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从拖鞋到鞋套的文化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1:42 民主与法制

  2005年年末,民营企业家孙大午应邀到居住在北京一个白领社区的朋友李草根家做客,进门时却被主人要求套上 鞋套,随后在共赴饭局时直言这是对客人尊严的冒犯和侮辱。李草根则以鞋套是一种“文化”,“入乡随俗、客随主便是儒家 精神”自辩。

  由于当事人不能达成共识,“鞋套事件”终于从餐桌前的争执一路蔓延到网络报端,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效应。人们街 谈巷议,众说纷纭。不久,孙大午在网上发出“鞋套事件
的反思”一文,认为“两个小鞋套没那么沉重,纯粹是一种习惯,近 似于一种操作无意识,到不了文化之争,更到不了文明冲突的层面,它是一部分城市富人东施效颦的做作。”这一事端逐渐平 息。

  □兰欣

  2006年第2期的《商界》杂志旧闻新谈,刊发了孙大午“对不起,我不套鞋套”一文。孙大午在文中再次反思, 无奈地表示:“其实我从最初就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挑战这个鞋套,我太渺小了,一个小小的鞋套,我感觉至今都说不透它 ,也刺不破它!”

  “鞋套”伤害了客人孙大午的尊严,“鞋套事件”则使名人孙大午失去了朋友、断送了生意、损害了形象。现代物质 文明以及价值的多元化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造成种种疏离,孙大午肯定不是对鞋套说“不”的第一人,但他却是唯一一位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拒绝鞋套的人。

  “鞋套事件”使我想起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的陶母“截发留客”的故事,故事已经很古老了,但是它顽强地从农耕 时代流传到了信息时代。

  晋代名士陶侃年轻时家境贫寒,一次范逵到他家投宿,陶母湛氏悄悄剪掉长发卖给邻人,得钱买了酒菜招待客人。范 逵得知原委后赞叹说:“非此母不生此子!”后有诗人赞誉陶母:“岂曰能结客,一发引千钧。”

  “一发引千均”,不是诗人的夸张,无论时空怎么转换,文明如何变迁,陶母这样全力以赴、毫无保留的诚心和善意 仍然令人动容。自古以来,以客为尊是普世性的伦理,“鞋套待客”犹甚于“客来扫地,客去泡茶”,诚如盛怒之时的孙大午 所言,是在挑战“人伦的底线”。

  可疑的拖鞋,可疑的鞋套

  细心的网民考证,鞋套是海尔总裁张瑞敏想出来的。海尔的员工在进行家电的售中售后服务时,必备鞋套一副,以免 弄脏客户家的地板,体现了对客户的尊重和爱惜。随后,一些经过高级

装修的人家,也为客人准备了鞋套。

  鞋套的前身,应该是拖鞋。不知何时,进屋换拖鞋成了人们登门做客的第一道程序。面对整整齐齐摆放在门口的一排 拖鞋,面对这种明显带有强制性的暗示,鲜有客人说不。本来换拖鞋也有个“熟换生不换、长换短不换”的不成文规矩。生客 登门,你知道他是否汗脚、有无脚气,究竟想换不想换?因为为客人准备的那么几双拖鞋,谁来都要穿,主人不可能每次都及 时清洗,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如果是短时造访,根本不值得让对方在门口弯腰曲背半天;倘若来客较多,门口拥挤狭窄,大 家必然东倒西歪忙乱一阵才能换罢拖鞋、入室落座,其间尴尬和难堪在所难免。所以,拖鞋虽然大行其道,可是它究竟能否保 持卫生,究竟能带给客人多少舒适,十分可疑。

  如果说,换拖鞋还有让客人放松、舒适的意思,从拖鞋演变到鞋套,就南辕北辙、令人费解了。鞋套在避免客人换鞋 的尴尬和麻烦的同时,也剔除了使客人舒适的意思,还给客人添了出门要记得找垃圾桶的麻烦和其他心理不适。更有甚者,它 堂而皇之、不加掩饰地嘲弄了主人和客人作为“人”的尊严和形象。

  客人登门造访,必衣冠楚楚,衣冠楚楚的客人脚登塑料鞋套,走起来沙沙有声,坐下来也没有丝毫的舒适感和美感, 一旦跷起脚来,其古怪和滑稽可想而知。何况主人家居,自己肯定不套鞋套,又违反了主客平等这一基本的交往伦理。

  进门一“套”,岂止是无视客人的尊严,主人也在自毁形象。如孙大午所说:“把家里的

客厅等同于食品车间、无菌 手术室、博物馆,把接待客人等同于对待上门服务的送水工,是牵强附会、违情悖理的事。”

  任何时代,凡属于人的时代,一切文明和文化的落脚点,都不能违背“以人为本”的价值和人伦的底线。而小小的鞋 套,轻而易举地嘲弄了主人和客人,甚至我们这个时代。孙大午面对小小的鞋套,如临大敌,他究竟是在“防守”,还是在“ 挑战”?

  文明应使生活更有尊严

  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固然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可是,人们极力回避的失落感和疏离感是无从遮掩的。因为,完美的 技术层面的东西,既可以提供方便,也可以成为障碍,隔绝人们真实的生活与情感。

  一个关于社会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表明:尽管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但是农村居民对社会生活的满意度总体 水平高于城市居民。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保持了“守望相助、葱酱相借”的相对密切的人际关系。很多到农村旅游的城里人 都能感受到农村那种诚恳热情的气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美国农业地区的居民也以自己的家园和生活方式而感到自豪 ,他们认为自己代表了美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不愿搬到纽约等大城市。

  生活的幸福,一定来自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交往的更高境界,一定不在相助,而在相互欣赏。

  “鞋套事件”中,孙大午之所以百忙之中登门做客,肯定不无惺惺相惜之意,谁料一双鞋套成了他左冲右突、说不破 道不明的隔膜——孙大午的确是太渺小了,而鞋套,既属于李草根这样的主人,还属于这样一种客人:“尽管主人热情相让, 因为门口不见拖鞋或鞋套,仍踌躇不前,犹豫片刻,不顾主人劝阻,毅然脱下鞋来,穿着袜子登堂入室。地板凉如冰面,主人 深感不安,只好找出自己的拖鞋给客人换上。”

  这是一个真实的细节。这个细节一定会令孙大午倒抽一口凉气。因为当这个客人反客为主时,也可能会主动把鞋套递 到客人手中甚至亲自为客人套上,并且以此为最大的诚意和热情。

  在现代文明的迷宫中,没有人愿意有意无意地失去尊严,或者使别人失去尊严。而保持健康的情感和有尊严的生活, 并不在于占有多少知识和财富,也不在于受过多少教化,它只需要我们在光怪陆离、似是而非的浮世图景面前,保持朴素的日 常理性和清醒的自尊意识。

  无论如何,文明应该使生活更有尊严。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