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出版社花样百出 订货会现场惨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0:12 民主与法制时报

  新年全国书展遭寒潮

  五个穿着黄上衣黑裤子的人,排成一队,手里举着一块大木牌,一边绕场行走,一边喊着和牌子上相同的标语“霍金 又出新书啦。”

  两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一男一女,站在展厅的大门处,前后胸上各挂着一块大木牌,
木牌介绍的是一本关于青少年心 理健康的书。

  这种引人眼球的宣传,在1月8日开幕的历来有着“出版界风向标”之称的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并不罕见。更 加激烈的,还有《女友》杂志的火爆劲舞及二楼展厅中央配合着震撼音效的超大屏幕等等。

  但是,这般热闹的宣传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的本次图书订货会映出的,却是更加的惨淡。

  □特约记者胡文峰

  八日的北京阳光灿烂,气温是最近一段时间内最高的,而在空调开放的国展馆三大展区内,出版界人士重复得最多的 一句议论却是:“今年真冷真淡啊!”对中国书业发展现状的忧患意识流淌在国展馆。中国国民读书率持续五年地走低,到了 2006年的伊始,仍无改观的迹象。如果说北京图书订货会是中国书业发展的晴雨表和最重要的标尺之一的话,今年的标尺 实在不能让人舒心。

  适值国家和新闻出版总署的

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初举办,本届订货会原应比以往承载更多的期待和关注。另一方面,北 京图书订货会今年又新增了两项内容:台港澳地区出版单位正式进场参展、首次举办书稿交易活动。据组委会透露,无论从举 办背景、会议规模还是会议内容来看,前期工作的难度都有所加大,而从1987年创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即将步入第20个 年头,本届组委会自然会下更大功夫。可如此精心准备的展会却出现了“无人喝彩”的景象。

  不少出版人表示,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功能正在大幅度下降,有人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为啥不给均等机会

  与上届订货会的格局大体相似,本届图书订货会也分成三大展馆:中央级出版社与部分专业类(文艺类和少儿类等) 出版社占据了主会场位置;地方出版集团在左侧馆;部分专业出版社(教育类和科技类等)在右侧馆。这样的划分当然肯定有 着良好的初衷,但由于三个展馆受到各地参展商、发行商及普通观众的重视程度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受到了众多地方出版社的 强烈反对。

  一些业内人士细细分析了微妙之处:主会馆人气明显要旺许多,人流量和订货量都比两侧的展馆有着巨大优势,版权 贸易的场所、各类活动的开展地都集中在主会馆;而分馆明显要“门前冷落车马稀”。此外,各省出版社集团被划分为几大块 之后,省团的声势大有削弱,显得底气严重不足,不仅“地气”受到了影响,“心气”受到了打压,连整体形象也受到了较大 损伤。一些省份为了保证集团形象,要求被划分出去的专业出版社在省出版集团展区也设立展台,派出专人负责,但这样一来 又大大增加了专业出版社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

  出版人纷纷表示,中国出版改革已经进入市场化的阶段,不仅出版社的市场意识需要加强,出版管理机构的市场服务 意识也应该进一步改进,应该从出版社的实际需要出发更合理地安排展会,使得市场条件下的各家出版社获得均等的竞争机会 。

  明年我们要网上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国图书流通市场流通状况的巨大变化,曾经在中国图书发行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订货会功能已经大 大降低了。一些忙得不可开交的出版社发行人员在休息的间隙悄悄说:“其实在这里忙活了好一阵子,也比不上我在办公室里 发发传真、打打电话、上上网拿到的订单多!”

  确实,与从前以订货会为主的推销方式相比,今天的书业更多地以“短、平、快”的渗透式发行来打入市场。“会会 老朋友,结识新朋友”,这已经成为不少出版社人参加订货会的显性目的,可是,这样的目的用这样的规模与形式来实现,显 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这使得相当多的图书人开始质疑订货会的存在价值。

  两个月的上架灾难

  如今,一本书的生命力能有多长时间?没有人能给予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是明显地,图书的生存时间已经越来越窘迫 了。在二渠道的发行中,一般图书的发行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两个月时间一到,发行商就毫不客气地退货,为新书上架腾 出空间;而在作为主渠道的新华书店,虽然没有明确的退货时间,但是却把回款的周期拖得极其漫长,使得出版社的经济效益 难以实现,严重影响了出版社的发展后劲,这已经成为中国出版界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两个月是什么概念?对一般图书来 说,根本没有缘与读者见上一面啊!”不少出版人痛心疾首地说。一方面每年推出的图书新品种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则是国 民读书率的逐年下降。

  前两年,当中国图书年出版品种超过十万种时,已经引起了出版社资深人士的惊呼——这已经达到了图书生存与发展 的危险线了。然而两年后的今天,中国图书新品的年出版量超过了十五万种!图书数量的上升带来的却是质量的下降,两年间 ,“伪书”、“不合格图书”的风波严重破坏了中国图书的声誉,严重打击了中国图书市场。在前些天刚刚结束的二渠道春季 订货会上,大量特价图书的出现,就是图书过量出版、质量下跌形成恶果的直接体现。

  今年,几乎所有的出版商和发行商都感觉到图书少有亮点,根本原因或许相当复杂,但是,中国书业的疲软已经成为 了不争事实。

  如果说,中国出版市场化应该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的话,如何消灭“黑洞”,还出版一个健康的机体,是摆在中国图 书业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而不得不认面对的难题。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