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家撰写保卫春节宣言引起各方关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10:40 新华网 | |||||||||
新华社郑州1月23日电 在2006年春节来临之际,河南大学教授、我国民俗学家高有鹏撰写了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引起了各方关注。 针对近年来“洋节日”在国内越来越走俏,本土传统节日相形之下越来越“萧条”和“冷清”的现状,《宣言》一开头就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严峻问题: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我们会过年吗?我们到哪里过年?
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 《保卫春节宣言》共5个部分,长达5000多字。一开头,高有鹏就列举了端午祭被韩国人抢注为文化遗产、马头琴被蒙古国成功申遗等事例,逐渐引出话题:许多人叹息找不到地方过年──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随后,《宣言》从“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破毡帽”的传统年俗讲到过年的来历,从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的内涵讲到保卫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宣言》甚至把保卫传统节日上升到了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这些年,洋节太多,它并不仅仅是时尚问题。”高有鹏写道。在文章最后,高有鹏号召人们,“保卫春节既需要文化系统的建设,又需要争取社会更广泛阶层的支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争取更多的人们保卫春节,将其纳入申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应该是我们当代人的文化使命!” 文化自救还是危言耸听 《保卫春节宣言》发布后,迅速引起了反响,并获得了大量的签名支持。 支持者还认为,年轻人崇尚过“洋节日”的风尚并不是健康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冲击。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国内年轻一代对本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冷漠和缺乏责任感。联系到韩国人抢注端午祭为文化遗产,一些人甚至把高有鹏的举动视为对民族文化的自救。 同时,质疑声也不断,尤其是很多农民表示,尽管现在的年味和过去相比是淡了,但是从农村来看,春节还没有到要拯救和保卫的地步。 河北景县农民张新民说:“春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在农村还是非常受重视的。即使生活不宽裕的,过年了也要给孩子买套新衣服。包饺子、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发压岁钱、相互拜年等传统风俗仍在。” 郑州市民任崇岳表示,“洋节日”在中国的火爆是表面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不需要保卫,认为春节会被“洋节日”取代的说法有点危言耸听。 “洋节”流行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越来越多专家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日”的流行正是“地球村”的特色,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和交流的体现,对于“洋节日”所代表的其他民族的文化,应该充分尊重。但另一方面,国人也要捍卫和守护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从而更好地完成民族文化的过渡和传承。 “过年,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扬弃不等于放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需要现代的人们去挖掘、放大。”著名作家冯骥才说。 (记者张兴军周润健穆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