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保卫春节”:文化自救还是危言耸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9日12:2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在2006年春节来临之际,河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撰写的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引起了各方关注,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其人。

  “现在过春节,城市里不让燃放鞭炮,住在单元房里有些人不贴春联,吃年夜饭时很多人到超市买速冻饺子。”郑州大学2002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党淅晨说,“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亟需保护。如果连春节都丢了,我们真不知道还能过什么节日。”

  支持者还认为,年轻人崇尚过“洋节日”的风尚是不健康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冲击。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国内年轻一代对本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冷漠和缺乏责任感。联系到韩国人抢注端午祭为文化遗产,一些人甚至把高有鹏的举动视为对民族文化的自救。

  同时,质疑声也不断,尤其是很多农民表示,尽管现在的年味和过去相比是淡了,但是从农村来看,春节还没有到要拯救和保卫的地步。

  河北景县农民张新民说:“春节、中秋节这些

传统节日在农村还是非常受重视的。即使是生活不宽裕的,过年了也要给孩子买套新衣服,包饺子、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发压岁钱、相互拜年等传统风俗仍在。”

  郑州市民任崇岳表示,“洋节日”在中国的火爆是表面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不需要保卫,认为春节会被“洋节日”取代的说法有点危言耸听。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提出“保卫春节”口号说明了学者的文化责任感和危机感,但是“保卫”这个字眼有些太悲观了。冯骥才举例说,每年春运期间,人山人海回家过年的场面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我亲自体会过民工潮,他们买不到车票,从窗户里钻进去,身体都刮破了,当时我很感动,这就是我们文化的力量——我们民族5000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于我们民族心里最深层的东西,即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越来越多的专家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日”的流行正是“地球村”的特色,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和交流的体现,对于“洋节日”所代表的其他民族的文化,应该充分尊重。但另一方面,国人也要捍卫和守护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不断开掘

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从而更好地完成民族文化的过渡和传承。

  河南民俗学家高天星分析,“洋节日”在国内的流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商家炒作形成了市场消费商机;其次是媒体宣传引导放大了节日效应;第三是部分青少年追求新奇时尚;第四是一些富裕家庭崇尚国外文化的精神诉求;第五是外国节日通常具有浪漫色彩,容易成为狂欢宣泄渠道。

  高天星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春节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变化。“比如春节原本是合家团聚的节日,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出外旅游;以前除夕要守夜,现在变成了看春节晚会;原来拜年是相互串门、面对面的,现在变成了用短信、

贺卡、电话等方式;春节聚餐原来是一家几代人在家里吃,现在变成了亲朋好友到外面吃。”

  “过年,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扬弃不等于放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需要现代的人们去挖掘、放大。”冯骥才说。

  张兴军周润健穆晓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