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专题 > 正文

吴孟超:“肝胆”相照勇闯禁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5: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吴孟超:“肝胆”相照勇闯禁区
新华社记者吴森辉摄

  本报记者武卫政

  1月9日,吴孟超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我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重要开拓者当初为何敢闯被视为禁区的肝胆外科?

  吴孟超的回忆,把我们带回到50年前……

  1956年,吴孟超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

医院普外科当医生,有幸师从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的裘法祖教授学习。随着本领见长,他觉得做一名外科医生,光是手术麻利还不够,似乎应该有点专长,可是该往哪儿发展呢?

  裘法祖得知吴孟超这一想法,很是赞赏:“从外科医生的发展来看,一种是有望成为技术精湛的‘一把刀’;另一种是结合临床搞科研,专攻一项,如果能出成果,对医学做出一些贡献,就是医学家了。当然后者要难得多,许多医生花毕生精力也未必在某一项上有所突破。当今世界医学领域肝脏外科是薄弱环节,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偏偏中国又是肝脏疾病的高发地区,如果你有决心的话,今后可朝这个方向发展。”裘法祖还告诉吴孟超,几天前有一位来华访问的外国肝脏专家认为中国在肝脏外科方面要赶上世界水平,至少要二三十年。

  老师的点拨和外国同行的评价,让当时血气方刚的吴孟超作出了选择。这一年,吴孟超和两位同事组成“三人小组”,以一个冬冷夏热的窝棚作为实验室,开始向肝脏外科这一禁区进军。

  当时肝脏外科之所以被视为禁区,是因为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结构和功能复杂,临床手术难度极大,病人常常在手术中因医生微小的不慎而导致大出血死亡。

  从什么地方突破?“做肝外科当然首先要了解肝的解剖,还是先从基础做起吧。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做了200多个肝脏标本,白天黑夜对照文献研究血管走向和分布规律,最后给它分了‘五叶四段’。”吴孟超说,“这是中国人自己的肝脏解剖,得到了第七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的认同。”

  掌握了肝脏解剖第一手资料的吴孟超,开始创新肝脏手术的止血方法,先后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技术、“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这些技术至今用于临床,尚无更好办法替代。他还发现肝硬化的肝脏在手术后存在“生化代谢紊乱期”,据此建立起了一整套支持治疗策略,明显降低了手术死亡率。

  有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吴孟超在“禁区”中游刃有余:1960年施行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肝脏外科零的突破;1975年切除了18千克重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瘤子之大创下世界纪录……他主刀成功完成了一次次高难度手术,也标志着我国肝脏外科技术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完善手术治疗的同时,吴孟超又开始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水平上继续攻关,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在常人眼里,83岁的吴孟超可谓功成名就,该享享清福了。谁知道他依然不满足,“我现在身体很好,一天做3台手术没问题。”吴孟超说,“要建成世界一流肝胆外科研究基地,办出世界一流肝癌研究中心,还是要靠这股不懈拼搏的劲头。我还是要努力进取,更寄望于年轻一代。”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10日第五版)

  相关专题: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