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黑龙江等四省高官调整解读:中央地方加大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10:08 新世纪周刊

  -撰文/马昌博

  黑贵湘渝四省市“班长”调整,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干部交流力度加大。

  张春贤的履历多少有点让人眼花缭乱。根据公开的报道,这位1953年出生于河南的中原汉子当过5年的解放军士兵,随后转业做了两年的村干部,“几乎做过所有的农活”。198
0年,张春贤考入当时的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制造系。

  这位大学普通班的毕业生先后在机械部、机电部工作,这期间他读完研究生并成了高级工程师。1995年,调到云南任省长助理,两年后,年仅44岁的张春贤担任交通部副部长。

  据说张在交通部内以勤奋好学见称,“自称除看书外没有任何个人爱好,几乎就是个工作狂”。又5年,不到50岁的张春贤升任交通部部长、党组书记。

  不过,这位“年轻”的正部级官员从现在起有了新头衔——2005年12月24日下午4点,新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向湖南省的党政干部发表了就职演说。他引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来形容这个开始由自己掌舵的省份;他也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从湖南走上了革命道路”。

  这位新任省委书记显示了自己一贯的锐气,他表态说,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以“ 敢为天下先”为己任。

  下午4点,仿佛成了地方党委新任一把手正式亮相的标准时间。同样是12月24日下午4点,山城重庆也宣布原国务院副秘书长汪洋为新任市委书记。2004年的12月12日下午4点,福建省召开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宣布中央新任命的福建省委书记。

  就在张汪二人履新的前一天,2005年12月23日,贵州、黑龙江两省的新任党委书记已分别宣布上任。

  “两会”前的调整

  2005年12月24日下午,新华社正式公布了上述四个省市党委一把手变动的消息。

  消息说,原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出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接替钱运录任贵州省委书记;原交通部长张春贤任湖南省委书记;直辖市重庆市市委书记,则由原国务院副秘书长汪洋接任——现年50岁的汪洋也是此次地方高官调整中最年轻的一个。

  此前中组部已按惯例派四个副部长在12月23日和24日分别奔赴上述四省市,在干部大会上宣布了任免通知。

  众多学者认为,这是中国2006年春天“两会”召开前的一次大的人事调整。“可以说,‘两会’前调整地方高官,近几年来已成惯例。”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表示。

  可资佐证的是,2004年的12月,也是四个地方正省级干部调整:原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出任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辽宁、河南、福建三省省委书记调整,李克强、徐光春、卢展工分别上任。

  “此次调整地方党委一把手应该是给2007年的地方党委换届做准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省部级官员的变动一般是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一个调整周期。2002年,地方党委换届,到2007年正好是5年。

  此次去职的四省市原党委书记中,原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和原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已经年满65岁,原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64岁,都已经年满或年届省部级官员65岁的退休年龄,属于正常换班。

  用人新趋向

  “就此次调整看,既有惯例,也有新意,从中也能看出未来干部调整方向的蛛丝马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年轻化无疑是题中之意,此次履新的四人中,汪洋和张春贤都刚过50岁,石宗源不到60岁。从学历上看,四人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汪洋和张春贤则分别是工学和管理学硕士。

  普遍的观点是,政府高官的年轻化和学术、技术化是一个趋势。早在2004年12月的地方高官人事调整中,媒体就发现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共和国一代”成为地方执政的生力军,包括李克强、宋秀岩、李源潮等人几乎都是50岁左右即获正省级高位。

  “此次调整大的方面符合常规,但具体到每个地方官员的人选上,目的性应该还是比较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所研究员康晓光说。

  其中新任黑龙江省省委书记钱运录毕业于湖北大学国民经济计划统计系,主政贵州期间,“富民兴黔”,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十五”期间,贵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此次履新黑龙江,按中组部官员表态,是要“抢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

  专家认为,中央任命52岁的张春贤主政湖南,同样也是希望这位年富力强、具备国际视野的官员,能改变湖南经济落后的局面。

  新任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则自2000年以来大刀阔斧地推进中国新闻出版改革,在任期间,原“新闻出版署”升格为正部级的“新闻出版总署”。

  中组部官员在宣布任免时说,石宗源“公道正派,原则性比较强”。石也在就职时表示,要“坚持清正廉洁……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而之前身为国务院副秘书长的汪洋同时也是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重庆受三峡工程影响巨大,包括移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问题涉及和中央多个部门协调,让熟悉中央情况的汪洋执掌,应是合适人选。

  汪洋之前曾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工作,公开的报道说他参与制订了“十一五”规划。中组部官员评价说,汪洋“眼界开阔,善于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这也将有利于正在“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重庆的发展。

  中央与地方干部交流加大

  此次地方高官调整的一大特点是,中央与地方干部交流的趋势进一步加大,有3位正部级官员被调任为地方党委一把手——之前身为国务院副秘书长的汪洋“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也是正部级。

  事实上,在中共“十六大”后,出现了中央与地方较大范围的“互调”。包括戴相龙、张学忠、王岐山等中央部委干部先后调为地方党政一把手;而包括原辽宁省省长薄熙来等则上调进京;卫留成则由中海油总裁任上出任海南代省长,从国企主帅,一跃成为封疆大吏,打破了改革开放以来官员调动模式。

  “中央部委领导和地方高官互调,有利于干部优缺点的互补。毕竟部委高官只是主管某一领域,而地方一把手就要抓全盘工作,这种锻炼还是很必要的。”毛寿龙说。这次调整涉及的省部级高官有些没有完成原有职位任期,而这种打破任期制度的任命,已不鲜见。

  值得注意的是新任重庆市市委书记汪洋,他以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的身份出任直辖市的一把手,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考虑到汪洋刚刚50岁,这种调任就更引人瞩目。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出任贵州省委书记,是近几年来从新闻宣传口出身的第三位地方一把手。此前人民日报社社长白克明先后出任了海南和河北省省委书记,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徐光春曾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和光明日报总编辑,后于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任上出任河南省委书记。

  “一般来说,诸如地震局局长这样的非常专业化的官员不会被派到地方,但新闻宣传口的干部,因为需要处理各种事务,综合能力比较强。”毛寿龙说。

  一个观点是,选择诸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这些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官员到地方政府就任锻炼,显示了中央在培养人才时的多样性选择。

  中央调整黑龙江贵州湖南重庆四省市一把手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