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在游戏中颠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11:34 新民周刊

  在游戏中颠覆

  在复制、拼贴易如反掌的网络世界中,颠覆、戏仿之作随处可见。无一例外地,它们都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样,披着一件“后现代主义”的外衣,以游戏的心态娱人、娱己。

  撰稿/陈 冰(记者)

  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迅速蹿红,既不空前,也不绝后。凡是有点网龄的人,大多会记得,在它之前令人捧腹大笑的《分家在十月》和《大史记》。说它不绝后,那也是必然。在复制、拼贴易如反掌的网络世界中,颠覆、戏仿之作随处可见。

  除了短片,类似的经典还包括大名鼎鼎的韩乔生语录和轰动一时的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搞笑、反讽、解构,只要你不怕过量笑声产生足量皱纹,不怕鼠标手因频繁的复制、粘贴而罢工,就可以找到无穷多的段子——文字的、图片的、音频的、视频的。

  眼下,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讨论是FLASH动画《我不想说我是鸡》、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和搞笑武侠剧《武林外传》。

  FLASH动画:《我不想说我是鸡》

  2005年岁末,蔓延全球的禽流感一直是人们无法回避的严肃话题。《我不想说我是鸡》,这部以禽流感为主题的FLASH动画,却在一派严肃中显露温情。仅TOM网站的点击率就超过50万,并被数万人转贴在BBS或自己的博客上。

  动画套用《外来妹》中的主题曲《我不想说》,将一只被厄运困扰的小鸡拟人化,透过幽默向人们传达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信息。天真无邪的儿童,用她稚嫩的歌声唱出了动物们对灾难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我不想说我很清洁;我不想说我很安全。可是我不能拒绝人们的误解,看看紧闭的圈,数数刚下的蛋,等待被扑杀的危险。”

  “吃我的肉我没意见,拿我的蛋我也情愿。可是我不能容忍被当作污染,想想命运的苦,擦擦含泪的眼,人的心情我能理解。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

  “孩子他爹已经处决,孩子他哥抓去做实验,这年头做只鸡比做人还艰难。就算熬过今天过了明天,后天估计也玩儿完。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一样的我们却过不了本命年。”

  片尾,脆生生的童声再次响起:“2005年过去了,希望一切不美好都能过去。愿天下所有的小鸡、小鸭、小朋友都能健康成长。愿世界充满健康和平。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

  现实世界的残酷,动物世界的无奈,在童声的演绎中反差巨大,撼动人心。《老鼠爱大米》、《大学自习室》、《猪之歌》等网络流行歌曲,大多走的是搞笑、自嘲的幽默路线,《我不想说我是鸡》却在戏谑幽默的歌词背后,透露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气息。

  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

  周星驰的无厘头精神加上王朔式的痞子创意,一群中国的博客在互联网上推出了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为2005所谓的博客元年画上了“大家乐”的句号。

  从电影本身来说,《小强历险记》算不上一部电影。“它是一群开博客的人闲得蛋疼鼓捣出来的一个玩意儿。”对于这部酷似家庭录像的“小电影”,编剧说得透彻,“《小强历险记》从头到尾也没有讲明白什么主题思想,或者说没什么思想,他只是通过主人公小强——一个长得有点像曾志伟、姜文或者颜峻的小强,在某一个夜晚经历的一次误会,胡编出来的故事而已。”

  据剧组演职人员之一老六在他的博客中描述,“这部长达50分钟的电影创造了6项世界之最:拍摄时间最快,第一天吃开机饭,第二天吃关机饭;设备最少,只有一台DV机现场拍摄,只有一台老电脑进行剪辑;人员最整齐,30多个演职员中没有一个是专业的;投资最少,加上首映式喷绘的6张海报花去420元,本片花销将近1000元;导演最多,拍摄伊始,30多个演职员都以为自己是导演,七嘴八舌把演员说晕;吃饭最多,以拍电影之名,最近一个月,大家至少在一起吃了16顿饭。”

  当这群博客名人利用博客的影响力在网上推广他们的“小电影”时,一家博客网站迅速递上“橄榄枝”,提供场地为中国首部博客贺岁电影《小强历险记》召开盛大的首映式。数百名自带红包的记者参加了这场名为“冬天的事故”的大型颁奖晚会。

  马克·吐温、麦当娜、冯小刚纷纷发来贺电,《小强历险记》中所有的演职人员在与好莱坞大片的角逐中,无一例外、史无前例地获得所有奖项。当然,这只是一群中国人以无厘头精神加上丰富幽默的想象力策划的一个博客娱乐事件。

  最终,这个自称以“零诚意零新意零意义零特技零演技零逻辑”为主导思想的集体恶搞行为,因为媒体的热情介入,变得轰轰烈烈。嗅觉敏锐的国外媒体路透社甚至嗅到了搞笑背后的政治意味,做了题为“中国博客把政治讽刺剧搬到网上”的报道。

  如此“锦上添花”的一笔让创作人员十分不满。在剧中饰演毒贩的平客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老外不可避免地把一娱乐的博客电影和政治活生生挂上了钩,看来现在老外比中国人政治挂帅。”

