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农民受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5:23 央视《新闻调查》 | |||||||||
解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长阳县已经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两年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这个制度中受益,然而一项新的制度的运行仍然需要摸索和实践,一些出现的问题也值得探讨和研究。 记者:看你走道还有问题吗?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还有点问题。 解说:陈方林是长阳县磨市镇一位普通农民,2005年3月,陈方林小腿骨意外被砸伤形成粉碎性骨折。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当时我没有钱,我本来没有打算做。 记者:要花多少钱?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是五千多块钱吧。 记者:问题是你不做的话你这个骨折怎么治啊?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准备就让它自己长啊。 记者:你觉得它能长好吗?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那肯定就残废了。 解说:陈方林一家在当地属于贫困家庭,五千元的医药费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根本无力承担,因此陈方林一度放弃了医治的想法,准备让小腿自然愈合,如果采取自然愈合的方法,陈方林肯定会残废。在卫生院检查的时候,医生反复劝说陈方林做手术,经过一个多月的思想斗争,陈方林才做出决定。 记者:那你既然参加合作医疗你为什么不敢做这个手术呢?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合作医疗报一部分,我自己还有一部分,我没有钱啊。 记者:给你报销了多少钱?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报销了一千七。 记者:也就是说你自己花了三千多块钱,这三千多对你来说能承受吗?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不能承受,三千多都是找别人借的。 记者:三千多都是跟别人借的?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嗯。 记者:即便参加了合作医疗就是说你还是看不起病的。 陈方林(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是啊。 解说:三千多元对于陈方林的家庭来说已经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如果当时的费用更高的话,陈方林将放弃医治的想法。像陈方林这样虽然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因为贫困仍然看不起病的人在各地都有存在。 记者:你们家一年能挣多少钱? 马世春(磨市镇三口堰村村民):也就有两万多块钱,在跟其他的乡亲比一比的话应该算是比较好的了,可以说算是中等偏上的吧,中等偏上,赶得上一半吧。 解说:汪菊衍是长阳县一位普通农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早年因为孩子上学,家庭负担重,一直没有做心脏矫正手术,身体也越拖越糟。2003年孩子毕业了正好又恰逢长阳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家人才决定给汪菊衍做了收入,花了六万元手术费,回来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给她报销了最高限额,整整一万元。 马世春(磨市镇三口堰村村民):当时我的医药费用这个钱还了,给我们解决了很大的困难。 记者:其他的五万你们怎么解决的? 马世春(磨市镇三口堰村村民):一个是自己当时有一万多块钱,找自己的弟兄姐妹借的,都是借的。 记者:这四万多都是借的,那这两年前做的手术现在还了多少? 汪菊衍(磨市镇三口堰村村民):现在还有两万多。 记者:还剩两万块钱没还得了是吧,那你们一年差不多能还一万,也就是说你们家还有点积蓄,还能借来这个钱,所以敢去做这个手术,那如果像一般的农户可能家里一时就是借也借不来这个钱的话,这个手术估计就不能做。 汪菊衍(磨市镇三口堰村村民):对 就不能做。 记者:即便是国家给你们报一万块钱的话恐怕也做不起这个手术。 汪菊衍(磨市镇三口堰村村民):还是不能去 不敢去,那就是等于说这个病人就在家里面待着,等着死了,没有办法。 记者:村子里有这样的情况吗? 汪菊衍(磨市镇三口堰村村民):有啊。 解说:王菊衍一家的收入在当地已经是中上水平,可是2003年做的手术,现在仍然欠着两万多左右的外债,未来仍然需要两三年时间去偿还,这种因病返贫或者有些本身就收入低下看不起病的现象仍然存在。 记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长阳县推行以来主要受益的是农民,农民里面也分不同的群体,比如收入多的、收入少的,那么受益最大的是哪个群体,哪一块? 汪学胜(长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受益最大的人应该是中间这个群体。 记者:非常穷的农民每年交十块钱,但是他要真的遇到一些大病、重病的话,一下子花了万把块对他来说也是很难以承担的。 汪学胜(长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这个制度70%以上的人认为这个制度还是好的话,那么就觉得这个制度好,事实上一个制度所有的事情都管得好那也是不可能的。 解说:看一场病支出的也许是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总和,对于生活水平低下的农民来说,这种负担是难以承受的。另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制度,而患大病的农民,最多也只占总人数的5%,绝大多数农民需要的是预防保健和日常疾病治疗。可是人均7元钱,对于有些家庭看病治疗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次,国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允许各地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但是如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内尽可能运好这个制度,尽可能避免农民看不起病或因病返贫问题的出现,仍然需要各地方政府不断摸索和实践。 解说:四川省都江堰市也是2003年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从推行之初,都江堰就制定了一套不同于其它试点地区的做法。 记者:您这是今天在这儿看的病啊? 都江堰市农民:对。 记者:你花的现金是看门诊吗? 都江堰市农民:看门诊。 记者:你是交的现钱还是用你的本去划的? 都江堰市农民:用本来划的。 记者:你今天划了多少钱? 都江堰市农民:划了四块钱。 记者:那也就是说有了这个本你可以到这儿来看门诊,不用带钱了。 都江堰市农民:对。 记者:你今年划了多少钱,划超了没有? 都江堰市农民:没有划超。 记者:还没划超,这上面还剩多少钱? 都江堰市农民:现在,嗯,我不晓得,还剩两块多钱。 记者:这个新合能够让你们享受到什么好处? 都江堰市农民:节省钱了。 记者:节省钱了,你交十块钱但是能享受到十五块钱。 都江堰市农民:十五块钱。 解说:在都江堰,每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都有一个家庭门诊帐户。