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人大代表于莎燕:重视城市贫困人口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09:08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刘伟 贾辉

  “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在不同空间和地区有着很大差异性。城市贫困人口比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能力更为脆弱……”全国人大代表、绥化市市长于莎燕建议国家和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和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

  现状:“一大、两重、三个集中”

  “城市贫困人口呈现‘一大、两重、三个集中’的状况。”“一大”:就是贫困人口的总量大。以我省为例,四个煤矿城市、一个重工业城市和两个林区城市,城市贫困人口分别达到了总人口的8%、10%和12%。“两重”:一是贫困程度重。二是脱贫致富压力重。且已经出现“代际转移”现象,贫困的父辈依靠儿女收入供养,而有的儿女自食其力都非常困难,已经由上一代的贫困拖累了下一代的贫困。“三个集中”:即贫困区域集中、贫困行业集中、贫困人口种类集中。

  主因 经济转型与个别领域消费突增

  致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于莎燕说,一是欠发达地区在经济转型期,出现大批下岗失业工人或者在职低收入者是最直接因素。二是医疗、教育领域的消费成本飞速加大。三是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就业空间和保障能力低,致使一部分贫困户无法纳入低保范围,救助的标准也不足以预防贫困。四是城市贫困人口多半思想比较陈旧,等、靠、要观念严重,就业主动性不高,特别是寻找工作又受身体和年龄限制,对自身脱贫致富感到茫然。

  出路 解决遗留问题,改变“一刀切”政策

  于莎燕认为,城乡相比,同样是贫困,但城市贫困人口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除了城市自身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外,也需要国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下放的中、省直企业的遗留问题。国家应给予地方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帮助地方政府做好下放企业的人员安置、债务化解、体制改革等后期工作,保证这些企业实现平稳过渡,不再发生新的贫困,使地方政府的包袱有所减轻;要结合深入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帮助经济困难城市新上一批适合东北传统产业改造、替代产业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建设项目,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

  二是改变现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刀切”政策。对地方经济实力弱、贫困相对严重的城市,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倾斜,提高中央财政的低保金比例,支持地方政府顺利推进低保扩面工作,确定并实行适当的保障标准和补助金额,使城市贫困人口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救助,真正做到“应保尽保”。

  三是国家扶持地方政府建立城市贫困人口综合性救助体系,解决贫困人口的就医、教育、就业问题。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