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环球时报专稿:中国新闻频登各国十大新闻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0:21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韩国、俄罗斯、英国、联合国特派记者 徐宝康 马剑  施晓慧 何洪泽

“中国”成为热门话题  媒体评论视角不同

  编者按:每逢岁末,世界各大媒体总要总结一年来的重大新闻事件,审视这一年中有
什么事情打动了读者,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评选的十大新闻中,有多少中国的“身影”。

  中国新闻频登各国十大新闻榜

  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各大媒体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

  今年韩国权威媒体《中央日报》评选出的十大国际新闻中,中国的“和谐社会”和“神六”成功发射独占两席;在韩国另一家权威媒体《朝鲜日报》上,“中国实力在‘喷涌’”位居“2005年地球村排行榜”第二。

  在俄罗斯新闻社今年评出的独联体十大新闻里,“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在欧亚地区不断扩大”尤其醒目。12月27日出版的《消息报》将“俄罗斯与中国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评为今年俄罗斯军事政治领域的重大事件。该报刊登的“2005年俄罗斯军事政治大事”中,第一条就是《展示力量和潜力》,其中包括俄罗斯今年与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随该文配发的图片是两张中国海军陆战队在首次中俄联合军演时的照片,图片说明特别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俄军队进行了许多重大的国际军事演习”。

  在日本,共同社发起了“2005年十大国际新闻”的评选。在100多家报刊、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编辑投票评选出的十条新闻中,关于中国的报道就占到两条。其中,“中国各地发生激烈的反日行动”受到了日本媒体的较高关注,“中国人民币升值”则是日本媒体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还以读者投票的形式评出自己的十大国际新闻,“中国出现禽流感死亡者”被评为第九位。

  除此之外,在欧洲、美洲、亚洲,甚至非洲的其他国家,关于中国的新闻也在年末备受关注。

  各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

  和往年相比,各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数目在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媒体正在以一种更深入的视角审视中国。2003年,英国的媒体平均每周有2—3条关于中国的报道,而今年各大媒体平均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以12月为例,《泰晤士报》涉及中国的报道多达40多条,《独立报》也有30多条,《卫报》则超过了100条。《金融时报》还在今年推出了网络中文版。“中国”一词已成为媒体高频使用的词汇。英国媒体最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体育和政治也是它们关心的话题。

  在日本,近几年每年评选的“十大国际新闻”中都有一两条中国新闻。2004年,“中国完成权力交接,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胡锦涛掌握党政军的所有权力”位列十大新闻的第七位。2003年,“中国新的国家领导班子产生,胡锦涛、温家宝体制开始运行”、“中国首次载人宇宙飞船发射升空,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分列十大新闻的第五位和第九位。

  俄罗斯媒体对中国的积极报道也在不断增加。它们不仅对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以及两国总理的互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热销等话题也经常见诸俄罗斯媒体。特别是中国今年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俄罗斯媒体一致赞扬,俄新社还专门就此事采访了俄罗斯宇航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航天专家科洛佳,他表示,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只是时间和资金的问题。

  标准不同,中国新闻没上美国十大新闻榜

  与其他国家排行榜中“中国”二字屡屡出现的情况不同,尽管每年年底美国媒体也会做一些回顾全年的报道,但中国并不在2005年美国媒体最关注的十大新闻之内。美国媒体挑选年度新闻的标准有二:一是要有“故事”,二是与美国有关。

  以今年《纽约时报》回顾今年主要事件的图片新闻为例,给美国造成巨大伤害的卡特里娜飓风位列第一,其次是伊拉克战争。布什连任就职、约翰·罗伯兹接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纽约公交工人大罢工,这些都对美国人的生活有直接的影响,也因此榜上有名。在国际新闻方面,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逝世是美国媒体关注的头条,其次是伦敦地铁大爆炸、克什米尔大地震、以色列撤出加沙。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报道,美国媒体常以报道有冲突性的新闻为主,而今年中美关系发展平稳,没有什么重大的“冲突”,因此也就上不了美国人的“十大新闻”榜,这其实并不是坏事。

  中国没能在美国十大新闻中榜上有名,并不表明美国对中国不关注。相反,今年是历年来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最广泛和深入的一年。几乎所有主要的新闻杂志都以中国做过封面文章,政治性非常强的《外交》杂志还用醒目的红色大字“中国”作为封面,这在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中国频频上榜,各国心态不同

  有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中国正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英国《金融时报》著名专栏评论家马丁·沃尔夫12月15日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全球都感到巨龙的呼吸》。他说,世界经济正经历一场革命,在中国的率领下,亚洲回到全球事务中心的历史地位。在《金融时报》的年终回顾专栏内,一篇题为《中印“龙象竞赛”年》的文章评论道,很少有经济体敢于声称今年的经济表现强于中国,这要归功于中国令人侧目的数据修正举措。一次大规模普查发现,中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为16.8%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尽管心态不一,目的不同,但日本的左中右媒体谁也没有否认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将越来越重要。在日本,有人认为中国的发展对日本是一种机遇,对中国的发展表示欢迎;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抢了日本的风头,对日本争夺地区主导权构成威胁;还有人对中国持敌视态度,总是站在敌对的立场上不顾事实地对中国发表评论和看法。今年日本主流媒体评选出的十大国际新闻也表明了这种复杂心情。

  不久前,俄罗斯《消息报》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国的报道,由于文章的部分内容对中国不太友好,立刻引起了俄罗斯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俄罗斯前驻华大使、现任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成员罗高寿,以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法律会议地区政策及法律委员会副主席马尔科夫采夫等专家纷纷撰文驳斥这种观点。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还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使韩国媒体更加关注中国。韩国《朝鲜日报》评价说:“胡锦涛主席通过活跃的海外访问,在国际社会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作为强国的风貌。”

  今年,中韩两国的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韩国前往中国旅游的人数已达350多万人次,创历史纪录。韩国“中华电视台”播放的中国电视连续剧《长征》和《八路军》成为韩国人关注的新热点。韩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论是数量上还是深度上,均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韩国《经济先声报》不满足于只对中国消息的报道,目前正在筹建“中国研究所”,以便推出对中国有分析和评论的“深度报道”。过去,韩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关注远远超过中国,如今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关心中国,了解中国,在韩国已蔚然成风。

  (本文原标题为各国新闻榜关注中国,副标题为“中国”成为热门话题 媒体评论视角不同。)

  独家声明:《环球时报》独家供新浪网稿件,如需转载请获口头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