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专家谈继承汪老的精神遗产和未竟事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5:34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12月27日电(记者 杨金志 季明) 上海的两岸问题专家学者们说,“但悲不见九州同”,作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长,汪道涵先生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实现对宝岛台湾的访问;而2005年以来,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出现一系列积极因素,这又是对病魔缠身、哲人其萎的汪老的最好告慰。 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杨剑教授说,汪老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了中国
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海良教授说,汪老是两岸关系和解的象征,他本身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受到两岸同胞的一致崇敬,他的过世是两岸同胞感情上的重大损失。近年来,汪老虽然年事已高、抱病在身,但是依然在为两岸统一事业发挥重要作用,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祖国统一和两岸和平而奋斗。 专家们普遍认为,汪老所表现出的对台湾同胞的热爱与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显示“促进和平统一的最大善意和诚心”的精神一脉相承,这是汪老留给所有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人士的宝贵精神遗产。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助理胡凌炜说,汪老经常说对台湾民众要“晓之以理,喻之于利”,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以恳切的态度团结台湾民众,要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中国人光荣,通过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来抚平历史的创伤。 杨剑教授说,虽然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众多积极的因素,但是两岸关系仍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两岸只有沿着和平统一道路继续前进,才能让汪老含笑九泉。(完) 相关专题:汪道涵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