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只缴纳十元钱,可在家庭帐户上却记载着十五元,而且农民看小病、看门诊只需要带着这个家庭门诊帐户,不交现金也可以看病吃药。 记者:农民交了十块钱,结果他有十五块钱的家庭帐户,那五块钱是从哪儿来的?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国家补贴的二十元当中的大病统筹当中拿出来。 记者:你们这么做合乎国家政策吗?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国家政策没有明显的界定,但是国家只有一个,既要保小又要保大,所谓保小就是要保基本医疗部分,要保农民的受益面,因为毕竟患小病看门诊的人占95%,如果95%的人的基本医疗门诊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个受益面,这个制度的可行性,我们考虑就值得思考,根据都江堰市农民发病的情况,平均人每年看小病一般是四次,如果五块钱八块钱十块钱是解决不了绝大多数农民患小病的问题。 记者:那十五块钱就能解决吗?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我们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有一个互助问题,比如一家人如果是三个人那他就有45块钱,都可以用到得病的老妈妈一个人身上,一般我们的平均门诊处方每人是7元7毛6,他老妈妈一年看五次病完全可以解决了。 记者:看一次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要多少钱? 医生:平均大概就是六到八块钱。 记者:六到八块钱,对你们来说能够承担得起吗? 农民:承担得起。 记者:承担得起,那以前是这个数吗? 农民:以前感冒了就看不了,就不来了,现在有这个文件,这个医疗本,我们有点病就看就不严重,没有感冒也来看,以前是没钱能不来就不来,以前是能不看就不看,现在是有点病就赶紧看,赶紧就看,这个医疗本还是好。 解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内,都江堰本着让所有农民受益,保证农民日常疾病治疗的原则,基本上避免了农民小病拖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通过政府的调控职能又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外想办法,基本解决了新型农民合作医疗,所不能完全解决的部分贫困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对于贫困人口脆弱的弱势群体,政府采取了三个措施,第一个措施就是民政用救助基金代他们交基础资金部分,他交不起啊,有的连十元都交不起,让他进这个制度,能够享受到这个制度。 记者:就是在这个名单上的人用民政基金。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我们政府也有八千到一万是全部用民政基金代他交十元。 记者:我就假如举一个例子,您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赤贫的农民,就像您刚才说在名单上的人,我一百块钱住院费花不起,我能不能住进去?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可以,只要他是名单上的人。 记者:那我住进去以后,我一百元花不起,那肯定接下来的治疗费,我还是花不起。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对。 记者:那我到时候这笔钱谁给我买单?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新型合作医疗拿30%,剩余的部分贫困救助资金拿50%,所剩的20%和一百块钱门槛费大部分由地方政府,乡镇人民政府都解决了。 记者:也许有这样的情况,一百块钱门槛费我交得起,但是治着治着我就发现这笔钱我承担不起了。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贫困人员不收预交金就不存在他医不起了。 解说:都江堰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现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上,通过政府的调控手段调动所有可调动的力量,来解决农民整体求医问药的问题,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同时,都江堰也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开发了一套自动化网络系统,不仅可以实时查询每一个农民求医问药的情况,而且在农村预防保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任可佳(都江堰市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另外这个人的健康档案是什么情况?他这个人喜欢烟酒茶,另外心肝脾肺是正常的,个人病史有糖尿病,另外四肢关节,淋巴眼病是没有的,整个情况清楚,另外他个人病例,他就是做过,12月9号做了大病,今天就有了一个记录,另外他看到两次门诊,那么这个数据若干年堆积的话,最后就对这个人的一个身体状况就有个准确的刻画,我们现在的查询是12月1号到12月9号所有大病住院的人各种病情的一个排序表,另外是他按医院的一个排序表,另外还包括了图表的反映情况,急慢性支气管炎一共是发生了25例,肺炎发生了1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了12例。 记者:给我的感觉到底防保的目的是什么?防保什么,就很清楚了。 肖定松(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这样子掌握了整个都江堰市参合农民的健康状况,患病状况的信息,通过这个信息政府将来进行分析,制定措施去干预它,才能保证健康人更健康。 解说:实际上任何新的尝试都不一定会从根本上一下子解决问题,由于三十元的基金总额不变,都江堰提高了农民家庭门诊帐户的金额,就必定会降低大病统筹基金的总额,降低大病就院的报销比例。2006年,国家财政给每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又增加了10元,都江堰市政府准备把这10元纳入到大病统筹基金,增加农民大病住院的报销比例,以缓解农民可能出现的经济困难、因病返贫等问题。为此,都江堰的主要领导已经不止一次和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商讨一个更加符合农民意愿的大病统筹报销比例。 演播室: 到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在全国基本推行,到那个时候全国的大多数农民都将从这个制度中受益,但是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农民的生活状况还有政府的行政能力等等各方面都是存在着地区差异的,有了一个好的制度,各个地方如何从当地农民切身利益和实际问题出发用好这一制度,真正为农民解决求医问药的困难是摆在每一级政府面前的课题。 总制片人:梁建增 赵微 制片人:张洁 编导:王剑锋 摄像:王晓鹏 录音:罗金光 助编:韩洪刚 责编:郑刚 宋薇 合成:张东升 解说:姚宇军 选题策划:吴征 策划主管:赵华 执行制片人:胡劲草 播出主管:孙金岭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被采访人: 李禄平 角湖村村民 李禄平妻子 李在云 李新平儿子 李新平妻子 潘芝家 监利县棋盘乡卫生院院长 李先祖 角湖村村医 范启贵 角湖村村民 胡友旭 长阳县磨市镇卫生院院长 覃祥官 马世春/汪菊衍 磨市镇三口堰村村民 陈方林 磨市镇救师口村村民 肖定松 都江堰市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 任可佳 都江堰市信息办公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