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三峡移民梦回故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11:35 瞭望东方周刊

  “我在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这里都是平的”

  窗外飘着雨,朦朦胧胧的,但远远地就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在羊肉馆门口张望,他便是移民于德波。

  于德波是从三峡库区搬到上海崇明的首批移民之一,他家位于崇明县陈桥镇运粮村东
江六组,距离渡口不远,交通方 便,应该是属于安置位置较好的一家。家里两层楼房显得很气派,不过家里并没有什么家具,客厅里面,仅仅放着一个长椅, 老于说,这是从重庆带来的惟一大件家具,其他房间也是空空如也。

  “都这么大岁数了,不想家了。”今年45岁的于德波这么说着,但是一听到我用四川话和他交谈,眼睛立刻生动起 来,高兴地说:“我说普通话太别扭了,还是说四川话好,在这里遇到老乡真的不容易。”

  他还专门跑到小卖部买了两袋香瓜子,使劲地塞到我的手中,一双粗糙的手,关节处明显突出,却是不容质疑的坚定 。

  那是2000年8月1日,他们一家从重庆市云阳县河口村搬迁到这里。当时,老家的东西几乎都不能带走,但还是 尽最大努力带东西,辣椒、花椒种子一定要带,最后上船的时候,老婆还抱上了泡菜坛子。和老于一起,首批共有150户6 39名移民,被妥善安置在崇明7镇47个村的48个村民小组,“不过大家都比较远,走动比较少。 ”

  而老于年事已高的老父母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家乡,“我们的祖坟在这里,死了也要埋在那里。”最后,只有老于和 他的一个兄弟搬到这里,现在两家相距半个小时车程,节日里会聚在一起。

  在家乡,老于还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大哥,以及80多岁的老父母。“现在和他们联系只能靠电话,父母年纪大了,身 体不好,有时候真想回去看看。”到崇明后,老于回过一次家,光路费就花了1000多元,而且当时并没有赶在节日的时候 回去。“从来没想过春节的时候回去,那样花费太高了。”

  崇明县政府给老于家新造的楼房,上下两层共计150平米,每人一亩地,共计四亩。“政府安排的还算满意,但是 生活并不容易。”老于刚来的两年,一家靠种菜为生,但是他们很快发现,从南通、山东等地运来的大棚蔬菜又漂亮又好吃, 自己种的菜基本卖不出去。

  后来,老于决定留足口粮地,其余的都种上果树。为此,老于专门托人从家乡带来了上好的果苗。果苗夏天还挺好的 ,但是冬天全冻死了,老于说当时望着一地冻死的果苗真不知道说什么。

  但这也最终让老于认识到“这里和家乡已经完全不同了”。

  老于说,这里确实和老家不一样,花椒就是没有家乡的有麻味。老于还听说,有的人,按照家乡的方法腌制猪肉,结 果都臭掉了。老于从家乡带了压面机,不过现在一直放在家里,“这里人不喜欢吃这样的面,因此不能像在家乡一样再做压面 生意,现在偶尔做一点自己吃。”

  老于指着家里的院子,以及楼房左边的一层平房说,这是今年修好的,花了一万多元,老于有些自豪。老于对自己现 在的生活还算满意,“这里物质条件比家乡好,但是赚钱和老家差不多。”

  听说我要回家过年,老于说,真好,可以看见山了。原来这是让老于最不习惯的,“这里没有山,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我在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这里都是平的,像是没有依靠一样。以前在重庆不觉得,一离开真是不习惯,现在做梦还是家乡 的山山水水,和从前劳作的家。”老于说着有些激动。

  马上要过年了,准备什么了?“过年也没什么特别准备的。”老于说,这里过年,没有家乡热闹,也没有那么多亲戚 要走,就一家人在家里过,准备早上吃汤圆,中午好好做一顿饭菜,喝点酒。在老于家里,有冻着的羊腿,新买的猪肉,还有 自己养的七八只鸡。

  今年18岁的儿子是老于的希望。但是提起儿子,老于有些难过。老于说,儿子在重庆时成绩很好,但是到了崇明, 很不适应,也没有朋友,就迷上了电脑游戏。用老于的话说,成绩开始“跳楼式”下滑,最后勉强上完了高中,现在一直待业 在家。“幸好还小,准备年后让他学个技术。”老于说,“搬到这里,为了儿子也是好的。”文/吴芳兰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