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个性高官铁面履行使命 安全等领域风暴正在酝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0:16 南方新闻网

   本报记者 赵蕾  实习生 杨涛

  集体发声

  潘岳并不孤独。去年,当“潘旋风”首次刮起时,另一个领域的风暴已经正在酝酿之中。

  这场风暴的发动者是一位生于1945年、两鬓斑白的老人。去年2月28日,李毅中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上任伊始,他一改温文尔雅的形象,放出狠话:“将以六亲不认的姿态重塑安全监管权威,并承诺在3年之内偿还所有安全欠账。”

  半年之后,64岁的张保庆发怒了。他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在一次会议上,他以长达45分钟的时间斥责8个省、市、自治区政府不落实国家

助学贷款,声言家庭贫困学生不能入学可以给自己写信。

  而在今年1月初,卫生部部长高强也一改低调形象,批驳公立医院在大量牟利。

  突破与阻力

  铁面狠话之后,个性部长们正在向沉疴开刀。在安监总局整治“官煤”的风暴中,截止到2005年12月,“红顶商人”们已经撤资5.62亿,占登记入股资金的76%多,数十人因假撤资而被停职乃至追究刑事责任。张保庆斥高校乱收费之后,教育部决定:2006年一律调低这些地方和有关高校的大专(高职)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暂停这些地方和有关高校的硕士点、博士点的审批。在1月7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讲话中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作为国家政策的代言人,部长的行动得到了中央的支持。”一位专家称。1997年,国家环保局升格为总局;2005 年2月,原国家安监局同样升格为总局——从副部级到正部级的跨越,让部长们的腰杆硬了。另需注意的是,打击“官煤”是中纪委和安监总局的联合行动,而环保风暴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教育部对违规高校的惩罚得到财政部的配合。

  但个性高官们仍感到了巨大压力。李毅中曾感叹“我们安全监管单位没有枪没有炮,只有一把冲锋号”;而发动首轮环保风暴后,潘岳沉寂了半年之久,这也引起了人们的诸多猜测。

  “我们为局长担心,因为他触犯了庞大的利益集团。”李毅中的一位下属说,“中国的安全监察体制历来纵横交错、条块分割。在煤炭行业实行的是垂直监管,但事实上,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张保庆也曾就助学贷款难以落实有过一番分析。助学贷款涉及政府、高校和银行三方面的利益。按照相关政策,中央部属高校的贷款贴息全部由中央财政负责,地方高校的贷款贴息则由地方政府出。有的地方政府一心想着等中央财政的补贴,不愿意掏贴息。高校由于大部分经费要自筹,也不想出风险补偿金。至于银行,因为风险补偿金只相当于贷款的几个月利息,也没有动力执行有关政策。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却无力协调和监管。

  而在环保领域,地方政绩观与中央意图的分歧更加明显。“某些地方政府负责人至今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潘岳说,“他们仍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政绩观的惟一指标。”

  但一位政治学者说,“市场经济已经运行了10多年,地方政府很自然地希望获得经济发展,人的收入毕竟是个硬指标,政令不通的状况因此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则是个性部长发威背后的深层问题。”

  改变考评体系是必然选择

  “对国家而言,个性化官员是政策、措施的传声器,借由他们在百姓中的良好口碑,中央乐于由他们传达政策、进行代言。”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认为,“然而,个性化官员的个人能量毕竟有限,从长远来讲,要将有关问题和利益关系理顺,势必通过相关制度的建设进行。”

  这个观点已经在环保领域得到了认可并即将实施。“中国将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克服单纯追求GDP 的倾向。”在2005年9月中旬召开的联合国60周年峰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撰文指出。而在此次环保风暴中,潘岳发狠话称“谁破坏了环境就摘谁的乌纱”。另据环保总局透露:经过与中组部的多次沟通,2007年,环保指标将被正式列入我国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内容。

  中组部干部一局戴处长曾对本报记者表示:确实要加重环境政绩的考核,把环保指标放在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

  另有专家认为:

能源、安全、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指标,也应该逐渐纳入干部考评体系。

  “但考核部门如何全面收集到真实的数据是个问题。考核的数据由谁来提供?环保部门对目前的环境损失掌握多少证据?信息收集系统是否完整?这些都是制约因素,要防止有人靠编造数字来制造政绩。”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主任吴江教授说。来源:

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