:21 中国网
社科院谈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实录)

新鲜出炉的皮书系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社科院谈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实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主持本次发布会。


社科院谈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实录)

李培林研究员就2005年至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进行简要报告。


  2005年12月21日9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发布会,向全国媒体发布2006年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以及经济信息绿皮书的相关成果。

  内容提要: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成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

  ·2006年经济蓝皮书聚焦了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美元

汇率的贬值与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应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是大幅度的过程。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党委书记、副司长、著名社会学家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党委书记、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经济学家祝宝良先生,就2005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基本状况,2006年的分析与预测进行一个报告会。

  (2005-12-21 08:54:42)

  [李金华]:

  刚才祝教授也说过了,为什么GDP被低估,是第三产业被低估,以前说GDP被低估,至少我们没有想到。

  我们现在所做的预测值,是根据过去所做工作做的,没有考虑到国家统计局作出的数据做的预测,现在得出的预测,也不会因为他把GDP做了修正以后,我们进行修改。

  (2005-12-21 08:56:05)

  [谢寿光]:

  昨天,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了关于中国经济普查的基本数据,引起社会的广泛反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智囊团,国家信息中心作为中国经济社会信息的权威部门,每年都在关注和追踪着各方面的基础信息。这个信息对于社会各界来说,无论从最高的层面还是普通的市民都是非常关心的。

  (2005-12-21 08:56:57)

  [谢寿光]:

  今天,摆在我们桌子上的是社会蓝皮书和经济蓝皮书以及经济信息绿皮书,其中这两本是今天早上刚刚出炉,基本信息都是今天在这里首发。

  现在,我们有请李培林研究员就2005年至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进行一场简要的报告。

  (2005-12-21 08:57:58)

  [谢寿光]:

  他的报告时间三十分钟,留下十分钟给记者朋友就有关关心的中国社会的问题进行提问。因为李博士讲完要到外地出差,我们有请他先做报告。大家欢迎!

  (2005-12-21 08:58:37)

  [李培林]:

  关于现在的形势,社会蓝皮书里写的比较明确了。

  1.社会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是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无论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还有城乡居民收入状况来讲。

  现在的特点是我们进入了改革开放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的第三年。你们会看到第一次周期我们持续了三年,第二次又持续了三年,第三次是从2003年开始起步,到2005年又是第三年。过去的三年经济出现大范围的滑坡,所以说关于明年的经济形势实际上现在争论还是比较大的。现在社科院经济课题组和我们组还是比较乐观的,明年能达到9%的高增长速度。

  (2005-12-21 08:59:21)

  [李培林]:

  2.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中央各项政策现在都要往这个方向发生一些调整,包括取消农业税,扩大就业培训,加强教育公平,完善城市低保,成立非公企业的工会,还有省级权力机构进行审计监督等等方面,今年都明显加大了力度。

  3.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城镇在迅速提高的同时,农村今年是我们十年来第二个农民收入高增长的一年。而且今年和去年不一样,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是大幅回落。我们取消了农业税以后,由于现金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使整个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还是比较快的。城乡居民的储蓄人均今年超过1万元,现在我们储蓄余额总量和GDP的总量几乎相当。

  (2005-12-21 09:01:17)

  [李培林]:

  4.就业形势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我们全年新增就业是960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2%之下。我们现在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在逐步接近。以前,大概调查失业率是登记失业率一倍以上。

  重点的就业人群现在主要是这几个部分,体制转轨下岗失业人员、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新增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在整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开始,还是非常积极的。全国今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还是达到了1.2亿,其中跨省流动六千万。

  (2005-12-21 09:03:21)

  [李培林]:

  5.城市化和社区建设也在加快。

  从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0个城市,现在全国增加到661个城市。城市现在处于一个城市化加快期。可以看到我们在1990年到2000年,城市化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近五年来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这在全世界是一个城市化加快的一个水平。我们有望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内实现城市化水平达到超过50%的前景。