  也许外国人始终无法理解中国式幽默。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体会中文里特有的语带双关和潜台词。已经有人撰文指出,不管博客最终会被整治成什么样子,类似于《小强历险记》一样的产品,只会越来越多。就跟flash将雪村之类的炒作了一样。这类DV作品背后的草根力量足够强大。

  颠覆电视剧:《武林外传》

  诙谐调侃、颠覆搞笑的《武林外传》目前正在央视8套的黄金时段热播。从开播开始,该剧的收视率就一路攀升,目前已蹿升至9.49%,直逼2005年的收视冠军《亮剑》的10.3%。这部类似《卧虎藏龙》加《大话西游》再加《我爱我家》的大杂烩连续剧,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热闹的讨论主题之一。

  一位网友酣畅淋漓地写道:每天看《武林外传》已经是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热闹地演痛快地笑,偶尔还深刻一下,谈笑间烦恼灰飞烟灭,由于本人的推崇,身边的朋友也纷纷加入到看武的队伍中,也落下了和我一样的后遗症,意外时“额的神呀”,深沉时就“子曾经曰”,PK时必然是“排山倒海”VS“葵花点穴手”,痛苦时大喝一声“子啊……”,这样的时候,我是快乐的。

  各大网站、论坛,只要稍有人气的地方,都被武迷“攻城拔寨”。百度贴吧上甚至快速建立了“武林外传吧”,吧内的众生喧哗颇有些江湖味道。

  剧中搞笑台词的“语录大全”记载已经成为网友每天的“必修课”,更有细心的网友,甚至将凡是评论过《武林外传》的博客链接、网站评论一网打尽,做成专题供人随时查阅。众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让人疯狂的超女时代,只是这次的特殊气场换成了《武林外传》。

  作为一部系列剧,《武林外传》每集的故事其实都是无关痛痒的生活琐事,即使像爱情那样的大题材,在这里也都是闹剧一场。而在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上,尽管剧中人物看似认真,却时刻以一种调侃的态度来对待。

  除了运用搞笑幽默的台词克服场景转换单调的硬伤,这部情景喜剧还加入了大量时尚元素,电脑游戏、通俗歌曲、广告短片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都在剧中以戏仿的形式出现。李咏主持的《幸运52》、《非常6+1》,王小丫的《开心辞典》,超女的终极PK,还有一些当红的影视剧以及广告片无一幸免地被质疑、解构和颠覆。

  以古薄今的讽刺、挖苦和戏谑,夸张变形的无厘头表演,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联想到现实生活的荒诞、无序、无奈和某些可爱。其实,《武林外传》所解构的,是一切所谓的重大问题:生存压力、人间冷暖、亲情爱情……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那么回事!”

  后现代文化症候

  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幻象》(The Illusion of Postmodernism)一书的中译本序言中如此解释“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同时是一种文化,一种理论,一种普遍敏感性和一个历史时期。从文化上说,……它远比现代主义更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业的,民主的和大众消费的市场。它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

  它代表了在一个发达的和变形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一般文化生产和商品生产的最终结合。它不喜欢现代主义那种“纯粹的”、自律的风格和语气。某些运动的倡导者把它看作是一种受欢迎的艺术的民主化;其他的人则把它斥为艺术向资本主义社会的犬儒主义和商品化的全面投降。”

  伊格尔顿的论述向我们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与此同时,我们却发现,在《我不想说我是鸡》、《小强历险记》和《武林外传》这类作品中,伊格尔顿向我们展示的那种全面的“后现代主义”似乎并不存在。

  这些作品倾向于戏仿和拼贴,热衷于嘲讽和挪用,善于制造出一种游戏的气氛。这可以算作伊格尔顿笔下的“后现代主义”。但同时,这些作品并不逃避绝对价值,善恶、美丑等二元对立的概念也不断被涉及,“温情”仍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武林外传》的导演尚敬就说,“江湖不应该神化,世上也没有大侠,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不能用暴力和蛮横来解决。《武林外传》想告诉大家,面对困难与挫折,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诚实、勤劳、自强这些美德,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事实上,这类作品的创作者,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70、80年代人。这一代人叛逆传统、突出自我、追求享受、反抗沉重,然而,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冲击,又使得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得不同时夹杂着不同的价值体系与思维模式——传统的、现代的以及后现代等多种因素。

  于是,这种以消费为核心、宣扬身体、游戏人生、平等消费与多元文化共享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模式迅速成为主流。娱乐化、游戏化、解构崇高、纪实性的平民化视角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奇怪地杂糅于他们的作品中。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让他们可以在几乎零成本的前提下展示或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这类游戏之作。这类作品中出现的颠覆、拼贴、戏仿、反讽又不断刺激和影响着未来的创作和观赏趣味。

  对本身就拼盘色彩十足的后现代主义而言,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显得更为庞杂。在这里,后现代主义完全可以是温情的,可以是延续经典叙事的意义的,可以是劝人向善的。它在颠覆的同时又期待着回归。-

[上一页] [1] [2] [3]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