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要求参政议政渠道 专家反对以界别划分代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9:03 南方新闻网 | |||||||||
“两会”期间,某门户网站“‘两会’该有‘白领’代表”讨论区,吸引不少网民的关注。讨论中提出,在目前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中,还有不少非社会职业身份的群体在选举实践中常常被排除在外。“白领阶层”的表达渠道在现有的选举体制内并不通畅。对于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一些白领阶层、人大代表以及广州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部分受访者表示该建议有积极意义,认为增加代表选举界别是人大制度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也有人认为“城市白领”这一提法不够准确,缺乏可操作性。
“白领没有参政议政渠道” 某门户网站提出建议,希望在“两会”中能有“白领”利益代言人的一席之地。该网站讨论区主编唐岩认为,城市“白领”参政议政的诉求不可忽视。但在很多“白领”均异地打工的背景下,难以正常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成了他们参政议政渠道难以逾越的一个“坎儿”。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讨论是专门为全国“两会”而做的吗? 唐岩(以下简称“唐”):是,因为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中国的人大代表制度过于职业化,比如农民出身、工人出身、官员出身等等,而城市“白领”近些年来正在大中城市不断兴起和扩大,他们的年龄虽然年轻,但完全可以进入到人大代表的行列中,只是由于选举制度的缺陷,再加上民营经济政治话语权不够,使得他们很难获得参政议政的渠道。 记:“白领”这个概念很模糊的,如果进入操作层面,是不是应有更准确的界定? 唐:咱们国家的阶层划分,多年来所做的研究和调研都不是很充分,所以我们采取的也是比较模糊的概念。我们界定的“白领”人群,基本上就是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青年,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职业也多数是从事知识经济类型的,比如出版、广告、IT等,在收入上就不太好明确的界定了。 记:现在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不少是企业主,你觉得他们能否为“白领”代言? 唐:他们很难代表“白领”,甚至二者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他们利益可能还有冲突的一面,比如在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 记:那你希望是什么人为“白领”代言呢?本身也必须是一个“白领”吗? 唐:我理想中并没有确定什么明确身份,但我感觉应该是专业化、职业化政客,他的出身是不是“白领”并不重要。 反对VS赞成 “白领”难界定操作性不高 “白领”界别的提法不准确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白领”是一个泛称,究竟代表哪些人群,很难界定。所以,操作上比较困难。 反对以界别划分代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毛寿龙:“城市白领”这一阶层,其实在现行的政协制度界别的划分中,已经包括进去了。比如说知识分子、工商界代表(将企业主排除在外)等。我是反对用界别的方法来区分参政议政的代表的,因为民主政治还是应该以个人为基础的,而不是以阶级或界别作为基础。因此,在操作层面,更应该主要以地域、选区为基础。因为界别的划分很容易形成穷人与富人,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国家制度是公器,不应让它成为狭隘的阶层利益的代表。 增加“白领”界别意义不大 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蓝燕霞:在政协中,并没有必要专门为“城市白领”设立一个界别。“如果要专门设立一个‘城市白领’界别,是不是也可以设立一个‘蓝领’界别、‘金领’界别呢?” 社会中坚力量不容忽视 界别划分单一,官员比例多 广州市人大代表、著名律师朱永平:提出增加“白领”界别这一建议,是符合人大制度改革趋势的。这一建议其实是“打到了人大制度改革的痛处”。因为,在学界,近年来一直有细化代表选举界别的呼声。目前,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在界别上还在以工、农、商、学、兵,以及政党的方式划分。但是,这种界定已经不足以涵盖日益多元的利益群体。比如,律师被划归到“中介组织”,与商业同一个界别,“这显然不伦不类”。但“城市白领”的提法不准确,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中坚阶层有较强参政意识 骆先生:在广州某银行从事IT技术已经6年,收入不错,也买了房子。身边朋友的工作生活也都基本处在这样的水平线上。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对社会其实都比较关注,有较强的参政意识,而且,也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些人目前并没有畅通的渠道表达政治诉求。 谁在白领阶层? 按某网站专题界定的“白领”特征:年龄在25-35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有新的专业知识,懂外语,会电脑,大多就职于三资企业、新兴行业,如金融、证券、信息、高新技术等领域;收入较高,在消费行为上有着很强的高消费倾向。 全国政协委员陈漱渝:“白领”阶层按我的理解主要是一些学有专长,在企业里从事专业技术工业或经营管理工作,待遇较为优厚的社会群体,带有一定的知识分子色彩。“白领”是改革开放的主要的受益者,且在现在的人大、政协中,也有他们表达声音的渠道。 采写:本报记者李斌付可王海军 (南方都市报)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