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有关现代生活方式的悖论:加速折旧的生活方式(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2:13 青年参考

  方承

  消费加速后,新东西淘汰旧东西的速度也加快了。现在难见修钟表铺、修鞋匠、补锅匠,更难找修木器家具的木匠、修竹制器具的篾匠。现在,修车行变成了装配工,不再修旧零件,只换新零件。修理行业被折旧。

  消费加速使我们买的东西过多,旧东西还能用,新东西又买回家来了。有限的家居空间不得不扩大,不是人多住不下,而是东西过多放不下。家庭空间越来越不属于人,家变成仓库,我们成为仓库保管员,家庭空间加速折旧。

  我们每日在会议中度过,两餐陪客人过,周末在办公室自己过。工作狂被表扬,不回家是事迹,违反劳动法加班是奉献。每天都在忙,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忙,忙什么。

  生活加速折旧的原因之一是“过多过快”,速度求快,规模求大,增长求高。企业求“做大做强”。如果动物都变成大象,那么多样化的

动物世界将不复存在。

  无人提“做长做久”和“做好做省”,地球有限的资源和生态都不支撑众多企业无限发展,不堪承受过快过多的工业生产,只能接受

能源和环境资源的过快消耗。

  中国早已限制生育,企业却不限制繁衍,生产不限制过快,规模不限制过大,结果产品过剩,市场过度竞争,加速折旧。

  解决生活方式折旧的方案很多。有人提出制造“时间机器”,将不想花的应酬时间“删除”;还有人提出建设“时间农场”,将想花的时间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那样伺候,繁衍出更多“良时佳期”。还有人提议《新时间法》:每昼夜12小时,每小时30分,每分30秒,时间减缓50%。新时间观念,将“以缓为美”,减轻压力,放慢节奏,休闲时间变长。

  有科学家建议,为了缓解加速折旧,应将汽车最高时速限制在50公里,车不快提速,发动机功率就可减小,汽油大为节省,事故减少更多,公路沿线经济更易发展。

  有语言学家建议开会时间应限制在一小时内,每位领导讲话不超过10分钟,重复话、套话、废话禁讲。若如此我们的会议时间减少,家庭时间增多。

  语文专家建议政府文件用短信体,不许超过一页纸,禁写长文。长文浪费纸张和油墨,不环保。60年前有人批评长文如懒婆娘的裹脚布,此人就是毛泽东。

  社会学家说如企业家不围政府转,而是政府围企业转;商家不请官员吃饭,而是政府请商家吃饭的话,社会应酬可减少,饭费可节约,腐败可减轻,官员商人的健康均可增加。

  哲学家建议畅行简约主义、节约风尚、自律精神、契约意识。宁可慢一点,但要好一点;宁可小一点,但要久一点;宁愿余一点,不愿扔一点。

  法学家认为法繁无法,法贵于行,法人先法己。如不以为然,法则被加速折旧。大法分情、理、法,三者缺一不可。情法在心、理法在天、世法在人。

  心理学家建议工作节奏放缓,任务减轻,步伐放慢,心理压力便会舒缓,我们的愉快感便增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概率降低,忧郁症比例降低,非正常死亡率也会大幅度降低。

  教育学家建议学习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则孩子无童年,青年无青春,中年无乐趣,老年无安闲。教育不应该大跃进,否则知识不消化,师生无安歇。须知:慢工出细活,萝卜快了不洗泥。

  健康顾问建议电视机最好减至7个频道,与每周7天配合。现在虽有一百多个电视频道,但每晚想看的只有一个,频道多了是浪费。频道少了,可看书,可聊天,可早睡。

  文学家建议把法律、商业等专业文书改成散文,再把散文改成诗,农民再把诗改成对联贴在门上。两千年前“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言简意赅。现在的刑法数百条,刑案增长更快。

  诗人们抱怨法律刚颁布就过时,立法被加速折旧。因立法者将诗变成散文,将散文变成专业论文,将专业论文变成法典。

  行政学家建议减少官员、官房、官饭、官车、官医和官场。官本位严重也会加速折旧,民本社会更有利于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工作繁文缛节的简化,有利于民生、民乐、民益。

  21世纪中国不接受西化思想,也不接受宗教,又不接受空泛的说辞,因为这些都被商业市场加速折旧。我们将以何种精神存在于世?影响于世?引导于世?

  中国如能开反生活加速折旧之先河,对就业有利,对能源紧张有缓解,对环境污染有减弱,对家庭生活有贡献,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19世纪英国以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附带英文和普通法影响世界;20世纪美国以美金和科技,附带军售和民主影响世界。21世纪谁将影响世界?又以何影响世界呢?若将天人合一、家庭和美、贫富均衡、南北和谐、东西合作、人人和气,以和为贵作为新世纪精神,就要减缓或改变加速折旧的生活方式。

  (注:作者为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此文署名为笔名)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