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专家做客新浪:要想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8:04 中国青年报 | |||||||||
“上学不缴费、困难有救助,交通不闭塞,饮水保证安全,将来养老有保证。”来自基层的群众用这样的顺口溜来表达他们心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种理想能不能变成现实,变成现实的路径又在哪里?今天,本报邀请了农业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中青在线、新浪网聊天室和公众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很少有一个国家这么长时间劳动力工资没有变化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句话概括了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该怎样破题? “首要的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韩俊说:“这要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要把更多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创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假如1亿多的农民工都回到农村,城市就会崩溃。” “要想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任玉岭委员认为,这就要叫农民进城,要给农民工市民待遇。“城市一定要改善对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将来户籍一定要放开。同时要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问题。” 任玉岭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农民工女的五六个人挤一个房间,男的八九个人住一个房间。“应该想办法造廉价的房子让农民工在这里居住,各大城市应把建设农民工的廉价房作为城市考核的一个基本指标。”任玉岭委员在两会上专门就此提了个提案。 韩俊说,过去十几年沿海地区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没有多大提高。“我研究过很多国家的经验,很少有一个国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劳动力工资没有变化。如果今后十年工资还没有变化,农民很难富起来。现在首要是保证这些人的权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一些政策。” “新农村建设需要做的另一篇大文章是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新农村建设不能建权、建物不建人。” 一个镇上有两个五星级宾馆 农民工孩子还是没学上 “新农村建设第一个要解决教育免费的问题,下一个重点就是解决农民看病愁的问题。”韩俊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个政策性措施。到2008年,80%的村庄都要被新型合作医疗覆盖。今年还是农民掏20元,地方补50元,这个标准将越来越高,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光靠农民合作医疗还不够,还要健全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改善农民的公共医疗服务,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应该是新农村建设今后几年的重要问题。 任玉岭说,人大代表去看打工子弟学校,发现这些学校常处在被压制的状态,怎么对待农民工,关键是政府态度。“根据我的调查,有的地方一个镇上两个五星级宾馆,农民工的孩子还进不了公办学校。”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然而专款能不能专用?怎样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今天下午政协大会上,有委员专门提到了中央财政的预算和使用必须透明,保证财政拨款专款专用的问题。大家给他很长时间的掌声。任玉岭说,不仅中央财政的预算和使用必须透明,机动资金的使用也要透明。目前转移支付有一些不透明,存在挪用等现象。去年李金华审计长批评一个部委,把西部4个亿的专项资金拿出9000多万元用于东部。如果财政资金走向不透明的话,就会直接阻碍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阻碍我们新农村建设。 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韩俊说,现在新农村建设农民有很多的担忧。第一是收地。有人认为一家一户规模太小,新农村要搞大规模建设,农民担心收地;第二个是拆房,大拆大建盖新农村;第三打着建设新农村的旗号掏农民的腰包。 土地是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依托和保证,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如果新农村建设把农民变成市民以后,成了真正的无产者,就失败了,要真正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目前失地农民很多,“创业没有钱,社保没有保证。这已经成为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韩俊最近刚刚去苏州调查,苏州一个区给所有失地农民建立了城镇的养老保险,并保证每一个失地农民的家庭起码有一个人就业。他们还为所有失地农民提供低保。 对于解决土地问题,韩俊认为,“流动的前提是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动地的前提是人要转移出来,流转一定要自愿,这都是基本的政策。”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首先,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是有排他性的,没有农民的同意你不可以随便收回来、调整。土地流转中央从来不反对,但是要求一定要处理好流动和稳定的关系, 其次,要把农民土地的产权变成一个可抵押的财产权。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很大问题是钱从哪里来,生产发展需要的资金更重要的是金融渠道,农民现在房子不可以抵押,将来土地一定要成为可抵押的财产权。 第三,将农民的土地变成非农用地,应该是农民和用地者之间平等的交易过程,这个土地的所有权变更应是一个平等的产权交易过程。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给农民的补偿太低,大量的非公共土地也是很廉价地征用农民的土地。“如果给农民的补偿可以到位,农民得到的好处比取消农业税还要大。” 本报记者 潘圆 杨得志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