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晨报聚焦栏目专题 > 正文

小小地图让地震“元凶”无处遁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8:48 南京晨报

  亚洲地区的所有地貌特征被浓缩在一张图中,地震、洪涝这样的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探究它们的原因也变得更加容易。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陈志明主持、中俄科学家多位专家合作的《亚洲与邻区陆海地貌全图》日前正式完成,首次完整揭示了亚洲地区的地貌特征。

  亚太地貌特征全景透视

  陈志明研究员告诉记者,这张陆海地貌全图,比例是1:400万,为体现全球构造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亚洲海陆地貌形成的作用,在绘制过程中除突出亚洲本土外,还包括东欧、东北非、西北澳大利亚和北美等邻洲部分大陆。此外,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和整个北冰洋等毗邻海洋也在其中。这是他们在“中国与邻区1:400万地貌图研制”之后的又一洲际地貌学研究成果。

  记者看到,这种地图可谓包罗万象,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了各种地表形态类型:最高山、高山、高中山、中山、低山、丘陵与平原……图中还以明显界线区分了“纲、目、科”的三级陆海构造地貌类别。“看,这个符号就是代表这里是一座火山”,陈志明研究员指着地图告诉记者,图中用各种形态符号显示了陆内火山、熔岩等36种造貌(地质)结构的基本类型,而外力作用产生地貌,如11种沙丘、沙地、戈壁风成地貌,以及江河、湖、海等形态地貌也在图中用底色和形态符号一一被清楚地标注了出来。

  自然灾害元凶被暴露

  此前江西省发生里氏5.7级大

地震令学界惊讶,因为该地区原本被认为是远离地震的区域。而在这张地图中地震“元凶”被显露无遗,是欧亚板块上一些鲜为人知的断裂带造成的,这个一直被专家忽视的断裂带在图中被清晰地标示了出来。陈志明研究员告诉记者,因为长期以来各国各地区对于地形、地貌的研究一直都是“各自为阵”,对于其他地区的地质特点了解不多。而自然资源与灾害往往是跨国或跨地区分布,或海陆互相影响的,而且是很长时间累积而成,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很难进行研究的。

  陈研究员很有信心地表示,这次的亚洲与邻海地貌全图的研制与出版,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不仅可激发自然资源与灾害分异规律的区域研究,还可为亚洲各国和跨国的土地、农林、水利、交通等规划和自然资源开发,以及地震、涝洪等自然灾害的研究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胡笑琪仇惠栋/来源:南京晨报

  相关专题:南京晨报聚焦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