  社区建设现在也在加快速度,从单位到社区这种管理方式的改变,现在越来越迫切。我们居委会人员的年龄年轻化、文化高素质化也是很明显的。

  中国人口和行政社区的变化。

  与此同时也会看到由于基层财政的紧张,我们现在整个基层社区组织处于精简阶段,而居委会从1992年开始的10万多个减少到7.7多万个。这和我们现在基层社会事物的增多实际上是矛盾的,现在实际上缺少一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问题的架构。

  (2005-12-21 09:04:34)

  [李培林]: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正式启动,包括我们原来预定五年要完成的取消农业税,现在两年基本完成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6%,现在还没有公布,我估计是5.8%左右。今年我们在整个的新农村的建设,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包括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建设,探索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等等,这些方面都做了新的努力。

  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

  这方面的建设,建设新农村的努力,和我们这两年发生的问题是相关的。你们可以看到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从80年到84年这个时间城乡差距实际上是缩小的,从85年到96年城乡差距开始扩大,但是96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增长没有超过4%,城乡的差距再一次拉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民收入增长和城市区域增长发生背离。近两年来虽然收入有所提高,但是整个城乡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还有3.3倍,加上医疗教育估计在6倍左右。

  (2005-12-21 09:07:57)

  [李培林]:

  7.人口面临着新的转型。

  我们原来说人口是一个总量问题,现在全国人口的净增长从八十年代年均1600万,九十年代1200万,现在已经减少到年均700万。现在反而出现我们新生婴儿在不断减少,每年减少的速度比过去预期的要快的多,社会流动在加快,新生抚养孩子成本在大幅度提高,比如去年一年减少小学大概在3万所以上。

  同时,劳动力这方面出现新的态势。过去我们的劳动力是供大于求,现在出现了结构性的短缺,同时家庭的小型化对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形成了挑战。大家看到,人口结构过去我们是标准的金字塔,底座由于新生人口很多,所以很大。从七十年代我们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以后,这两年新生的孩子逐步减少,从2000年人口普查到现在我们进行普查,现在底座减少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快。这样一来,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的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力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比我们预想的要早。

  (2005-12-21 09:10:29)

  [李培林]:

  同时我们看到家庭小型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在城市里面主要是三户为主,城乡之间,农村也主要是三户为主,传统的大家庭在迅速减少。但两人户,比如单亲家庭等等在迅速增加。这样一来,虽然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但是在中国来说造成的威胁是我们现在基本养老制度只能覆盖全国的从业人员的15%。绝大部分人过去都是靠家庭储蓄养老,过去家庭是正金字塔形式,上面爷爷、奶奶,有三四个孩子,每个孩子再生三四个孩子,有一个庞大的底座来支撑上面家庭少数人口的养老抚养。现在家庭在一代之内正在倒过来,而且再经过一代的时候完全倒过来,下面一对独生子女,上面四个爸爸妈妈,再上面就是爷爷奶奶,这样靠家庭收入来支撑我们的养老体制完全不行,包括在农村建立一种普遍的覆盖的制度都是迫在眉睫。

  (2005-12-21 09:13:01)

  [李培林]:

  二、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层财政薄弱影响公共服务能力。

  现在全国财政相对来说是逐级往上集中,在乡镇一级现在有三分之二乡镇负债累累,有很多问题不是完全由于基层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很多地方基层政府失去了它的服务能力。互相垫税、挖税,设立各种名目向老百姓收费,为了解决自己的财政方面的正常的吃饭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基层干群的矛盾冲突。

  另外,土地变更用途成为增长和财政的重要来源,很多地方对于这方面的冲突也很大,这样一来容易和农民产生更多的冲突。所以现在在城市化过程当中也出现土地的城市化,远远快于农民之间的矛盾。

  (2005-12-21 09:15:15)

  [李培林]:

  2.贫富差距仍在扩大。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连提了三四年,我们感觉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个短期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通过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会逐步地遏制继续扩大的势头。但是想根本扭转,恐怕在短期内还很难实现。因为现在很多新的因素还是要不断地加快贫富差距的扩大,特别是在加入WTO和全球化的情况下,这种态势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资产的贫富差距。

