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调查》:聚焦农民看病难(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5:23 央视《新闻调查》 | |||||||||
![]() ![]() 长阳县磨市镇卫生院医生胡友旭接受采访 ![]() ![]() 李禄平夫妇接受采访 ![]() ![]() 马世春夫妇接受采访 ![]() ![]() 肖定松接受采访 继《天价住院费》之后,《新闻调查》再度将镜头聚焦“看病难”的背后和农村医疗的现状。本期节目将从老百姓看病怎样艰难的角度切入,从百姓看病之苦、大医院的无奈、小医院的惨淡和将来怎么看病等方面,深入剖析层层推进,着力探讨将来老百姓怎么才能看病不再难。这期节目已于12月26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以下为节目实录:
解说:湖北省监利县是拥有105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县,这里的农民以种植粮食和发展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人均收入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李禄平是监利县棋盘乡角湖村的村民,今年53岁,是一家五口人的主心骨和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就在2005年11月,李禄平被诊断出肝癌晚期,这个结果顷刻间打破了这个五口之家的宁静生活。 记者:老李,你把你的病例给我看一下。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可以啊。 记者:这是岳阳(医院诊断)的。这个县医院的。县医院(诊断)你是肝硬化,原发肝癌。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一查了以后当天晚上没有睡觉,精神就衰退下来了。 记者:大嫂,你知道你爱人得这个病这段时期怎么过来的? 李禄平妻子(角湖村村民):我的心都像刀搅一样,心里都不舒服,他好一点心里就舒服一点,他一不好了心里又难受,都是这样的。 解说:其实李禄平的病并不是突然爆发的,早在20年前,李禄平就被诊断出患有乙型肝炎,但是李禄平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记者:你这二十年是从来没用过药?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没有。 记者:就等于这么多年来一直熬着?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嗯 对。 记者:因为这个乙肝你得吃药,吃完了药才能见好,你不吃药只能是恶化。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因为我们整个家庭就是这么一点来源,挣这么一点点钱。 记者:你自己心里有没有数,这二十多年自己的身体怎么样?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这二十年来我知道身上病肯定有,确实没钱。 解说:李禄平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依靠水产养殖,每年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平均下来每个月只有不到700元维持着一家五口的基本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每月开销一笔医疗费用治疗乙肝,对于这个生活并不富裕的家8庭来说,显然是一个额外的负担,因此李禄平也就一拖再拖没有治疗。忽然拿到肝癌晚期的诊断结果,对于全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记者:大夫说你身体还能支持多长时间?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大概是两三个月左右。 记者:就是说如果接下来治的话是不是可以延长你的寿命。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有病人花了八九万拖了三五年。 记者:你能筹来这么多钱吗?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不行啊,我想都没朝这个方面想,哪里有那么多钱。 记者:借有没有可能?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借都没地方借,哪个亲戚有那么大的钱。 记者:你觉得你有什么办法帮他吗? 李禄平妻子(角湖村村民):我有什么办法啊,我又没钱我怎么帮他呢,我又不会医,我替他死也医不好了。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我也看不起啊。 记者: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只能在等着了。 李禄平(角湖村村民):嗯 只能等着了,只能等死了,待在家里,没有办法,没有其它办法了。 解说:李禄平一家的生活在角湖村并不是最差的,可是像李禄平这样由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又无钱医治的现象并不少见。李先祖,棋盘乡角湖村卫生室村医,对全村1200位村民的健康状况都比较了解。在他的卫生室里,挂着一份全村历年来死亡人员的名单记录。 记者:就是这个村里面的死亡人数,死亡情况都是这儿有记录的? 李先祖(角湖村村医):对 大部分有记录。 记者:今年是5个人去世,50多岁,他们的岁数不大,52岁 51岁 56岁 52岁;这都什么病啊? 李先祖(角湖村村医):这是肝肾癌,这是肺癌。 记者:这个呢? 李先祖(角湖村村医):他跟他是俩堂兄,李新平李玉平。 记者:我是新闻调查的,中央电视台的,你好,这是? 李先祖(角湖村村医):这是他儿子,李新平的儿子。 解说:李新平是2005年角湖村去世的第一位村民,死亡时年仅52岁。从拿到肝癌晚期的诊断结果到去世,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家里只剩下妻子和儿子、儿媳在一起生活。 记者:在那之前他身体就没有不舒服吗?不可能一点都没有吧。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有一点他挨得住,他以为自己没什么,因为家里困难,没有钱去治,拖拖拖,不去治。 记者:能忍就忍住了。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对。 记者:因为怕花钱就不去看病,是吧?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是。 记者:那像你们在农村,尤其是在你们家,这样的一种生活条件,要是自己有一点病的话是马上去看还是说能忍就忍。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能忍就忍,我已经咳嗽四五天了,我都没去看。 记者:你爸爸可能就是这么想的,真的到太严重就来不及了再去医院嘛,是不是。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小病根本就不需要去医,大病都是由小病变成的。 解说:在李新平确诊后的三个月中,儿子李在云为了给父亲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至今仍然欠着一万多元的外债。 记者:你们家的收入就是靠种地吗?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有时候靠我在外面工地上搞建筑的挣点小工。 李新平妻子:就是靠他一个人。 记者:那能给家里补贴多少钱啊?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有事做的时候一天二三十块钱。 记者:欠着一万多块钱的债,反正这个负担是很重的。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负担重那也没办法,慢慢还吧,一年还不清两年吧。 解说:李新平去世时年仅52岁,在家里还是壮劳力。那时候父子二人共同操持家里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并不拮据。如今只剩下儿子李在云一人支撑这个家庭,还背负了一万多元的外债,生活状况也一下子成为全村最贫困的家庭之一。 记者:我觉得你心态特别的特悲观,什么都是没办法没办法,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李在云(李新平儿子):总觉得没钱的人做人一点意思都没有,还说走了就走了,是不是,根本就没意义了,想要什么根本就得不到,那有什么意思呢。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