  现在社会上在普遍议论的贫富差距还主要是收入的差距,因为中国还没有个人资产的申报制度,还没有一个部门能够全面地掌握全社会的财富在每一个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分布情况。根据这种一次性的调查,可以看到实际上财产的差距比收入的差距要大很多。比如说在房产方面,最高20%和最低20%之间的差距高达60多倍,但是金融资产方面67.2%以上的金融资产实际掌握在20%富裕者手里。

  (2005-12-21 09:16:22)

  [李培林]:

  这样一来可以看到,我们谈到的贫富差距问题,实际上难以扭转。主要是财产的调整控制,财产的调整控制是扭转收入分配的一个主要方面。

  在主观调查方面,主观的阶层收入情况普遍低,说明不但低收入阶层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而且中等收入阶层也不是太满意,因为他比较的对象和环境、体系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经济系数,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美国都是差的不太多的。中国内地,当然由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针对货币平均的状况,现在大家对贫富差距适应的问题,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可能是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所以对差距的公正程度认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就业面临的新问题。

  就业现在出现新的问题,一个特点,现在新失业人员的问题,过去大家注重失业问题主要是下岗职工,我们的40、50人员,这些40、50人员经过这些年来过渡,逐步进入退休年龄,而新出现的一部分过去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他们缺少劳动的经验和工作经历,这部分人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很难找到工作以后,在城市里面形成新的失业人员。而这些人群一个是国家还不可能养他一辈子,因为他没有就业,很难得到失业的救助。另外,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这样一个人群在城市里面会形成未来的一个问题群体。

  (2005-12-21 09:17:33)

  [李培林]:

  就业新的特点,我们说在总体上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现在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短缺的并存。前年,大家知道前年有民工荒的信号,本来以为民工荒是短暂的、过渡性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从前年出现,去年已经扩大到长江三角洲,今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北方地区。它的特点一个就是区域性短缺,在产业集中的地方发生短缺。还有技术性短缺、年龄性的短缺,17-25岁的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年轻女工的短缺,因为很多劳动力需要细心、比较好管理,能够坐得住的青年女工,所以这方面的短缺比较的明显。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越来越突出。我们知道过去我们平均每年毕业是150万大学生,今年是180万,明年还会进一步增加毕业人员,所以大学生择业的预期明显下降。这里提一点,在失业领域,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们叫做是选择性的失业,或者叫做自愿失业。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个预期会逐步地降低。

  (2005-12-21 09:20:14)

  [李培林]:

  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一个是就业弹性系数在下降,由于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过增长带动就业人数是逐步减少的。我们现在平均GDP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一百万人就业,现在的趋势还在持续,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增长,一直到2006年才会出现拐点。

  4.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成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

  我们出现了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我们叫做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今年粮食价格大幅度回落的情况下,居住价格仍然上涨5.6%,比如上海

房价出现大幅度回落的情况下,全国的居住价格仍然上涨5.6%,远远高于我们平均的通货膨胀率。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几倍于家庭收入的平均增长。特别是医疗和教育领域里完成变化一种盈利企业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而且这种家庭教育和医疗支出过快,完全打乱了我们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由于远期支出的不一定,大家近期进行储蓄,来规避社会风险的做法。在农村当中,疾病和教育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贫困的诱因。

  (2005-12-21 09:21:37)

  [李培林]:

  5.今年的安全事故、特别是煤炭安全事故频发,后果严重。

  2005年1月1日至8月21日,全国煤矿发生特大事故33起,死亡951人,比上年同期上升43.5%和134.2%。

  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14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大矿难。黑龙江七台河“11·27”矿难171人遇难。

  6.高增长趋势与社会心态的问题。

  现在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地域之间巨大的差别,以及年龄段之间的巨大的差异,造成在同样经济高速增长过程当中,人们心态的变化出现了群体性的、阶段性的差异。主观的心态和客观的形势也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增长的曲线这两年是持续爬高的曲线,但是我们看到从2000年到2005年,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是弯曲的。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这主要是各阶层之间在同样增长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水平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在很多增长的情况下,相当大一部分人的群体利益有可能受损。

  (2005-12-21 09:23:51)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